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

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07662412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首次病程记录2012年10月09日09时40分患者罗红霞,女,40岁,因“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一周,加重一天”入院。患者于一周前清晨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痛伴上肢窜痛麻木,头有沉重感,恶寒畏风,无发热、恶心、呕吐,院外未做任何治疗,自行休息五日,无明显好转,于一天前加重,昼轻夜重,夜间疼痛明显,今日遂来我院门诊求诊,以“项痹病”收入住院。入院症见:患者颈部僵痛,活动不利,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引出颈部疼痛加重,上肢怕冷,无发热、恶心、呕吐。舌脉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起病以来,神清,精神一般,纳差,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传染病等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8CP:60次/分R:20次/分BP:110/75mmHg神清,精神一般,急性面容,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紫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部压痛明显,活动度减小。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

      2、胆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红肿。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望诊:神清,精神一般,表情痛苦,急性面容,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异味。切诊:脉弦紧。专科检查:颈部棘突旁压痛明显,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活动度减少,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叩顶试验(-),余病理反射未引出。门诊资料:暂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1.项痹病(风寒痹阻)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四诊合参,结合祖国传统中医学之理论,患者以”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为主症,故归属祖国传统医学“项痹”范畴。患者夜卧受凉,风寒入侵,致颈部肌肉、筋脉痉挛,脉络不通,故不通则痛,出现颈部僵痛伴双上肢麻木活动受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此为外感风寒之象,故此病症为风寒痹阻。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罗红霞,女,40岁。以“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一周,加重一天”收入住院。2、查体:体温36.8C,脉搏: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5mmHg颈部棘

      3、突旁压痛明显,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活动度减少,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叩顶试验(-),余病理反射未引出。鉴别诊断:中医鉴别:与肩凝症相鉴别,临床见肩部窜通,遇风寒痛増,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关节活动受限。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故可鉴别。西医鉴别:与偏头痛相鉴别,典型偏头痛的发作先兆是视力障碍,如出现闪彩、暗点等,之后出现剧烈偏头痛,疼痛常在颞、额、眼眶处,为胀痛、跳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随后症状消失,可有家族史,影像学CT可助鉴别。诊疗计划:1. 本病符合项痹的诊疗方案,实施项痹的诊疗方案。2. 专科II级护理,普食。3.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待结果回报后再行调整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予以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为治则,给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全方以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共为君药,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佐以川芎、蔓荆子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拟方如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藁本10克炙甘草15克川芎15克蔓荆

      4、子15克共三剂,日一剂,中煎取汁300ml,分三次餐后温服。5.给予中成药颈复康冲剂口服,日2次,一次2袋,用于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等治疗。中医特色治疗:针灸治疗,取穴随症调整;推拿手法治疗;颈肩部阿是穴拔罐治疗;颈椎牵引治疗;中药骨伤痹痛液”痛点外擦等治疗。随症调整。6. 健教宣传:休息,保暖,保持心情舒畅,本病可治愈。医师手签名:医师签名:赵爱发2012年10月10日10时00分袁良勇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入院第二天,仍诉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痛,双上肢麻木,颈部活动仍受限,无明显好转。不能入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查体:颈部棘突旁压痛明显,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活动度减少,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叩顶试验(-),余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脉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入院辅助检查:颈椎CT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C7有退行性改变,C5-C6椎间盘向后突出。余未见明显异常。今袁良勇主治医师在调阅病历,仔细检查,解析病情后指出:患者以颈部僵痛及双上肢麻木窜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结合患者诸症状,符合项痹病(风寒

      5、痹阻)的诊断。处理:1.继续予以“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治疗,给予“羌活胜湿汤加减”,全方以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共为君药,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佐以川芎、蔓荆子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拟方如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藁本10克炙甘草15克川芎15克蔓荆子15克日一剂,中煎取汁300ml,分三次餐后温服。2. 余治疗方案暂时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请上级医师指导诊治。医师手签名:医师签名:赵爱发2012年10月11日10时00分徐泽彷科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今日徐泽彷科主任医师查房:患者诉颈部僵痛稍减轻,但好转不明显,颈部活动仍受限,双上肢麻木无明显好转,夜晚无法入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病史汇报如下:1. 患者,女性,40岁,因“颈部僵痛伴双上肢窜痛麻木一周,加重一天”入院。2. 患者于一周前清晨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僵痛伴上肢窜痛麻木,头有沉重感,恶寒畏风,无发热、恶心、呕吐,院外未做任何治疗,自行休息五日,无明显好转,于一天前加重,昼轻夜重,夜间疼痛明显,今日遂来我院门诊求诊,以“项痹病”收入住院。入院症见:患者颈部僵痛,活动不利,颈脊

      6、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引出颈部疼痛加重,上肢怕冷,无发热、恶心、呕吐。舌脉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起病以来,神清,精神一般,纳差,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3. 既往体健,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传染病等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8C,脉搏: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5mmHg,神清,精神一般,急性面容,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紫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浮,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部压痛明显,活动度减小。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胆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红肿。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颈部棘突旁压痛明显,颈脊柱无侧凸,生理曲度变直,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活动功能部分受限,活动度减少,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叩顶试验(-),余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

      7、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沉、C-反应蛋白,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颈椎CT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C7有退行性改变,C5-C6椎间盘向后突出。余未见明显异常。徐泽彷科主任医师听取病史并查看病人后分析:患者病情于一天前急性加重,颈项僵痛伴有上肢反射疼痛麻木,持物无力,头有沉重感,颈部功能活动明显受限。项痹病的治疗要依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瘀则通之、结则散之、寒则热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针灸治疗:针刺取穴原则以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为主,并配合辩证结果而施以相应穴位,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及疼痛放射走向取穴。主要穴位:颈项部局部取穴为主,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大椎、颈椎夹脊、肩背穴、阿是穴等。 功效:祛风散寒,舒经通络。 操作方法:大椎穴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项、肩臂部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1. 推拿治疗:(1)取穴:风池、风府、肩井、天宗、曲池、手三里、小海、合谷等穴。(2)手法:滚法、按法、揉法、拿法、拔伸法、拔伸旋转法、搓拿法、揉搓法等。(3)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拇指指腹与

      8、中指指腹同时按揉风池穴1分钟,从风池穴起至颈根部,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对称用力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5分钟左右。随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5分钟左右。然后做颈项部拔伸法,医者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其余四指及手掌托住下颌部,嘱咐患者身体下沉,术者双手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提拿患者两侧肩井并拿揉患肢,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主,用多指横拨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使患者手指有串麻感为宜。 牵抖患侧上肢23次,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使患者有轻快感为宜。4对症处理:神经根型颈椎病:点按大椎、颈根穴(肩井前2寸凹陷处)、神门,时间各一分钟。4. 手法辩证操作:风寒痹阻型:沿足少阴胆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循经拿风池、肩井穴各一分钟;横擦大椎至肺俞穴,以透热为度;自上而下直擦背部督脉、两侧膀胱经至皮肤微红。重点采用循经拿风池、肩井穴等穴,以疏风散寒通络。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肝。”;“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

      9、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故本病以“祛风散寒,祛湿通络”为法。给予中药汤剂“羌活胜湿汤加减”,徐主任指出: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中药方剂有所调整,全方需增加葛根揉筋缓急止痛,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通畅经脉气血。全方以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共为君药,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佐以川芎、蔓荆子、葛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通畅经脉气血,使以甘草调和诸药。拟方如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藁本10克炙甘草15克川芎15克蔓荆子15克葛根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共三剂,日一剂,中煎取汁300ml,分三次餐后温服。5. 给予中成药颈复康冲剂口服,日2次,一次2袋,用于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等治疗。其他治疗:(1)拔罐疗法:根据疼痛部位及关节周围拔罐。隔日治疗一次,每次留罐10分钟,5次为一疗程。(2)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牵引时间及重量均以病人的体质、牵引中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以3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每日治疗12次,每次1030分钟,5次为一疗程。(3)中药“骨伤痹痛液”祛风止痛治疗,痛点外擦,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5次为一疗程。6. 患者对病情未给予重视,导致病情加重,难以达到速效,故痛势缓解不明显,需同时加用其他外治法共同作用,综合治疗以增强治疗效果如选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理疗等。(1)中药热奄包治疗:患者俯卧位,中药包蒸热后敷于颈项部,热度要维持在40C左右,每日1次,每次20分钟。(2)理疗:微波透热电极放置颈项部阿是穴,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1疗程。三日诊断:中医诊断:1.项痹病(风寒痹阻)西医诊断:1.颈椎病(神经根型)医师手签名:医师签名:赵爱发2012年10月14日10时00分今日查房,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稳定,患者诉经过几天系统治疗后

      《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由会员桔****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历模板》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