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菌工艺设计验证指导原则

2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01548861
  • 上传时间:2024-0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08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那么1概述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工程的制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完全不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一批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承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保证取决于合理且经过验证的灭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生产过程中严格的GMP管理。无菌药品通常的灭菌方式可分为:1湿热灭菌;2干热灭菌;3辐射灭菌;4气体灭菌;5除菌过滤。按工艺的不同分为最终灭菌工艺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其中最终灭菌工艺系指将完成最终密封的产品进展适当灭菌的工艺,由此生产的无菌制剂称为最终灭菌无菌药品,湿热灭菌和辐射灭菌均属于此范畴。无菌生产工艺系指在无菌环境条件下,通过无菌操作来生产无菌药品的方法,除菌过滤和无菌生产

      2、均属于无菌生产工艺。局部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药品称为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基于无菌药品灭菌/除菌生产工艺的现状,本指导原那么主要对在注射剂与无菌原料药的生产中比拟常用的湿热灭菌与无菌生产工艺进展讨论。本指导原那么中的湿热灭菌工艺验证主要包括灭菌条件的筛选和研究,湿热灭菌的物理确认,生物指示剂确认等内容;无菌生产工艺验证主要包括无菌分装、除菌过滤、培养基 模拟灌装、过滤系统的验证等验证内容。最终灭菌工艺和无菌生产工艺实现产品无菌的方法有本质上的差异,从而决定了由这两类工艺生产的产品应该到达的最低无菌保证水平的巨大差异。最终灭菌无菌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为残存微生物污染概率W10-6,非最终灭菌无菌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至少应到达95%置信限下的污染概率 0.1% o由此可见,非最终灭菌无菌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概率远远高于最终灭菌无菌产品,为尽量减少非最终灭菌无菌产品污染微生物的概率,鼓励企业在生产中采用隔离舱等先进技术设备。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药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的理念,为保证无菌药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符合要求,研发者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并系统地评估生产的各环节及

      3、各种因素对无菌保证水平的影响,根据风险的上下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来针对性地验证灭菌工艺的可靠性,验证的内容、范围与批数等取决于工艺与产品的复杂性以及生产企业对类似工艺的经历多少等因素。只有在研发中经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与验证,获得可靠的灭菌工艺,并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该工艺,才能真正保证每批药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符合预期的要求。当然,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随着对所生产的药品的特性和生产工艺等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入,灭菌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此时就会涉及到对变更后的工艺如何进展验证的问题,本指导原那么也适用于此种情况。由于灭菌/除菌工艺验证的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根底还不牢靠,因此必然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故本指导原那么只是一个一般性原那么,药物研发者应从药物研发的客观规律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本指导原那么作为阶段性产物,必将随着药物研究者与评价者对灭菌工艺研究与验证的认知加深,而不断进展修订与完善。2制剂湿热灭菌工艺2.1 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2.1.1 湿热灭菌工艺确实定依据灭菌工艺的选择一般按照灭菌工艺的决策树详

      4、见附件1进展,湿热灭菌工艺是决策树中首先考虑的灭菌工艺。湿热灭菌法是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高温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可能对药品的质量也有所影响。如果产品不能耐受湿热灭菌,那么需要考虑采用无菌生产工艺。所以,对于药品的灭菌工艺的考察和确定,首先是考察其能否采用湿热灭菌工艺,能否耐受湿热灭菌的高温。目前湿热灭菌方法主要有两种:过度杀灭法F0A12和残存概率法8F012。用其它F0值小于8的终端灭菌条件的工艺,那么应该按照无菌生产工艺要求。以上两种湿热灭菌方法都可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具体选择哪种灭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灭菌产品的热稳定性。药物是否能耐受湿热灭菌工艺的高温,除了与药物活性成分的化学性质相关外,还与活性成分存在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在初期的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对药物热稳定性进展综合分析,以确定能否采用湿热灭菌工艺。2.1.1.1 活性成分的化学构造特点与稳定性通过对活性成分的化学构造进展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如果活性成分构造中含有一些对热不稳定的构造基团,那么提示主成分的热稳定性可能较差。在此根

      5、底之上,还应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强制降解试验对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做进一步研究确认,了解活性成分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降解反响,以便在处方工艺的研究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产品能够采用湿热灭菌工乙。2.1.1.2 处方工艺的研究在对活性成分的构造特点与稳定性进展研究的根底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展处方工艺的优化研究。如活性成分易发生氧化反响,那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在工艺中去除氧并采取充氮的生产工艺,或在处方中参加适宜的抗氧剂;如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与 pH值相关,那么需要通过研究寻找最利于主成分稳定性的pH值,当然此时需要关注该pH值在临床治疗时能否承受;如果主成分是因为某些杂质的存在影响了稳定性,那么需要通过适宜的手段去除相关的杂质;如果是主成分在某种溶剂系统中稳定性较差,那么需要考虑更换溶剂系统,此时同样需要考虑所选用的溶剂系统在临床应用时能否被承受;湿热灭菌的不同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的组合对产品的稳定性的要求有所不同,可以在保证提供所需的SAL的根底上,通过灭菌时间和灭菌温度的调整来确定药物可以耐受的湿热 灭菌工艺。总之,需要通过各个方面的研究,使药物尽可能的可以采用湿热灭菌工艺。只有在理论和实践

      6、均证明即使采用了各种可行的技术方法之后,活性成分依然无法耐受湿热灭菌的工艺时,才能选择无菌保证水平较低的无菌生产工艺。2.1.1.3 2.1.3稳定性研究无论使用何种设计方法,都需要进展最终灭菌产品的稳定性研究。考察最终灭菌程序对产品性质稳定性影响的试验可包括产品的降解、含量、pH值、颜色、缓冲能力以及产品的其它质量特性。灭菌时,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和活性成分的降解都随着时间和温度而累积。这意 味着加热和冷却的变化将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同时影响杀灭效果。因此,稳定 性研究用样品最好选取处于最苛刻的灭菌条件的产品,如:可采用在热穿透试 验中F0最大的位置上灭菌的产品进展稳定性考察,以确保灭菌产品的质量仍 能符合要求。2.1.2 过度杀灭法的工艺研究通常来说,与残存概率法相比,过度灭杀法所需的被灭菌品开场生产阶段和日 常监控阶段生物负荷的信息较少,但是过度杀灭要求的热能比拟大,其后果是 被灭菌品降解的可能性增大。过度杀灭法的目标是确保到达一定程度的无菌保证水平,而不管被灭菌产品初始菌的数量及其耐热性如何。过度杀灭法假设的生物负荷和耐热性都高于实际数,而大多数微生物的耐热性都比拟低,很少发现自然生

      7、成的微生物的D121c值大于0.5分钟。因此,过度杀灭的灭菌程序理论上能完全杀灭微生物,从而 能提供很高的无菌保证值。由于该方法已经对生物负荷及耐热性作了最坏的假设,从技术角度看,对被灭菌品进展初始菌监控就没有多大必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对污染可以完全不加控制。仅从控制热原的角度, 也应当遵循工艺卫生标准,控制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如果实际生产中能够严格 遵循GMP的要求,这一点是可以实现的。2.1.3 残存概率法的工艺研究与过度杀灭法相比,残存概率法方法所需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包括被灭菌品生产开场阶段及常规生产阶段的信息、指示菌对灭菌程序呈现强耐热性的试验菌以及生物负荷的信息。只有积累了这类有价值的信息后,才能制定比过度杀灭法F0值低的热力灭菌程序,同时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不会降低。使用热力较低灭菌程序更有利于药品的稳定性,使产品的有效期延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残存概率法更适合那些处方耐热性较差的最终灭菌产品。通常说来,不耐热药品的灭菌可能不能使用过度杀灭法,需要设计一个灭菌程序能够恰当地杀灭生物负荷,同时不导致产品不可承受的降解。这种情况下,灭菌程序确实认就需研究产品的生物负荷和耐

      8、热性。根据以下公式可以比拟清楚的说明这一点:无菌保证值=F0 / D - lgN0其中,无菌保证值是 SAL的负对数,N0为灭菌开场时产品中的污染微生物总数,D为污染微生物的耐热参数。所以,菌工艺的无菌保证值与F0、N0、D密切相关。2.1.3.1 灭菌前生物负荷的控制采用残存概率法进展终端灭菌的产品,除了需要关注灭菌过程本身,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适当的手段来监测和控制药品灭菌前的生物负荷。具体的措施通常包括灭菌前微生物数量与耐热性的监测、药液过滤、工艺参数的控制等等。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测将在下面的章节详细阐述。产品过滤在终端灭菌的产品中仅仅作为辅助的控制手段,但是在工艺确定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滤膜的孔径、材质、滤器的使用周期进展必要的筛选。在工艺参数控制方面,由于微生物的特性,通常在药液放置期间也会逐渐繁殖,尤其一些营养型的注射液,如葡萄糖注射液、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其环境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应通过工艺筛选和验证来确定溶液配制至过滤前、以及过滤后至灭菌前能够放置的最长时限,并相应确定产品的批量、生产周期等关键工艺参数。2.1.3.2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的监测灭菌

      9、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测应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取样并覆盖整个生产过程,取样设计应选取生产过程中污染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样品,且要充分考虑到产品从灌封到灭菌前的放置时间。一般而言,如果灌装持续一段时间,可从每批产品灌装开场、中间及完毕时分别取样。污染水平检查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先用灭菌的5%吐温充分湿润 0.45um的滤膜,然后定量过滤药液,将此滤膜移至营养琼脂平板上,在3035 c下培养37天,计数。别离获得的污染菌需要进展耐热性的检查。污染菌的耐热性检查可以采用以下的测定方法:先用灭菌的5%吐温充分润湿 0.45um的滤膜,然后过滤污染水平监测所取的药液样品,再将此膜移至装有无菌的待监测产品的试管中,在沸水浴上煮沸约30分钟,然后在30-35C下在硫乙醇酸盐肉汤中培养,观察是否有 耐热菌生长。当耐热性检查发现药液存在耐热污染菌污染时,可采用定时煮沸法将它和的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加以比拟,必要时,可再测试耐热污染菌的D值D值的具体检测方法详见附件 2,然后根据灭菌的 F0值及污染菌的数量与耐热性对产品的无菌做出评价。当产品微生物污染水平超标准时,应对污染菌进展鉴别、调查污染菌的来源并采用相应的纠正措施。2.2 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一般分为物理验证和生物学验证两局部,物理验证包括热分布、热穿透试验,生物学验证主要是微生物挑战试验。物理验证是证实灭菌效果的间接方式,而微生物挑战试验那么直接反映灭菌的效果,两者不能相互替代。2.2.1 物理确认2.2.1.1 空载热分布试验空载热分布的目的是主要是了解整个灭菌设备的运行情况,确认灭菌室内的

      《无菌工艺设计验证指导原则》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菌工艺设计验证指导原则》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