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统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

1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07357310
  • 上传时间:2023-09-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3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统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统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 一、时代背景 中共中央 * 颁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决定既明确了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美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指明了美育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在加强艺术课程的同时,德、智、体、美等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能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课堂活动将会变得苦燥乏味,毫无生机,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各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我们把艺术教育与小学各学科教学整合,不仅能极大地丰富美育的内涵,拓宽美育实施的途径,并能获得很好的美育效果。艺术教学与小学各学科整合,可以以美启智,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美育德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美健身,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通过审美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依据上述理解,本文提出适合小学艺术教学与各学科的“整合原则”。 二、现实意义 放眼二十一世纪,整个时代的进步已使人类实践活动审美尺度的意义日显突出,功利主义已使人厌倦,片面的求真已遭到人性的反抗,审美、立美活动已从狭窄的艺术空间、迅速、自觉地渗透到了生活的一切领域。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也是不完美的教学。教学与审美应该也完全有可能统一起来,二者合则相得益彰,二者分则两败俱伤,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艺术教育与小学各学科整合反映了这一教学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意,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教育创新的需要。其实施将变传统的唯智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知、情、意互动的求真、立善、创美的全面的教育活动,将尽情地展现教学应有的魅力,从而实现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返朴归真满足人类爱美的天性,使之不再成为强制性的、功利性的行为,而真正成为追求人的自身完美和按照美的规律育人的活动,这是教育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重要标志。国内外从事艺术教育和研究的专家也意识

      3、到了这一点,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艺术教学中的整合,可包括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同一艺术门类的不同方面之间的融合,所有这些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的融合,还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的融合。此外,也可以包括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融合、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及方法之间的融合等方面的内容。据此,本文对整合原则作了如下定义:运用各种教育与艺术形式所能提供的手段与方法,在某课程的某一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艺术课程或该门艺术课程的其它方面的内容,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国所规定的艺术课课时并不比国外一些很重视艺术教育的国家所规定的课时少,为什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没有别人开展得好呢?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课时是虚的,人家的课时是实的。比如,国家教委规定初中各年级每周音乐、美术各课时,但实际上,就全国而言,少开甚至根本不开艺术课的学校起码占一半以上,所要求保证的课外艺术活动时间就更不用说了。日本文部省规定初中音乐、美术为每周各至节,实际上,大多数学校主动开足了节。另有一些国家,虽然规定的艺术课时并不比我国的多

      4、,但用来开展艺术课外活动的时间却很充足。另一方面,我们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不高。这一点也许是我国艺术教育落后的最大症结之所在。因此,如何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是我们在制定艺术教学原则时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整合原则的提出也正是首先考虑了这一点。作为一所省艺术师范学校,在不增加艺术课课时与不增设新的艺术课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在整个的小学学习生活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艺术教育,寓教于乐,这也是我们探索的目的。 * 曾说:“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生活,教学也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教法。”把艺术教育融入小学各学科教学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易使学生对教育目标产生强烈的感悟作用。 1.学生主体性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毫无疑问,学生是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主体,把艺术教育融入小学各学科教学,教学过程就是充满美感的过程,它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状态而达到教学效果,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每一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从根本上保证主体活力得到空前的激发。 2.教育艺术化。 教育艺术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遵循教

      5、育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讲究教育艺术,就是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进行审美性学习。学生的审美性学习,从理论上讲有三个层次,即“求知欲自我实现欲审美欲”。三个层次中,审美欲是最高层次,若在教学中学生实现了审美欲,其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发展,自我实现欲也会表现出来。因为审美就是自我本质力量的投射和发现,审美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去创造美,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艺术教育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审美欲层次,从而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实现学习上质的转变。育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实践证明,教育方法如果缺乏创造性,必然流于僵化、枯燥。“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关键在于创造,把艺术教育融于小学各学科教学,能改变传统的僵死方法,代之以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创造性地教,必然会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力量的价值和兴趣,学生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课前教师努力挖拙教材的审美因素,课堂中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努力使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充分展示,从而使教学内容成为真善

      6、美的统一体,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真的、美的观念和获得美感享受熔为一炉。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实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使学生在审美性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与艺术教育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认知的发展与情感的发展共同构成个性的和谐,同时,智与美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连结的,智的本身有很多内容可以构成审美的对象,而美育确有一种对智育的催化作用,以美启真,以情感人。因此艺术教育与小学各学科学科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赏,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主动热情地投入审美创造,并感到乐在其中。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支撑着毅力,激化为认知,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展开美的想象,受到美的教育,进行美的创造,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审美修养,善于把学科知识中的审美因素、教师的人格光彩和审美化的教学氛围三者动态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综合效益,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三、研究思路 “艺术与学科整合”的含义就是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艺术因素,并将艺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各个环节,以艺术的语言教导人,以艺术的行为感悟人,以艺术的环境陶冶人,以艺术的画面情

      7、境激发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1.研究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醒孩子们的生命”:使孩子们在愉悦性、创造性的学习和活动中,认识自我的存在意义,在生命激情下自觉探索和主动开拓,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摄互融,身心达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2)教师发展目标: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们有激情地工作,思想能充分得到交流并能体验到工作成功的乐趣。促使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身文化业务素质和高雅的综合修养,以先进的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富有艺术感的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观来对待各学科的教学。 2.研究思路 实践研究中,让艺术的教育与各门教学有机结合, 以“艺术”为境界,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兴趣。艺术教育是目标更是手段、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艺术、鉴赏艺术、创造艺术,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1)“艺术教育与各门学科教学融合”的三个发展目标: 认知提供艺术的刺激,引导学生进行对艺术的认识、感知和体验。 能力在艺术的认知和情意基础上加强学生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情感在对艺

      8、术的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艺术的道德修养、审艺术意识、志趣爱好、情操气质等。 (2)研究的四个主要内容: 艺术和各学科的融合,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艺术情趣及表现艺术、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和成功,享受学习生活的艺术,从而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3)课题研究的三个发展层次:艺术的刺激诱导学生生发情感,引导学生在艺术中自主领悟体验和探索,以此启发学生进行艺术的创造,培养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 四、研究设计 1.建立民主、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美的环境。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激发,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 * 。小学各学科教学所面对的都是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一种趣味性与时代感相融合的阶段。因此,优美、有趣的教学环境能使他们对各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扩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各学科的装饰品,在黑板上张贴一些充满艺术趣味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想象,灵感不断迸发出来,更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或者在课上和课间播放歌曲,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融于浓厚的气氛之中,不知

      9、不觉中得到了美的熏陶。要点:配备多媒体教室。 教师的人格美对学生也是一种不同于说教的灌输,正如陶先生说的“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对学生慈爱关心,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热爱学生的教师一定是教书育人的表率,一定能把爱生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去。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给全体学生以热爱、信任和恰切的期待 。要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挖掘审美的、情意的因素,感悟美的主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育的主要内容是情感教育,情感性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美育的突出优势。它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的幽默与技巧、板书精心巧妙的设计、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甚至连教师的穿衣打扮等等无处不存在美育。因此,教师应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少年儿童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堂以外的生活中所自然流露和表现出来的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示范作用(如学识渊博、气质优雅、聪慧、自信、幽默、真诚,服饰、举止得体等),以及教师的某些爱好、特长和教学“绝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 ,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美育资源,也是教师有效实施美育的一种手段,我们要善于挖掘情意的因素。 美的东西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欣赏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也是小学各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除了挖掘情意的因素外,还应努力挖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统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M****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统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