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下科学复习提纲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07348305
  • 上传时间:2022-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 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3.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4. 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5. 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6.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7.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8

      2、. 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9.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10.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11. 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12.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3. 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105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紫外线为不可见光。15. 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

      3、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16. 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17. 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最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18.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以镜面为对称。19. 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20.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

      4、中心距离叫焦距(f);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2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P24)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象 放大或缩小 U2f fV2f 倒立 实像 缩小 照相机U=2f V=2f 倒立 实像 等大 /fU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U=f 无 无 无 无 /Uf / 正立 虚象 放大 放大镜22. 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和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33。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23.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24. 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25.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26. 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二章27.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28. 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

      5、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29.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0. 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1.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32. V=S/ t S=V t t =S/V33. 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34.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3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36. 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37.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38.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

      6、量成正比(G= m g m= G / g g = G / m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39.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40. 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4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2.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43. 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知一个力求另一个力,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第三章44.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

      7、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45. 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46. 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47.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48.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49. 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50.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51. 青春期特点: 出现第二性征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内脏功能日渐健全52.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53. 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54. 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

      8、行类、鸟类);假胎生(卵胎生)。55. 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56.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57. 种子(按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按子叶数): 单子叶植物 和 双子叶植物。58.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59. 花的结构(P108)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60. 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61. 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第四章62.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周期:约24小时(1天)。效应:昼夜更替现象;日月东升西落。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周期:约365.2422天(1年)。效应: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日食月食现象63. 晨昏线

      9、:晨线,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日出线);昏线,白昼到黑夜的界线(日落线)。67.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 地球公转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68. 节气的划分依据(北半球):四季更替周期 春分(3月21日): 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 北回归线23.50N, 昼长夜短(白昼最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N以北地区)极昼秋分(9月23日): 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 南回归线23.50S, 昼长夜短(黑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S以南地区)极昼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半球就白昼长)69. 根据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从低纬到高纬逐渐减少),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分为五个热量带:北寒带:(66.50N900N)有极昼、极夜 热量最少北温带:(23.50N66.50N)热 带:(23.50N23.50S)太阳直射 热量最多南温带:(23.50S66.50S)南寒带:(66.50S900S)有极昼、极夜 热量最少71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为六大

      《七下科学复习提纲》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科学复习提纲》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