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达标检测卷九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07349711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单元达标检测卷(九)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解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的主张。A项是在甲午战争之前,B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C2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解析: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故C项正确。答案:C320世纪初,清政府曾颁发谕旨:“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

      2、讲求。”由此可推出()A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商政策B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的富强C清政府将实行振兴工商业的政策D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清政府认为将工商业视为末业,不利于国计民生。由此,可以推断出清政府实行振兴工商业的政策,故选C项。答案:C4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A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C明确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D宣传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解析:B项是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共同点,C项是洋务派的指导方针,D项既不符合洋务派,也不符合维新派。洋务派主张维持传统政治体制,维新派则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51908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这表明梁启超()A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B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C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D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解析:材料中梁启超称王安石为“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3、”是在当时的国内背景下希望从历史当中寻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故A项正确。答案:A6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解析: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急躁冒进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故B项为最佳答案。答案:B7“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C批评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解析:题干材料指出了维新派缺少政治经验,急于求成而造成了混乱状况,说明变法配套措施不完善。答案:D8在戊戌变法过程中,康有为建议光绪帝:不必尽撤守旧大臣,维持他们的高官厚禄,同时破格提拔有才识

      4、的维新人士,由他们办理新政。这主要说明()A变法思想动摇B反封建的软弱性C与封建势力关系密切D目光长远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康有为不敢与封建守旧势力彻底决裂,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答案:B9戊戌变法是在 “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B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解析:“仓促上阵”“明显的植入性”,说明戊戌变法是在缺乏内在条件的情况下仓促向西方学习的行动,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10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近代化含义的理解。A项是当时的积极影响,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D项表述与本题不符。答案:C11戊戌变法虽然最终是失败

      5、的,但是,这次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主要是由于其()A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B进行了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C由于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失败D新政措施中除京师大学堂外都被废除解析:根据“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可以推断出其力图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答案:B12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当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等人所请的是()A裁汰冗员B裁撤旧军队C废除八股取士D设立京师大学堂解析:由材料“1898年”及会试举人对梁启超“所请”的反应判断,其应与科举制有关,A、B、D也是戊戌变法的措施,但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13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中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场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解析:“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场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罢”,说明戊戌变法的

      6、措施被废除,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与此直接相关的是戊戌政变,故B项正确。答案:B14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解析: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且内容不是自我拯救而是自我束缚;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未能完成自救,排除B项;D项开始的时间为1915年,此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清朝光绪帝参与的维新变法运动,涉及君主立宪等政治制度层面,故C项正确。答案:C15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它()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解析:思想解放应从引进或宣传维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方面去思考,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答案:C二、非

      7、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一系列)挫折激发了雄心勃勃但过早夭折的百日维新。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得现代化工业社会。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梁为“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地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实现近代中国“巨变进行辩护”的原因。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在联系?(6分)解析:第(1)问该问中“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地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维新思想的核心,要求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分析,一方面注意其策略性,意图减少阻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其阶级局限性;第二小问要求分析这种做法和变法失败的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

      8、失败的重要原因,从中总结即可。 答案:(1)核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在时务学堂讲学)所讲的都是民权思想,又经常言及清代掌故、抨击科举失政,大力提倡革命直到年关放假,学生们回家,把课堂讲义出示给亲友们看,整个湖南瞬间哗然。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二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但当妙选通才以备顾问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三戊戌年以前,国家多灾多难,慈禧专政,圣上没有权力,所以人人都不知道圣上的英明;我也是觉得上层的人没什么可指望的,所以政治主张专以救四万万同胞为主,保中国不保大清。于是东奔西走,开强学会、保国会,打算建立议院,掌控民权以救中国但是,后来我见到了皇上,才知道皇上实在是圣明英勇1901年康有为致赵曰生书(1)根据材料一,分析“整个湖南瞬间哗然”的原因。从材料三中为梁启超的观点找出佐证。

      9、(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2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梁思想转变的轨迹,指出康、梁思想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所讲的都是民权思想大力提倡革命”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政治主张专以救四万万同胞为主,保中国不保大清”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概括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一主张革命到材料二、三主张变法回答,直接原因从光绪帝对康、梁的赏识回答。答案:(1)原因: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提倡革命,引发震动。佐证:康有为在戊戌年以前曾主张“保中国不保大清”,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2)主张:以君权治天下,依靠皇帝变法。理由:中国风气未开;皇上圣明英勇。(3)轨迹:从主张革命到依靠皇权自上而下变法。直接原因:光绪皇帝的赏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达标检测卷九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达标检测卷九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