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01文化侵略与教育主权问题(解析版)

7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505241396
  • 上传时间:2024-05-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5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链接训练专题01 文化侵略与教育主权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加紧侵略中国,其中有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在当代外国的文化侵略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方式,而且危害极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文化侵略宣扬其值观,收买、培养中国汉奸文人,不断抹黑中国,潜移默化中诋毁中国文化,对中国年轻一代进行文化洗脑,如前段时间的毒教材案就是一个表现,其毒害少年、颠覆中华之心昭然若揭。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一定不要放松警惕,应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特别是要守住教育这块阵地。一、文化侵略(一)19世纪末,伴随着列强对华军事和经济侵略,文化输出也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表现: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开办学堂、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的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危害: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列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其在华既得利益。

      2、(二)中国近现代几大事件的看法:(1)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反洋教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其带有盲目的排外性,但也反映了最基层的群众对外国文化侵略的反感。(2)1936年的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文化的看法有一种倾向,就是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倾向有一定的问题,在反思中,中国人逐渐认识到:落后了就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但不能全盘接受,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中继承,这才是正确的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3)西方的和平演变中文化侵略就是一种手段。西方国家培植反对派“买办文人”,宣传所谓的西方“民主”思想,诋毁社会主义,丑化社会主义,是苏东剧变的原因之一。二、教育主权究其实质而言,教育主权是一个国家追求对独特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自我决定和自我负责。当这一概念被运用于国际社会时,其针对的是其他国家的文化侵入;用于国内时,则体现在国家对教育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管辖权,强调国家对教育的控制权。(一)中国近代的教育主权问题A、外国教会学校和基督教学校的限制和取缔问题在近代中国,外国教会学校和基督教学校一度控制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对中国教育主权构成了严重侵犯。为此,中国政府采取

      3、了一系列的限制和取缔措施。1颁布法令,限制外国教会学校和基督教学校的设立和活动。例如,清政府在1906年颁布了管理基督教学校章程,对基督教学校进行了限制。2加强对教会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遵守中国的教育法规和规定。3在一些地区,中国政府采取了直接取缔教会学校的行动。例如,在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广东和浙江等地取缔了大量的外国教会学校。这些措施的目的是维护中国的教育主权,确保中国的教育事业不受外国势力的控制和干涉。B、收回教育权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发起的一场政治运动,旨在收回外国在华办教育的特权。这场运动得到了中国教育界和民众的广泛支持,被认为是国家主权意识的体现。1运动起因:民国时期的中国政府认为,外国在华办教育的特权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因此发起了一场收回教育权的运动。运动经过: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外国政府提出收回教育权的请求,并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认可办法等规定,对在华外国学校进行限制和管理。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国内私立学校的监督和管理。3运动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政府收回了一部分在华外国学校的办学

      4、权。这些学校被纳入中国的教育体系,成为中国的教育机构。这一措施对于维护中国的教育主权具有重要意义。(二)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主权问题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政府对于维护教育主权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教育立法:国民政府时期颁布了大量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进行了规范和限制。这些法律法规对于维护中国的教育主权具有重要意义。2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国民政府时期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并对私立学校进行了规范和管理。这些措施确保了中国教育的自主性和独立性。3加强对外国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国民政府时期对在华外国学校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这些措施包括限制外国学校的招生人数、禁止使用外文教材等,以确保这些学校遵守中国的教育法规和规定。4推广国语:国民政府时期大力推广普通话(国语),以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教育普及。这一措施对于加强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教育主权具有重要意义。(三)中国领导下教育主权的渐次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认为,教育权是人民政权的重要权力,其核心是举办教育和管理教育的权力,以此为法理逻辑出发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5、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民主政权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创办的学校中,充分行使教育权,规定教育原则,制定教学规范,编写教材等。如1928年,井冈山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即由政府主导教育,强调工农兵自己管理教育。2、抗战时期,党的教育立法延续了苏区的基本制度,将教育权作为国家的基本权力,不断完善和建立国家教育体制,全面统辖国民教育。1938年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决定“实行国防教育政策,使教育为民族自卫战争服务”。3、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收回教育主权,(1)全面接管学校,外籍教师一律辞退。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陆定一副主任强调,必须把处理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的任务,看作是一个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政治任务。(2)建立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并调整院系。如1955年对工科高校进行调整,以便与工业基地相结合。(3)改造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改造即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对课程、师生的思想等均进行了系统改造。(4)教育立法:为收回教育主权实行一系列教育立法(5)深化保障受教育权41(2024届四川成都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材料一20世纪初,不受中国政府管控的西方教会学校已遍布全国,学生被强制要求学神学、做礼拜,禁读进步书刊。1917年,蔡元培发表文章,强调教育应“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引发极大反响。1924年起,广东大量教会学校的学生开始通过罢课、离校等方式进行反抗,坚决反抗列强的文化控制,并自发建立“回收教育权运动委员会”,主张外国人在华所办学校必须经中国政府注册核准。1926至1927年初,湖南、湖北多地举行了“反文化侵略”“反基督教”群众性大会,运动很快风靡全国。据黄启兵中国近代教育主权问题的流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收回教育主权运动的历史背景。(8分)材料二1951年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反帝教育,同时允许不反动的传教士留在中国,并协同各地拟定全面接收外国学校的方案。到1951年底,全国所有教会大学都已由政府接办,其中大部分改为公立,部分改为政府补助、人民办理的私立学校,其行政、财政及财产所有权均由国人掌握。对于外侨子女学校,适当增添了中文、史地和政治常识等课程。之后,“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逐步成为国家明确规定的方针。

      7、据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20世纪二十年代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维护教育主权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意义。(12分)材料三加入WTO后,我国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维护教育主权作出明确要求,还陆续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政策法规文件。面对多元的文化安全的微妙形势,党和政府立是国家发展战略,主动革新教育理念与合作方式,寻求教育领城的多边合作。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话语的中国特色日益鲜明,教育实践的中国经验日益成熟。据祁占勇、杜越、陈鹏百年来国家教育安全的发展演变与基本特征等(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维护教育主权和安全应坚持的原则。(5分)【答案】(1)民族危机持续加深,在华教会学校势力持续扩张;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众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国民革命兴起与发展,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每点2分,共8分)(2)不同之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国家实现独立自主;党和政府自上而下推进,强化管理;积极稳妥灵活(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明确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方向。(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意义:彻底清除了近代

      8、教育的半殖民地残余;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增强了对人民政权的认同;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3)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厚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把握教育的中国话语权,增强教育竞争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话语体系)。(每点2分,任答三点5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过18401910年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基督教成为继佛教、伊斯兰教之后在中国立足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结合在一起的。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和宗教侵略。他们在沿海和内地霸占土地、干涉中国内政、包庇教民,酿成了大量的民教冲突。清政府的一些官吏在处理民教冲突时慑于外国传教士的势力偏袒教民,致使民教之间的积怨不断加深。此外,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和西方文化的代表,与中国传统文化迥然不同。它的一些礼仪和中国社会习俗格格不入。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为了反对传教士的宗教文化侵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洋教

      9、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前40多年间,我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教案有300多起。摘编自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二: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答案】(1)原因:基督教传播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相结合;传教士对中国实行文化、宗教侵略使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清政府软弱与腐朽,部分官吏偏袒教民;中国人民捍卫传统文化。(2)评价: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使基督教成为在中国立足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近代科学技术,对中国人尤其中国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但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统治近代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部分传教士直接充当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和助手,具有很大的侵略性和隐蔽性,给近代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形成,是建国初期一系列制度创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和新政府的领导下,在苏联的具体帮助下,我们完成了对旧教育的接受、整顿、改造,收回了教育主权,制订了学校规程;进行课程及教材改革;改革了学制,充实了教学内容,逐步实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改变过去的“通才”教育目标,“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确立了“专才”教育思想。在新中国教育体制形成过程中,苏联教育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说明新

      《专题01文化侵略与教育主权问题(解析版)》由会员刚**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文化侵略与教育主权问题(解析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