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器人本体组件、配件及智能执行单元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页
  • 卖家[上传人]:赵****
  • 文档编号:505175668
  • 上传时间:2024-05-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机器人本体组件、配件及智能执行单元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投资项目的背景1、减速器、减速电机、驱动器及一体化产品、机器人组件等核心零部件 是提高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 制造强国”。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2023 年重点经济工作任务,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业产值规模从 2018 年的 1.75 万亿元增长至2022 年的 3.31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17.27%,预计到 2023 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3.92 万亿元。从产业链看,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减速器、减速电机、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工业/柔性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仓储与物流装备等;

      2、下游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领域,主要涵盖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钢铁化工、能源、生物医药、航天航空以及物流等领域。以减速器、减速电机、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在制造业各行业、各环节均有应用,是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2、下游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等行业蓬勃发展,为智能制造核心部件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需求空间智能制造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应用领域广泛、技术壁垒高的特点,核心零部件的应用场景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中国制造 2025明确要求现阶段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下游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核心零部件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时代的主力军。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全球规模不断提升。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中国电子学会数据,2021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 75 亿美元,占比全球 43%,预计 2024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115 亿美元,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比重有望达 50%。在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中,每台机器人一般至少需

      3、要 4-6台精密减速器,包括精密减速器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占机器人总成本的比例超过70%。以特斯拉为首的科技巨头相继推出人形机器人,每台人形机器人肩部、肘部、腿部等主要关节使用的减速器数量超过 10 台,减速器、减速电机、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高端数控机床是智能制造体系的核心装备。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为 2,687 亿元,同比增长 8.65%,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约为 2,957 亿元,市场空间巨大。智能物流是实现智能制造的生命线。根据 CIC 灼识咨询,2022 年中国智慧物流装备市场规模为 829.9 亿元,同比增长 16.1%。预计 2027 年,中国智慧物流装备市场规模可达到 1,920.2 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8.3%。智能制造升级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和固定资产投资处于增长状态,在“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基建”以及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我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3、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国

      4、产化需求强烈智能制造需对位移、速度、力矩等运动要素进行精密控制,这些都要通过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等智能制造核心部件来实现。智能制造核心部件是实现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我国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实现对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的自主可控。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在欧美日等国家发展相对成熟,我国的智能制造核心部件起步较晚,早期在产品的可靠性上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一些优秀厂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并借助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契机,加快了对国外品牌的替代速度,市场份额持续扩张。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对我国相关领域内核心部件的“自主、安全、可控”提出了迫切需求,提高国产化率以免关键时刻受制于人,已成为我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共识,也为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实现进口替代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根据 MIR 睿工业数据,2015-2022 年机器人国产化率从17.5%提升至 35.7%,年均提升 1-2 个百分点,2023 年第一季度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 41%,同比提升 9 个百分点,国产化提速。

      5、在 RV 减速器领域,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RV 减速器国产化率由 2020 年的 22.3%提升至 2021 年的 28.7%,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在智能制造核心部件领域,目前市场仍由国外厂商主导,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和行业积累,国内厂商在产品和自有技术方面逐步突破,并获得市场的认可。下一步,我国智能制造核心部件行业将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依靠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不断实现进口替代,提升市场份额。二、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分析1、顺应市场趋势,深化“减速器+电机+驱动器”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布局公司是最早从事减速器、减速电机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发展模式,聚焦于动力传动与运动控制应用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市场布局,相继推出微型无刷直流减速电机、精密行星减速器、滚筒电机、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及无刷驱动器等一系列产品,公司销售的减速电机,本身已经是模块化、集成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通过减速器及小型交流、微型交/直流电机的搭配,实现集成化的传动需求,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为进一步顺应行业小型化、集成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公司成功研发出“减速器+电机+驱

      6、动”一体化智能执行单元的产品架构,通过前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已经初步实现了智能执行单元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机器人是智能装备的重要组成,所需的核心零部件组件技术壁垒较高。公司通过以减速器为核心、延伸布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方式,成功研发出包括机器人大臂、小臂、关节模组在内的机器人本体组件,降低下游厂商部件采购种类,减少安装环节、提高集成效率,并降低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门槛,让下游制造商更加专注于其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开发,促进下游行业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给予终端下游提供更好更安心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实现公司产品结构升级。通过本次项目,公司能够将现有产品进行有效的集成整合,充分利用公司在智能传动核心组件领域所具备的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一体化智能执行单元产品和机器人组件产品延伸产业链,搭建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产品系统,进一步拓展公司的战略布局。2、满足多元化客户需求,强化研发实力,推动技术升级公司减速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一体化智能执行单元、机器人本体组件等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新能源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以及食品、包装、纺织、电子、医疗等专用机械设备。由

      7、于下游行业分布广泛,不同行业下游客户对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的精度、性能等参数要求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推动公司不断强化研发实力,实现技术升级。在机器人领域中,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其中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 30%和 20%以上,是成本占比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部分。在机器人核心组件中,RV 减速器多用于机器人上臂、下臂等大惯量关节减速;谐波减速器则更多用于小臂、腕部、手部等小负荷部位的关节处。随着机器人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对机器人智能化、精细化、柔性化、平台化等要求的不断提升,机器人组件供应商需要具备根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开发的能力。除机器人领域外,公司智能制造核心部件还广泛运用于数控机床、智能物流、新能源设备等其他领域。精密减速器及伺服系统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数控机床动力来源于伺服电机,需要额外附加减速器来增加扭矩,提高负载端的惯量匹配;“减速器+电机+驱动”一体化产品是智能物流设备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在电动叉车、自动引导车、堆垛机、输送机、分拣机等设备中应用广泛;减速器、减速电机应用于光伏支架跟踪系统,跟踪系

      8、统可调节电池板与太阳的角度,保持太阳光垂直照射电池板,显著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具备了智能制造核心部件方案定制能力,拥有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随着下游智能制造核心部件需求的持续增加,对公司的研发设计、产品集成度、需求响应速度以及生产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配备更加先进的研发设备、检测设备和高端的技术人才,以全面提高公司相关产品的研发技术实力和产业化能力,完善已有的动力传动及运动控制产品系列,提升产品模组化程度,打造出智能制造核心部件、核心组件的完整产业链格局,为客户提供更具品质且更加柔性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3、响应国家战略,加速实现进口替代我国工业自动化起步较晚,对于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以及一体化整合的能力较弱。随着近年来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下游制造行业对国产智能制造核心部件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基于供应链安全可靠和降本诉求,外资智能制造设备厂商的零部件本土化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在工业机器人、高端精密加工设备等领域,国产设备厂商逐步涌现,其产品性能和技术实力已得到验证,市占率逐步提升,我国已初步具备加速实现进口替代的技术与产

      9、业基础。在我国高端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市场,外资企业仍占据一定的主导优势。国产企业需要把握目前国产化需求提升的发展机遇,加快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提出:到 2025 年,形成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70%以上,国产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7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80%,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大力发展我国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努力实现进口替代,降低智能制造核心部件领域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是我国在全球高端制造产业竞争格局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必由之路。4、深耕华南市场,优化区域布局,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华南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我国最主要的高端制造聚集区,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2 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实现 616.4 亿元,同比增长 15.45%。其中,广东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 16.57 万台(套),同比增长 2.1%,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长期以来,华南地区一直是公司重要的市场拓展区域,通过多年的耕耘,产品不断实现进口替代,已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美誉度。本次项目拟通过子公司佛山中大力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山中大”)作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在佛山地区建设生产线及研发中心。近年来,佛山重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根据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2022年,佛山 3,849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 40.7%。根据工信部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佛山市的工业互联网入选专业化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本次募投项目,旨在实现将佛山中大打造为公司位于华南地区科研、智造和营销中心的战略目标。一方面,目前公司产能主要集中在宁波地区,而华南市场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虽然公司产品长期以来在华南市场拥有良好口碑,但由于运输距离造成的交期长和运输成本高的

      《机器人本体组件、配件及智能执行单元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赵****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本体组件、配件及智能执行单元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