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1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07670462
  • 上传时间:2023-04-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0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穴位注射疗法用具及常用药液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 2、常用药物: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黄芪注射液、板蓝根、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K3等;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用水等。 作用:1、止痛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2、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

      2、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3、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穴位选择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有压痛等阳性反应者,注入反应点往往效果较好,反应不明显者,也可取有关俞、募、郄穴进行治疗。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4、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操作方法1、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3、,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2、注射角度与深浅: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2-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1-2ml。 4、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应强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疾病水针疗法的应用范

      4、围较广,我科室主要对以下疾病运用本法治疗:1、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2、神经系统:头痛、睡眠障碍、面神经麻痹;3、消化系统: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4、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刮痧技术操作规程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刮拭要点(五度一方向):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90度进行刮痧。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615厘米力度:力量适中均匀速度:适中程度: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总原则:1)一般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为顺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2)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3)刮好一部位(经络),再刮另一部位(经络)刮痧的补泻方法:补法:按压力度小、作用浅、速度慢、

      5、刺激轻、顺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长,对皮肤细胞、肌肉有兴奋作用。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泻法:按压力度大、作用深、速度快、刺激重、逆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短,对皮肤细胞、肌肉有抑制作用。宜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与泻法两者之间:按压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适宜于虚实夹杂体质者,尤适宜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治疗时间: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min,全身刮痧宜20-30min。治疗刮痧时,汗孔开泄,消耗正气。为有利于扶正法邪,或祛邪而不损正气,故治疗时间一般限制在25分钟之内,每次宜治疗一种病症。如采用泻刮手法超过25分钟时,正气消耗过多,会出现疲劳反应。 治疗刮痧应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 临床刮痧治疗病症一、支气管哮喘症状: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此种炎症克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气道 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主要激发因素有特异性火

      6、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食物、气候改变、 精神因素、运动及药物因素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12岁以前开始发柄者居多,一秋冬季发病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是国内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刮痧疗法】取穴部位:1、背部: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肾俞、志室 2、颈部:天突 3、胸部:膻中、中府 4、上肢部:尺泽、大渊 5、下肢部:足三里操作步骤: 1、发作期:先刮大椎和两侧定喘、肺腧穴,再刮天突、膻中、中府穴及前 胸部 ,然后刮尺泽及上肢内侧,力度由轻到重,到皮肤出现痧痕为度 。 2、 缓解期:先刮定喘、风门、肺俞穴,再刮肾俞、志室穴及腰部,然后刮太渊穴及前臂内侧,最后刮足三里穴,力度适中,以出现痧痕为 度 。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的疾病,是由病毒、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以及过敏等引起的气管黏膜炎症。一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化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一般起病教急,病程短,多在1-3周好转,个别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刮痧疗法】选穴部位:1、背部:大椎、定喘、大杼、风门、肺俞 2、上肢部:尺泽、大

      7、渊、合谷 3、颈部:天突 4、胸部:中府 5、下肢部:丰隆操作步骤: 1、先刮大椎穴,再刮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穴,从上到下进行操作;刮尺泽、大渊和合谷穴,从左到右,力度由轻到重,急性力度较重,慢性力度适中,均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颈部天突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刮胸部,以中府为主穴,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刮下肢部丰隆穴。三、头痛症状:头痛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由肝阳上亢,痰淤互结而导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所致。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的额颞部、前额、巅顶或后枕部,或左右展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呈跳痛、刺痛、胀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也有持续数周者。本病常隐若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可见于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刮痧疗法】 取穴部位:百会、大椎、肩井、肩髎、合谷、阳辅、昆仑、行间; 操作步骤:1、头部:刮百会、大椎穴; 2、上肢部:刮肩井、肩髎、合谷穴,至出现痧痕为止; 3、下肢部:刮阳辅、昆仑、行间穴至出现痧痕为止。 四、眩晕症状:眩晕由风阳上扰,痰淤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

      8、现。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至扑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本病常慢性起病,逐渐加重,也有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可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等病。可做相应的检查以明确眩晕的病因。应注意排除脑肿瘤、血液病等。【刮痧疗法】 取穴部位:风池、太阳、百会、翳风、大椎、大杼、膏盲、神堂、合谷、足三里; 操作步骤:1、头颈面部:刮风池、太阳、百会、翳风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2、背部:刮大椎、大杼、膏盲、神堂穴,至出现痧痕为止; 3、上肢部:刮合谷穴; 4、下肢部:刮足三里。注意事项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5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6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7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8.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9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0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其他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目的】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