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4 Word版含答案

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07959730
  • 上传时间:2024-0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6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复习并设疑导入1、请回想一下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学生回答: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2、交通运输布局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和变化,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学生回答: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得以地域化和专业化,也使工业的区位选择更加灵活多变。巩固上一节课的部分知识。教师小结:交通运输布局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对人们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生存的空间聚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大家学习所在的学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新城校区,在几年之前还是农村里面的一片水稻田,而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这块土地吸引着你们,也同时吸引着很多的投资者。那么,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呢?以本校所处地区的发展前景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讲授新课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展示株洲市、筑波市略图问题引导:(1)这两张图中有哪些地理要素?学生回答:聚落的空间形态、交通干线(公路线、

      2、铁路线及其延伸方向)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技能,使之对聚落的空间形态、交通干线等地理表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2)对比观察两张图中的聚落空间形态和交通干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请综合各要素的特征和联系,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学生回答:两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交通干线发展的。或: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锻炼学生的分析技能。从各要素的特征(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交通干线的延伸方向)入手,进而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归纳两张图的共同点,最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这种智力技能的心理活动的训练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要借助学生的语言训练来控制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于学生按照合理而完善的方式进行认识活动。2、展示武汉市(汉丹铁路和武黄铁路修建之前和之后)略图 A图 B图问题引导:(1)观察A图,图中有哪几条交通干线?学生回答:公路、京汉铁路、长江、汉江(2)通过观察,说说哪一种交通干线是武汉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轴呢?学生回答:主要是京汉铁路教师纠正:所以应该说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株洲市和筑波市的略图中的交通线是其主要交通干线。读图从简单的略图到复杂的示意图,一步步

      3、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训练其观察的全面性和敏锐性。(3)观察B图,与A图相比较,请详细描述图中有哪些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武汉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武汉市的铁路线也发生了变化。(4)请综合各要素特征的变化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回答: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析技能。从分析各要素特征之间的静态联系,到分析各要素特征之间的动态联系。学生的读图分析技能又进了一步。 3、出示资料:无锡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世纪中叶以后无锡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古运河。问题引导:请根据你们归纳的地理规律推断无锡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学生回答:根据“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我们推断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教师展示图(无锡运河风物图、著名的码头黄埠墩)来印证其推断。通过教师的设计,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推断,教师帮助印证其正确性,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4、展示目前

      4、的无锡市区图,并与无锡运河风物图放在一起。问题引导:对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的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而现在主要是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延伸的。 这说明了无锡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以水运为主转向了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 学生能从地图中对比观察主要地理表象(主要要素的特征)的变化,并对这种表象的变化运用掌握的地理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5、出示资料: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南北贸易活动的频繁,扬州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贸易最繁荣的城市。由于京杭大运河的淤塞、京沪铁路建成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扬州在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一度发展缓慢。现在,润扬大桥(镇江扬州)、宁通(南京南通)高速公路、宁启(南京启东)铁路的建成使扬州的交通布局日趋完善。2010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也经过扬州。问题引导:(1)请推断扬州在“水运经济”时代的聚落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速度。(2)请推断扬州在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聚落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速度。 (3)请预测扬州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 以扬州这个

      5、非常典型的能够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和聚落空间形态的时空变化关系的例子,形象的展现了由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一个地区由于其自身的交通条件(交通线发展或者交通线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速度的快慢。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推理能力。 6、解决实际问题:展示无锡市惠山新城区(图中处)的相关地图。情景设置:我们学校新城校区所在的无锡市惠山新城区,在建设之初,大家认为距离无锡市区比较远,地处惠山区各乡镇的边缘地带,对其发展前景的看法是褒贬不一。现在请你就所学过的知识,对照无锡市惠山新城区的相关地图,预测该区的发展前景。学生回答:无锡市惠山新城区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它地处沪宁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和锡澄高速公路的交汇处,随着城市内部交通(如城市轻轨)的进一步发展,它能以交通最优来弥补没有成为位置最优的缺陷。 学习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上:以预测本校所处地区的发展前景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并和导入前后呼应,学生的疑惑这时得到解决。课堂效率极高。这和高中生的智力发展相适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承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来在市中心的住宅区和占地大的工业由

      6、于地价不断上涨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而商业和服务业则向市中心集聚。在郊区,由于交通的改善缩短了市区和郊区的距离,人们逐渐前往郊区居住,随之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也向郊区迁移。那么这些商业网点(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以大家熟悉的城市无锡市为例,来分析归纳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关系。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展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教材P84页图5.8和图5.9)问题引导:(1)请观察两张图,说说其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谁大谁小?(2)请分析原因。学生能从自然(地形地势)、社会(人口分布密度)、经济(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等因素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而影响了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回顾了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时反馈、及时巩固。2、出示资料:无锡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位置和交通之间的关系:(1)锡澄果菜副食品交易市场位于无锡城北312国道和锡澄公路交汇处,西依锡北运河(2)无锡市水产批发市场京杭大运河的梁溪河段,毗邻312国道(3)华

      7、东装饰城与华东建材市场紧密相连坐落在锡沪路二号桥与三号桥之间,东距沪宁高速公路2公里,西连312国道,距车站3公里,北依锡沪路,南靠金匮路(4)仓储超市的代表:麦德龙无锡店坐落在沪宁高速公路无锡东出口处问题引导:(1)这些大型的商业网点的布局都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它们位于城市郊区、新城或旧城改造处,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一是沿着旧国道或主要城市干道两侧自发形成;二是在城市交通枢纽,如码头港口等附近形成;三是在快速干线和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形成。(2)它们为什么不布局在无锡市中心呢?学生回答:市中心的地租昂贵,而郊区的地租比较便宜,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学生能明了生活中熟悉的例子的布局原因这些大型的商业网点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是以交通最优原则代替了市场最优原则。3、请大家说说无锡市的商业中心有哪些?并说说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学生能够列举出商业中心的名称。说出其形成的原因。教师补充叙述:京杭大运河在其1794公里的全程上,唯独到无锡穿城而过,因此古运河无锡段堪称京杭大运河的“瑰宝”,而自南禅寺起到清名桥仅长1.5公里的“水弄堂”,保存吴越

      8、古风最为完整,又是这一“瑰宝”中的“明珠”。现在南禅寺一带就是非常有名的文化旅游商业中心。在这种基础上,近现代无锡市公路发展迅速,中山路一带就成了无锡市最大的商业中心。随着无锡铁路运输的发展,火车站一带也集聚了大量的商业网点,成为了又一个商业中心。可见,无锡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承转:大家都是来自惠山区的各个乡镇,其实某些集镇是周围其他乡镇和农村的商业中心。4、资料:无锡市甘露镇是一个紧靠河道,扼守太湖、运河要冲的集镇,在“水运经济”时代是经济繁荣的区域中心。经济发展盛极一时。素有“金甘露”之称。清末明初已是苏南粮油茧丝、工商市肆名镇之一。在告别了“水运经济时代”后,陆路交通的通畅决定了地区的开发前景。由于甘露镇处在锡甘路的尽头,相对以往来讲,原先的交通优势消失殆尽,经济发展速度也没有其他城镇快了。问题引导:甘露镇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舍弃教材例子,而用这个就在学生附近的集镇来说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集镇兴衰影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 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商业网点自然、

      9、社会、经济、科技因素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线发展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基本不变(交通线衰落城市发展速度变慢)分布密度(平原大于山区)分布位置(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影响板书设计:授课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可概括了哲学上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概而言之,初始的“实践”是感知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通过读图或者唤起生活经验的途径);中间的“认识”是归纳概括,形成地理知识、发现地理规律(通过发展学生的分析技能来实现);最后的“再实践”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实践认识再实践往复循环,既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加深了地理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与理解,又在再实践的过程中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地理问题,发挥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地理学的科学社会功能。教学后记:本节教材内容把以往的人教版的老教材中涉及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放在了一起。以典型案例配备文字说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案例非常典型(如嘉兴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但是学生并不熟悉,要从案例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生长点比较牵强。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本堂课的设计和以往的上课模式、师生互动、评价方式截然不同。(1)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吃透教材、寻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的基础上选择、

      《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4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4 Word版含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