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佳木斯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3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01954737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佳木斯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佳木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许应文 孙云鹏 朱春宇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中心城市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角度对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发展定位、结构框架等具有方向性、战略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长远的综合发展战略、目标与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引导城市长远、整体协调发展。打造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构建八大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两区两带一城”总体战略布局,在充分考虑当前发展状况和长远发展需求,做好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接及未来“十二五”规划发展需要相衔接的基础上,提出佳木斯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本研究的核心战略为“把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摆在战略全局位置,在区域一体化和主动参与东北亚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大格局中,突出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佳木斯市综合实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领黑龙江省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以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城市形象特色塑造战略以及城市产业特色竞

      2、争战略。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佳木斯市区域位置优越,城市功能全面,产业基础雄厚,开放程度深,生态环境佳,历来为省东部区位和综合服务功能中心,与周边资源性城市比,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优势明显。(一)区位及地缘优势1、佳木斯市为区域中心之城,辐射面广。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为全省两大城市群之一的省东部城市群中心,是三江平原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和省东北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物流、商贸等中心。辖区有众多中省直单位,周围城市密集,辐射人口近千万。2、佳木斯市为发展空间广阔之城,承载力强。佳木斯市区面积1875平方公里,仅占全市比例的6%;建成区面积59平方公里,仅占市区面积的3%,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佳木斯市为枢纽之城,交通发达。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客货集散中心,绥佳、牡佳、福前、佳鹤、南乌、佳富等铁路干线和哈同、哈萝、鹤大、佳抚等4大干线公路,以及江海联运出海通道和不断加密的空中航线共同构成了以佳木斯市为中心,内联省内外大中城市,外接俄罗斯远东及太平洋沿岸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立体交通网。4、佳木斯市为沿边口岸之城,外经发展潜力巨大。与俄远东资源最丰富和经济最发达的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隔

      3、江相望,边境线448公里,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同江、抚远到俄罗斯两条国际客货运输通道以及可通亚太各国的江海联运黄金水道,对俄贸易十分便利,在东北亚地理位置上处于中枢地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优越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二)城市基础设施优势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规模快速扩张,功能布局日趋合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总体功能不断加强。目前,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252公里,总面积337万平方米,城市路网密度为4.4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5.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8.7平方米;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35万吨,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1%,基本实现24小时供水,污水处理率为4.6%,生活垃圾处理率为63.4%,燃气普及率为62.3%;全市供热能力1307兆瓦,供热总面积136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为63%。全市水电热、交通通信、人居环境等基础建设在东部区域处于领先水平,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产业基础优势佳木斯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具有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优势。目前已形成和正在形成以益海米业、雨润生猪等为代表

      4、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业,以煤机、电机、联合收割机、沃尔德电缆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风电、生物质发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百万吨纸浆为代表的木材深加工产业,以钛产业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医药化工等为代表的新型化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强劲,各主导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强,在省东部区域中竞争优势明显,随着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势必将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势近年来,我市围绕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辐射能级,紧紧抓住城市现代服务业这个经济增长引擎,积极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打造区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体育、金融、商务(会展)、物流、人才等十大中心,加快实施了高端服务及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发展全面加快,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商业日趋繁华,交通日趋发达,信息日益便利,城市文化底蕴不断提升,人口、教育、医疗、科技等不断向市区集聚,城市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五)生态环境优势近年来,我市发挥最佳生态魅力城市独特的环境、资源和区位优势,将加快行政新区和沿江开发与推进城市

      5、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开发以沿江为主线的城市生活生态岸线和新区建设,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休闲旅游和都市农业营造城市特色,城市建设山、水、城、林相得益彰,宜商、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市生态魅力日益彰显,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优美的人居环境支撑。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一)总体思路坚持走集聚型城市发展之路,积极实施拓展融城战略,按照“沿江开发,两岸繁荣,城市西进北展,产业东兴西优,组团发展,中心提升”的总体发展方向,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人口和要素集聚,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端服务业和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把佳木斯市建成黑龙江省东部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特色城市和“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省东部龙头”的高端服务业中心。(二)发展目标立足服务于黑龙江省东部及俄远东地区,着力打造区域首位城市,到2015年,市区基本形成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发展框架,成为以现代农业、现代工业、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黑龙江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三江流域经济圈及东北亚最有发展活力和增长动力的创业乐土。全市服务业增加

      6、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0年,中心城市能级显著增强,成为以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端服务中心、对俄合作核心区为支撑的省内重要经济增长极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中心城市。(三)中心城市功能定位 一是枢纽功能。把佳木斯市建设成为承担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与国内,国内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南联北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便捷畅通的枢纽,打造多功能高端服务中心,强化区域物流和口岸物流的中心载体功能,为把佳木斯市建设成东北亚现代化国际名城和重要中心城市奠定基础。二是创新功能。充分利用佳木斯市中省属科研院所众多、高校众多、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众多,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成为原创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进行再次创新的基地和省东部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三是孵化功能。进一步发挥各类院校的人才培训优势,并不断完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健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技术等各类保障体系和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创业、兴业的积极性,把佳木斯市打造成为覆盖省东部乃至延伸国内各地的各类专门人才的培训、输送基地和孵化创业者,培养和引进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集群。四是领航功能。为大力提升本地经济,要通过发育完备的商品与要素市场及市场信息,为进入我市

      7、的各类市场主体导航,提供宽松的兴业环境和优质服务。五是服务功能。发挥佳木斯市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完备、辐射能力强的优势,发挥佳木斯市中心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好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大力提升医疗、文化、金融、商贸、通信、科技、教育、休闲、娱乐、信息等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品的供给,进一步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成为省东部地区的现代多功能高端服务中心。六是产业集聚功能。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优势产业、关联企业和相关保障要素集约建设,实现主导产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一)着力打造高端服务中心,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和服务能级城市现代服务业是决定城市发展高度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特别是优势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功能地位和在区域发展定位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抓,建设和服务一起上,着力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品牌,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配套、体现城市特色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构建立足本地、服务区域、融入世界的高端服务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内先进、省

      8、内一流、省东部龙头”的高端服务业中心。1、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区域科技服务中心实施科技强市战略,积极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把佳木斯市建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科技创新型城市,使我市成为全省最具科技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具有集聚效应和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发挥主体作用,完善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或实现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合作,培育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大学和省级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引导科研院所面向经济需要开展以应用开发为主的科研活动,强化服务经济建设能力。加快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创业孵化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技术经纪服务、科技成果交易服务、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成以科技信息、技术培训、产学研中介、对俄科技合作为主要服务特色的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成服务设施齐全、服务手段先进、功能完善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中心。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

      9、打造特色高新技术企业群,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培育壮大成长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特色高新技术企业群。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构筑竞争新优势。围绕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及新能源、环保等具有成长和发展优势的高新技术领域,培育新兴产业群体,重点发展以海绵钛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粮、煤、油、气化工等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型化工产业,打造多元产业增长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ERP、SIMS、CAM、DCS等信息化应用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载体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实效。着力构筑科技创新平台,以3个国家级平台、30个省级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着力构筑高技术产业发展平台,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着力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科普教育活动场馆、科技创新主题公园等标志性建设,集聚成长一批科技创新机构,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着力构筑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以佳木斯大学、各类科研机构及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跟踪国际先进技术能力的学术带头人、一批产业化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2、凝练文化精品,打造区域文化服务中心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突出黑土地、边疆、冰雪、生态、赫哲民风等文化地域特色,努力把佳木斯建设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区域文化中心。到2015年前,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到3%左右。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打造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实施佳木斯文体会展中心、图书馆、市博物馆西迁改造、东北小延安纪念馆、群众艺术馆扩建等项目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健全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完善文化设

      《佳木斯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桔****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木斯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