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07674388
  • 上传时间:2022-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4.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周考试题(含解析)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4分,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世袭;官僚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官员选拔依据是能力,由皇帝任命,有一定任期。因此“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材料体现的是意义是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A选项符合题意。文治强调的是以文教礼乐治民,而秦朝强调的是法治,B选项排除。专制政治属于皇帝独裁,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D选项排除。2.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汉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秦以来

      2、的中枢权力体系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区是行省,其权力受中央节制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受到中央的节制,C选项符合题意。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使丞相的决策权开始转移到皇帝手中,当时整个中枢权力机构仍然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A选项排除。唐朝中书省起草完诏令之后,需要由门下省进行审核,然后交给尚书省执行,B选项排除。内阁的设立是在明成祖时期,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D选项排除。3.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郡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科举制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正确。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与题意不符,错误。察举制是汉代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与题意不符,错误。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ABC,所以选D。【点

      3、睛】紧扣设问要求“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选项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即可知道答案。4.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总体上,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故符合地方权力整体上不断削弱的图为C,故选C;中国古代地方权力是不断削弱的趋势,AD总体呈上升趋势,B项是不变的状态,三者都不符合史实,排除ABD。【点睛】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然后分析各选项即可。5.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A. 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B. 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C.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D. 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句话大意是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揣摩兴亡更替、荣辱盛衰的规律。历史既有着惊人的相似和轮回,也有着新的变化和发展。不知道历史,不明白客观规

      4、律要不得,但是完全相信故去的经验和办法,也不见的行的通,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史学司马迁。6.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今天的英国等国的国家元首就是女王;可是,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在皇位问题上基本遵循着父系传承的原则。造成这种中西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东西方王权强弱不同B. 东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 欧洲社会一直女权至上D. 中国宗法制传统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我国注重以父系血缘为主的宗族关系,用以维护统治,排斥女性。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A. 政权发生更替B. 文化途径迥异C. 社会形态转变D. 国力对比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清政权更迭,封建社会在延续,英国则是通过封建专制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政权的更替只是表面现象,

      5、国力对比变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种社会形态质的悬殊,故C项正确,A项排除;BD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明的转型。文明的转型从纵向来看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等阶段,西方社会在中国的明清时期成功地实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而中国依旧在农耕文明的道路上蹒跚前行,这是双方差距拉大的最关键的原因。8.历史研究中,需要用到许多史料。下列史料最具备可信度的是A. 民间传说B. 史学著作C. 权威人士的口述D. 出土文物【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为出土文物和文字史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就是出土文物,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的史料价值没有实物史料价值高,排除。9.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一书中写道:“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力图变更这一做法是一种恶,试图废止其中一部分的做法也是不能容许的,而要想完全废除它的做法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的“真正的法律”应是A. 习惯法B. 自然法C. 公民法D. 万民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符合自然法的精神,自

      6、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面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此为最高原则。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10.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可见,罗素认为A. 希腊民主是人类黄金时期B. 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C. 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D. 直接民主具有一定合理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可以看出,作者对雅典直接民主的肯定,故D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希腊民主发展的黄金时期和集体统治,故A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的合理性,不是局限性,故B项排除。【点睛】“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

      7、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是解题的关键。11.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由此可见,罗马法A. 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B. 维护了西方的代议制度C. 确立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D. 适应了小国寡民的需要【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可以得出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的基础,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不可能维护西方代议制,也不可能成为欧洲待见社会行为的规范,故B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与其历史作用无关,故D项排除。12.史家认为,1871年的德国宪法,“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主要是由于该宪法A. 不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 没有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要求C. 没有顺应资本主义潮流D.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国主义的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带有浓厚的

      8、封建性和军国主义色彩,因此认为它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故D项正确。1871年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排除A。1871年宪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排除B。1871年宪法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排除C。13.“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A. 英国的权利法案B.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 美国的1787年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说明国家控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巨额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项官营专卖符合这一特征, 两项都不利于国家获取大量外来财富,项主要强调对城市安全的严密管控而非为了财富。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4.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辩护道:“我拥有上帝

      9、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查理一世所说“非法的新权威”指的是A. 总统B. 首相C. 议会D. 法院【答案】C【解析】据材料“查理一世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9年英国议会已经取得内战的胜利,对查理一世进行审判,故“非法的新权威”指的是议会,故C选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没有总统一职,故A选项错误;1649年英国还没有产生首相和内阁,故B选项错误;法院也不是当时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故D选项错误。故选C。15.学者白芝浩说: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创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A. 国王B. 议会C. 内阁D. 首相【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的确是议会、国王之类的所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因为内阁的权力是越来越大的。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16.(必做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8年,迫于王权膨胀和天主教在英国复活的现实危险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周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cn****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九次周考试题(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