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

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07069496
  • 上传时间:2022-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简要:法律,原是所有文明共存的现象。然而正好和文明本身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样,附属于不同文明的法律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和解释世界。于是,不但产生了特定法律,原是所有文明共存的现象。然而正好和文明本身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样,附属于不同文明的法律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和解释世界。于是,不但产生了特定的文化样式,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法律和宗教精神。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希腊哲学,另一个是希伯莱的基督教神学。在这两个源头中,希腊哲学给西方人以智慧,基督教那么给西方人以信仰。西方人,至少古罗马时期的西方人多是用希腊哲学修冶自身,而用宗教寻找着灵魂的归宿,根本上可以说走的是对人生外在超越的道路。儒家视法律为礼俗的辅佐,礼俗皆为以家族伦理为根底,藉之来维系一个等差、有序的社会,所以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藉礼法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孟德斯鸿曾经于历史中去寻找人文精神,我们却要在文化中探求法律和宗教的精神。不过,这仍然是一种历史研究,只是把重点放在了制度的文化性格上面。制度是由一定的文化所涵盖的,儒家就是靠礼仪的制定、执行并

      2、不断地推广、解释这一套礼仪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形成了一种文化,而这一文化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现今的法律制度和宗教精神。如在中国传统社会,秦汉建立起大一统国家后,儒家、法家思想合流,礼与法并列,配合政治上中央的“家产官僚制(Patrimonial Burokratie)与地方放任的宗族乡党的政治形态以及匾乏式的农业经济,历两千年治乱相循,大抵社会的本质变化不大。礼法并列,其实就是法律的礼俗化,儒家伦理的思想表达在中华法系上,便是对家族与阶级的强调与重视。儒家伦理的“讼那么终凶的想法,表达在乡土社会上便是个“反诉讼的社会(anti-litigation-societies ),因为一切以和为贵,即使是外表上的和谐,也胜过公开实际存在的冲突。在宗族、乡党、行会这些面对面团体里面,个人被紧紧束缚着,而且得到官府的支持。于是,法律争执一步步先在这些团体里消融解决掉,非至绝路,绝不告官兴讼。人们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和现在的法律和宗教?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擅变?它对社会成员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这样的问题,显然超出一般法律制度史、思想史乃至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然而,这都要通过文化来说明法

      3、律和宗教,通过法律和宗教来审视文化。派深思(T.Parsons.1902-1979)在分析韦伯(M. Weber,1864-1920)的?儒教与道教?时直言不讳的指出,儒家思想决定了华夏民族的性格。这种看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我们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法律和宗教的精神,就不能只专于儒家一脉。中国历史上有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的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假设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道家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曰:严而少恩的法家思想等。儒家仅其中之一,它在与其他思想派别的对抗与交流中成长起来,自不能防止兼收并蓄,吐故纳新。有时,对抗正是建立在某种文化共识之上。二近代西方列强的侵人,我们被迫接受西方的事物。传统文化的解体同时也意味着它的新生,同样,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古代法律和宗教也要发生深刻的擅变。但是这种改变不是完全脱离历史的。我们必须轮流请教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与立法思想。中国近代移植西法后,在一定程度上不再考虑特殊伦理关系。用梅因的话说(Sir H. Maine)是由身份(status )到契约(contract)的过程。在中西不同法律观的冲突中,在

      4、中西不同法律文化的领顽里,种种怪象、扭曲、不适应的情形丛生,一方面说明了西方国家制定法仍然在中国社会里“水土不服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民间固有伦理气息与息息相关的活生生法律仍持续存活的事实。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未尝不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时机,来思索在传统中国法律观与西方法律观的冲突中,有无找出一个适合自己道路的可能性。现在,人们对于法律的拷问,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现实法律无效的苦恼,对法律之治究竟能否行之于中国的困惑。有论者将此概括为“法律信仰危机。人们一方面对于普遍的“有法不依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却又向往真正的法律之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法律信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人们对人生现实和未来终极关心的祈求,把法律与宗教割裂开来了。法律与宗教,实是人类经验或说人性的两个根本方面。人类随时随地都要面对未知的未来。为此,他需要相信超越他自身的真理,否那么,社会将式微,将衰朽。同样,人类处处、永远面对着现实的社会冲突。为此,他需要法律制度,否那么社会将会解体,将分崩离析。人类生活的这两个方面彼此制约,又互相渗透。其实从历史实证的角度分析,法律与宗教,也实是人类经验或说人性的两个根本方

      5、面。霍贝尔认为:“没有文字记载的法律,从中国到秘鲁,在它刚刚制订出来的时候,都涉及到宗教仪式和习惯。宗教因法律而具有社会性,法律因宗教而获得神圣性。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宗教将变成为狂信。事实上,宗教是一种兼具精神气质和社会标准两种属性的社会存在,它与法律存在某种结构和功能上的互补。在历史上也存在这样的实例,在几大文明古国的早期法律中,除了中国的法律只带有很少的宗教色彩外,印度、埃及和巴比伦的法典都同时又是一种宗教经典,这种经典除了标准人的行为,还试图约束人的内心。但在流俗的见解当中,法律与宗教是截然对立的,通常认为,现代法律纯是世俗的,是用以贯彻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工具,而与生活终极意义等一类观念无涉。其实法律不只是一套规那么,更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的活生生的秩序。同时,宗教也不仅仅是一套仪式,更是对世界各种超自然力量价值的信仰,二者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于人们现实生活中。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法律与宗教联系过于紧密会有走向一元论的危险,过分别离就会陷人二元论的困境,前者的表现为中世纪的欧洲。那时,所有的知识都源于基督教的信仰之中。后者

      6、表现为隐伏在法律与宗教截然对立后面的东西,那就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对立根底上的二元思维模式。西方的二元论思想早在十一世纪末圣安瑟伦“先信仰而后理解的格言里已露端倪。五百多年以后,它又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名言中找到了“科学的表述。我们认为法庭不仅要设在社樱,更重要的是设立在内心。内心的道德律令的胜诉高于制度法条的胜诉,使法道德回到人本身,法的教训转变为教化。三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目前之所以会出现法律信仰的危机,这是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历史的联系。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徒法缺乏以自行,孔子强调“为仁由己,孟子强调“尽其心那么知其性,知其性那么知天的内在超越之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始终保持了对法律的整体认识,把法律一律当成工具。因而,为真理而真理的观点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很少呈现,为法制而法制的法律价值追求那么出现更少,在各种学科中强调学以致用,这就无视了法制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难以从心理、情绪及感觉方面树立起对法制的信念。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这一切发生在尚未最终完结的近代中国社会一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在此历史时段,以小自耕农为根底的传统“帝制中国,渐渐转向现代工商社会的“法制中国,由此造成一个世纪的大规模法律移植运动。西式规那么与旧有规那么的冲突,西方法意与外乡人情的扦格,制定法规及其意义与现实社会条件之间的脱节等等,构成了迄今未止的百年中国法律图景。似乎不能按照“迁责杀父的心路,归罪于“自古以来如何或者更为荒唐的“儒家思想的什么什么。一种本质上是西方文化产物的原那么、制度,如何能够唤起我们对于终极目的和神圣事物的意识,又怎么能够激发我们乐于为之献身的信仰与激情?我们并不是渐渐失去了对于法律的信任,而是一开始就不能信任着法律。因为它与我们五千年来一贯遵行的价值相悖,与我们有着同样久远的传统文化格格不人。对此,我们应该贞定其异、感应其同,学会辩异和融合。思考一个民族文化的法律问题,必须和它的宗教、伦理等问题放在一起作探讨。无论西方抑或是中方,人们对法律正义的追求,对人生终极目标的祈求在情感上都是一致的,在这种意义上,通过法律与宗教所代表的精神和情怀,中西方也可以找到交流的平台和相互融合的根底。

      《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由会员hs****ma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