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做好八件事便是好校长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07350181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做好八件事便是好校长 校长究竟是干什么的?校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该附带做,什么可缓做,什么可以让别人做,如何做好自己必须做的 赵彬渊,河南省辉县市原城内初中校长,被誉为“原生态教育家”。他没有过多的华丽理论,教育思想简单、平实却深刻;他每到一所学校,都能快速重塑教育生产关系,解放教育生产力,使学校发生转型性变革 他认为,校长最主要的事有八件,做好这八件事,就是好校长,就是成为教育家的重要条件。 改革校内体制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改革校内体制是校长的头等大事。原因是什么? 赵彬渊:我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校内体制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方法。 目前中国一些学校有比较明显的行政化色彩,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服从校长。各个年级的教学,全由校长甚至更高一级的“部门”当家,教育被逐出了学校,剩下的只是工作化的教学。 如果学校体制完全行政化,却有这种“经验”、那种“经验”,是经不起推敲的。要做好的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校内体制。 第二,校内体制决定了教师是否得到发展。 不科学的校内体制,决定性地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校长连读书都要管,规定教师从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读哪本

      2、书,仅此就足以解释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教师是否读书,表面看是习惯的好坏,实则是由教育的正误决定的。解决了体制问题,教师自然会读起书来。当然,开始时校长要用适当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可常用,激起教师的读书热情就应当停止。 校长是真正的读书人,是做真正教育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教育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与学问去做,而不只是单纯地教教材。因此,教师的学习是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知识应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知识的30倍、50倍教材在教师眼里,只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 第三,校内体制决定了教师是否团结。 教师团结与否是由学校体制和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的,而不是教师的认识或品德问题。人要达到一定高度,需要的是执着而非勤快。教育,靠的是教师的智慧。教育不但要靠个人奋斗,而且要靠密切合作,对于教师或学生都是如此。如果中国人在学生时期都是各自为战,等步入社会后能团结奋斗吗?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改革校内体制的? 赵彬渊:要搞正确的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校内体制。正确的校内体制,既不是触目皆是的行政体制,也不是所谓的打着“民主”旗号的体制,而是教育家做主的体制。这才是学校应有的体制。唯有这种体制,才能使教师既

      3、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又密切合作。 要搞正确的教育,唯有着力于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做教育的主人。学校体制变了,不怕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不变。我做校长时,一个年级的教师,有负责班主任研究的,有负责教师或学生读书研究的,有负责学科教学研究的所有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做的,校长不能越俎代庖。这种情况下,教研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教研的形式主义也自然消失。 当然,校长也得负责一些行政工作,比如对后勤人员的管理、学校财产的管理、教师的任用等,除此以外,不允许有行政的影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个性化地做教育,个性化地谋发展。 许多教育局领导一味地要“调动教师积极性”。这种专制口吻,绝不会有真正的积极性。教研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不能为活动而活动。 建设教师团队 中国教师报:您为何把教师团结看得如此重要? 赵彬渊:教师团结不团结,是教育性质的反映。教师不团结,证明了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错误。价值取向的错误导致教育方法的错误。只有改变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才能解决教师的团结问题。 教育,不是给校长和教师“挣分数”的,而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只有他们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只有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才是实施了真教育。这是真

      4、假教育的试金石,是真假校长的分水岭。 教师不团结,对学校和教育没感情,证明了学校体制、制度和教育的错误,解决了后者,也就解决了前者。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只有教师团结,才能吸引学生团结。这种吸引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团结是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校长必须要在教师团结上下决心、用智慧。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教师团结的障碍主要有哪些? 赵彬渊:教师团结不团结,是由体制和有关制度决定的。如果学校实行的是单纯的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体制,教师就不容易团结起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教学成绩”作为成文或不成文的刚性制度,教师“教学成绩”的高低,区分得十分明显。甚至,这种价值取向也异化为教师人格的高低。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若能团结起来,岂非怪事?教师若不能团结,便没有教育,起码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至于有的学校平均分数很高,那是不是好教育?我要说,这个分数若是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和有益的活动为代价换来的,则不是教育,而且是反教育的具体体现。 要真正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要在学校资金上做文章。尽最大努力在经费上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使教师感到心理平衡。要建设一个人情味浓厚的环境,使教师一

      5、心一意地致力于自己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只有教师团结起来,才会有真教育。很久以来,我们用力用错了。什么“专家报告”、“作优质课”、“优质课大赛”,以及这种“课题研究”、那种“教学论文”,应有尽有,实际上远离了教育的本质,真正有价值者很少。 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使教师真正团结起来。因为教师若不团结,便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要做这样的教育,校长必须要重建学校内部体制。这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设学校文化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当下很多学校没文化。您是怎么看的?您如何理解学校文化? 赵彬渊:现在,全国各地的“校风”、“校训”等大同小异。有的学校标语的内容互相矛盾。这种现象一言以蔽之:学校没文化。 许多学校都有成册、成本、成摞的制度,这是学校没有文化的证明。学校没文化的实质是学校没教育。 学校不是行政部门。学校不应事事都搞“下级服从上级”那一套,校长不能事事指挥,应该让教育者既各自奋斗又团结一致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学校不是民主单位。有的学校,领导成员近30个,每次开会开好几个小时,讲者晕晕,听者蒙蒙,没有实质

      6、性的效果。大民主,其实是专制的一种形式。这样的学校绝对没有好的教育,何谈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不是单独的一项工作。学校文化是以校长的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教育形式,绝不能单独建设。否则,就会增加师生负担,兴起又一种形式主义,破坏了教育,破坏了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不是“大拼盘”。不能总做“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后勤文化”学校文化不是各种“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在多方面的体现。多方面的“文化”,只能说明学校没有文化。从学校文化方面说,许多学校是个空壳,是改头换面的“集中营”。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教师的教育方式、后勤人员的服务方式的呈现,是全校师生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及其精神状态。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学校文化应该怎样建设? 赵彬渊:学校文化不能单独建设,否则便是折腾,便是对学校文化的破坏。校长有教育思想,学校便容易有文化。因此,所谓学校文化建设,关键是校长教育思想的形成、凝练、发展。校长应该真正地“把镜子对准自己”。 校长必须要有教育思想。校长所应该做的,一是使教师发展起来,二是支持教师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地。有文化的学校,必然重视教师发展。只有教师努力发展,才

      7、有学生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只有教师发展,才会有五彩缤纷的教育,才能证明学校有真正的文化。 对于教师只能领导而不能管理。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这就是学校有文化的标志。 用文化去领导学校,不仅是对校长的解放,而且会改变教育的性质,会拉近教师、职工与校长的关系,拉近师生关系。 我们应该牢记:“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 让教师自主工作 中国教师报:您为什么把“让教师自主工作”作为校长的核心职责之一? 赵彬渊:我谈两个观点: 第一,真教育是被统一掉的。要做真教育,教师必须自由、自主。这是前提,无此便无教育。如果教师所做的一切必须听校长的,如果“分数”至上,真教育便无从谈起。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在学校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做一些灵活调整。总之,校长应该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 60多年来,我们在科技上没有世界级的大家出现,在教育上也同样缺乏大家这是应该深刻反思的。教师只有自主地做教育,才能出各种大家,才有民主和法治社会,才能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只有教师团结,才有真正的学校。教育的根本性错误之一是教师不能团结。职称评比、绩效考核、各种考试排位,都影响

      8、着教师的团结。有一些校长管不了,但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教师不能团结起来,轻则说不会有高水平的教育,实质上说绝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教师的团结便没有真正的学校。 因此,要办好学校,必须关心教师。校长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少管教学的具体事务,多管学校发展的方向,对教师的优劣心中有数,绝不公开批评个别教师,绝不批评观点不正确或无教育能力的教师。 精心建设教师集体,包括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就是使教师凝聚起来。教育、教学方面的事由教师做主,领导可以专业者的身份建议,但绝不能以职务身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软件,是指教师积极性的喷发和关系的高度和谐。这有很大的空间,校长的优劣,于此可以十分明显地区分开来。软件硬件建设,有时合二为一,不能明显区分。 使教师读起书来 中国教师报:教书的人不爱读书,这种现象在当下比较普遍。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赵彬渊:教师是否爱读书,决定了教育的真假。 教师普遍不爱读书,即使少数爱读书者,也不读该读的书,连爱读书写作的语文教师也寥寥无几,这是教育的根本错误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和更

      9、新的多方面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位教育家给教育的定义,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两种人。他的学校是一个“书籍的海洋”。教师是靠自己的知识教学,而不是靠教材和参考书。 不改变对教育的认识,教师便读不起书来。 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要做真教育,对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必须非常了解。教育,靠的是教师的教育素养,换言之,靠的是教师的人格与学问,而不是教材和参考书。教师没有学问则没有教育,读书和写作应是教师的终身爱好。 中国教师报:关于教师读书,您有什么主张? 赵彬渊:教师读书,应该具有相当的广度和高度,朱自清、夏丏尊等当年都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书。仅此就足以说明教师应该有多少知识。好的教师应该手不释卷,孜孜以求。语文教师更应该热爱写作。因为教学不是“讲“教材,只是用教材。教学是教师创造环境使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教材,学生听教师讲,听后做作业。 教师应该有选择地读书。曾有一位教师,手不释卷,但对教育却一窍不通。所以,并非凡开卷必有益。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读书,而且在于读什么书。 要引领教师读书,校长首先要“把镜子对准自己”,变“给我读书”为“跟我读书”。同时,校长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与责任。 校长是领导教师做教育的,绝不是看着教师干活的。因此,绝不能单纯用制度去管理教师。否则,必然使教师谨小慎微,不敢创新。 教育是否特色鲜明,师生是否情绪高昂、精神饱满,主要取决于校长是否有教育思想。教育是什么样子,主要取决于校长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只要看到校长是懂教育干教育的人,自然精神振奋、智慧勃发、个性张扬;学生必然充分发展,各类人才次第涌现;师生必然深爱学校。 校长要为教师创造一流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指挡住一切对教师的干扰,包括社会干扰、“上级”业务部门的干扰,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干教育。内部环境主要指构建一种制度,使教师既各展所长地干教育,又能精诚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校长要把教师一步一步地领上一个又一

      《做好八件事便是好校长》由会员工****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八件事便是好校长》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