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老山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07055426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老山界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 学段: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初步感受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写作手法。教学预备布置预习:(1)回顾前面所学诗词,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出认为需要注意、掌握的重难点字词。 (2)了解红军翻山过程及作者记叙的顺序。教学过程模块一:旧知导课同学们好!大家知道吗?当年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愤图强,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可以说长征是中国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关于红军长征的诗歌,通过学习我们又了解到了怎样的红军呢?现在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把这首七律长征朗读一遍: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

      2、PT1课件展示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正如诗歌所说,红军长征时确实是跋山涉水“不怕远征难”,完成史无前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更是“尽开颜”。其实,无论是这首七律长征,还是长征组歌两首,都体现了我们红军战士坚强乐观的革命精神。)PPT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还知道,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8万6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老山界则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之顶,华南之巅”的美誉。红军战士成功翻越这座大山,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红军这一经历的课文老山界,作者是陆定一。长征时,陆定一在红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当年他就亲身经历了红军的这次翻山战斗。PPT2课件展示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3、,主力8万6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老山界则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之顶,华南之巅”的美誉。PPT3模块二: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作者感受这段传奇的故事,完成以下两个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初步感受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写作手法。PPT3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感受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写作手法。模块三:字词学习PPT4同学们,在深入了解红军战士们的翻山过程之前,我们先要准确熟练地掌握一些字词音、形。同学们课前朗读课文时圈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重难点字词了吗?老师倒是整理了一些,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PPT4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准确、熟练地掌握下列字词音形。惊 惶( ) 矗 立( ) 蜷( ) 酣( )然入梦 点 缀( ) 欺 侮 ( ) 搀 扶( ) 督 促( )澎 湃( ) 闪 烁 ( ) 倾 斜( )PPT5课

      4、件出示请大家听老师朗读一遍,注意它们的音形(出示字音,边朗读)。惊 惶(hung ) 矗 立(ch ) 蜷(qun ) 酣(hn )然入梦点 缀(zhu) 欺 侮 (w ) 搀 扶(chn) 督 促(d ) 澎 湃(png ) 闪 烁 (shu ) 倾 斜(qng )(同学们,像这些字词,我们切记不能将其和相似的字形混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区分呢?如“蜷”意为弯曲、不伸展,似虫状,所以是“虫”旁,而形似字“疲倦”的“倦”意为疲乏、厌倦,为“人”旁,再如“点缀”的“缀”意为用针线等连接起来,是绞丝旁,还有“欺侮”的“侮”和“后悔”的“悔”等,在运用时,我们可以结合它们的意思去记忆偏旁、部首。同时我们还得准确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准确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如“惊惶”的“惶”、“澎湃”的“澎”和“倾斜”的“倾”都是后鼻音,而“搀扶”的“搀”、“酣然入梦”的“酣”和“蜷”则是前鼻音,至于“矗立”的“矗”、 “闪烁”的“烁”,包括刚才分析的“点缀”的“缀”、“搀扶”的“搀”都是翘舌音。)PPT6除了刚才所出示的字词音形外,多音字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准确读出下列多音字的读音。P

      5、PT6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准确读出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并正确运用。呜 咽( ) 咀 嚼( ) 落 下( )难以下咽( ) 嚼东西( ) 落 后( ) 落 枕( )PPT7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准确读出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并正确运用。呜 咽(y) 咀 嚼(ju ) 落 下( l)难以下咽(yn) 嚼东西(jio) 落 后(lu) 落 枕(lo)边分析边出示字音:如屏幕所示:“咽”意为声音因堵塞而低沉时读y,所以在“呜咽”一词中读y,而在“难以下咽”中意为吞咽,读yn,“嚼”用于某些合成词或成语时读ju,所以和“咀”组词读ju,在“嚼东西”中意为上下牙齿磨碎东西,读jio,“落”就更是如此了,在不同的词语中,可能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字词再读一遍吧。 读完了吗?好,请同学们来看,(像以上这种形似字、多音字现象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是十分常见的,大家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细心留意、认真书写。)模块四:初读感知PPT8掌握了字词音形,我们就要走进课文学习了,大家请看本文题目为老山界,那么老山界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老山界留给你的印象,并说说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是怎样

      6、的?读过课文,同学们会用怎样的词来形容老山界呢?或许有“陡峭”,还有“高大”,诸如此类,说明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老山界是一座高而险的大山。要想翻越这样一座山,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也许大家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即红军的翻山过程是艰辛而困难的,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类似的形容词概括,总之,翻山过程肯定是不易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在初步了解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深入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1)红军翻越老山界用了多长时间(可以注意文章里那些表示时间的语句),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PPT8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思考:(1)红军翻越老山界用了多长时间(可注意文章里那些表示时间的语句),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第一天红军战士、瑶家大嫂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天黑山路上第二天红军战士、医务人员下午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PPT9大家在刚才读课文思考的时候,注意到什么了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文中这样一些词句:第2小节中的“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天色晚了”,第12小节中的“天黑了才到山脚”,第13小节中“满天都是星光”,第23小节“半夜里,忽然

      7、醒来”,24小节中“黎明的时候”,31小节中“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32小节中“下山15里”、“一直到宿营地”等。由此可见,文中表示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词句有: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下山一直到宿营地PPT9课件出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下山一直到宿营地PPT10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红军翻越老山界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现在我们就根据交流的时间、地点转移情况来填写表格吧。PPT10课件出示 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第一天下午瑶民家红军战士、瑶家大嫂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天黑山脚下红军战士准备爬山夜里半山腰红军战士夜行军半夜山路上红军战士半夜露宿第二天黎明以后雷公岩红军战士、医务人员翻越雷公岩下午山顶红军战士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大家请看,(红军战士们在第一天下午开始登山,这里介绍了他们在瑶民家中和瑶家大嫂攀谈,向瑶家大嫂宣传红军政策,使她理解了红军;到天黑,红军战士们才到山脚下,准备爬山;为了赶路,处于半山腰的红军必须夜里行军;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8、他们不得不在山路上半夜露宿;一直到第二天的黎明以后才登上并翻越了雷公岩;下午终于到达山顶,征服老山界。)(10分钟)结合表格和课文内容可以看出本文记叙红军在一天半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主要是在第2到32小节,那么其余段落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第1小节:“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这里主要写了什么?读过第一段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主要介绍的是老山界的位置与山高,而文章的最后两小节:“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的很。”则是写作者的感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 第二部分(232):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334):写作者的感受。 结合记叙翻山过程这部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采用了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内容的时间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同学们想想,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采用了这样的顺序写作呢?回忆起来了吗?比如我们在初一学过的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就是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作者自己与北大的故事。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作者在文中肯定采用到了以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写作顺序,当然,为了有条理地介绍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先后经历,还用到了时间顺序,让我们对作者的童年往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看来,要想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并不困难,只要我们在写作时,注意运用一定的时间词、地点词来表示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学会运用时间顺序,我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写出条理清晰的作文。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知道的写作顺序远不止这一个,还有倒叙、插叙等顺序方式,写作时,我们也可以视情况采用多种顺序相结合的方式,相信大家会写出更精彩的作文。模块五:合作探究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

      《3、《老山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老山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