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01526335
  • 上传时间:2022-1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2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也会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 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高存在的社会、个人等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府形象。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公务员无疑成为当下大学生追捧的一份理想职业。2007 年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与录取比例就 达到 42:1。据湖北人事网统计,2009 年 4 月 26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 4.6 万名考生参加湖北省 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可见,公务员考试都称得上中国第一考。但是,公务员职 业倦怠现象并没得到改善。2007 年9月,中国第一家公务员心理健康网为温州市龙湾区公务员 开展心理辅导,调查结果显示 40的公务员倦怠感明显。2008 年 1 月,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 康现状研究的发布也显示出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显示,重庆市公务员总体心 理健康水平在平常老百姓之下。1这种“围城”内外两重天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公务员作为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 的主要承担者,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行政绩效和政府形象,公务员产生的职业倦

      2、怠若不及时采取 系统性的干预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一、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内涵及现状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1974)参照一本名A BurnOut Case的小说,首次提 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认为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 感到情绪衰竭时,职业倦怠现象就会产生。此后,众多学者对职业倦怠做出了进一步研究,其中 最值得引用的是Maslach的三维度理论模型对其做的操作定义。Maslach(1981)将职业倦怠定义 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emo*9鄄tional exhaustion)、去 人性化或非人性化(deperson*9鄄al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 dpersonal acco mplishment)的症状。2随着对工作倦怠研究的深入,为了适用于广泛的职业群体,工作倦怠 的概念被扩展为:工作倦怠是对工作中持续不断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压力的长期反应,它包括衰竭 (ex*9 鄄 haustion)、工作怠慢(cynicism)以及专业无效能感(decreased pr

      3、ofessional self-e fficacy) 三个维度。根据对工作倦怠的一般定义,笔者认为公务员职业倦怠是指公务员在长期周旋于工作和人际 关系下产生的压力,逐渐形成的情绪衰竭、工作怠慢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一组综合症状群,是 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和心理。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 ) 情绪衰竭公务员情绪衰竭通常表现出疲惫感、焦躁易怒、缺乏耐心、敏感紧张等症状。在情绪上缺乏 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与无助感,对生活冷漠悲观甚至与周围的环境变得紧张,刻意与和工作 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等。2007 年首部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调查的结果显示,50. 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312感觉太累,16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3(二)工作怠慢公务员的工作怠慢一般表现在工作态度消极,对自身所任的职务时常感到厌倦,压力大,缺 乏冲劲和动力甚至不满;在对待服务对象或者服务事项上长期用缺乏热情方式或态度来回应,漠 不关心,一拖再拖;在对待工作发展方向上十分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总之,公务员 的工作怠慢会使个体与工作对象关系变得紧张,同时使个体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降低工作绩效。(三)个人成就感低

      4、落公务员倘若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感到与现实相距甚远,就会对工作的贡献和自身工作能力表 示怀疑。公务员自我效能降低的后果直接导致“第三种状态”的出现。“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共产 主义理想和从政道德,思想庸俗、不务公事,只图权大、权多,不想或少想责任;有的干部事业 心不强,心浮气躁、无心作为,世故圆滑、暮气渐长;有的工作能力不适应需要,无力作为、庸 碌无为,怕事、避事,不敢抓不敢管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缺乏精神动力,小富即安、浮华浪费, 居功自傲、不思进取;有的甚至信奉潜规则,热衷于拉拉扯扯,巧言令色,欺上瞒下。”4二、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感的原因分析虽然政府部门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随着公务员职业倦怠人数的增 加,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体因素职业倦怠不仅与外部的环境有关,它还与个体的特征有很大的关联性。对于自身因素,可以 从两个方面去分析:1 人格特征。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研究分析(见图1),神经质或者情绪性特征对职业 倦怠产生直接的影响;潜在精神特质对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它通过外内倾特征对职 业倦怠产生间接影响;外内倾特征对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显著

      5、。但是,在招考国家公务员时, 并没有把心理素质纳入一项指标去考核,笔试优异的考生上岗之后却往往不能适应。习惯性焦虑, 遇到刺激易于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的人,比情绪反应较轻微、情 绪稳定、善于自我控制的人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另外孤独、固执、倔强而难以适应外部环 境、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的人,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2.个人期望。期望值高的个体,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这一维度,而且 一旦期望落空,就会随之出现工作怠慢应对方式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公务员也不例外,如果公 务员个人的决策行为没能得到实现,在协商中没有获得任何权力,那么个体将很容易感觉自己没 有施展的空间,从而会采取消极的工作态度,不再关心工作的贡献,最终产生对职业倦怠。(二)工作量因素在工作特征方面,工作要求的数量是与工作倦怠有重要关系的变量。根据Moore(2000)模型 研究发现,在工作过载、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缺乏自主、以及缺少报酬等几个预测变量中,只 有工作量对工作衰竭的标准路径系数是0. 28(pV0.01),其他几个变量的路径系数相对较小5。 这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

      6、怠存在高相关,尤其是情绪衰竭这一维度。工作超负荷也 是影响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近些年来,精简机构、裁减人员 是行政改革的重点,无所事事的状况有所减少,公务员的工作任务比以前加重了。公务员经常要 直接面对群众,解决很多突发事件和大量的经常性程序工作,面对工作量过多的情况,这需要公 务员很强的耐心和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但往往公务员感到无法在规定的有限时间里去完成工作 量,更无法确保质量的好坏。工作超负荷以及工作的单调无疑导致个体对工作失去积极性,干好 干坏一个样,从而产生工作倦怠感,尤其是对情绪衰竭和工作怠慢的影响比较大。( 三 ) 组织因素在我国行政环境中,一般采用科层制的组织形式。科层制的组织形式作为现代社会组织工具 理性化最直接的体现,有着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各个层级被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标准化。公务 员工作在庞大的科层制组织中,墨守成规,按程序办事,长期从事这种程序所控制且单调的工作, 必然会使在科层制组织中人感到个人成就感低落。同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公务员也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例如,公务员的考核形式化,考核过程大多是例行公事,流于形式

      7、, 考核结果缺乏跟踪反馈,很难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考核结果也很难使被考核者信服。公务员的 权利救济制度也不够完善,目前只存在行政内部救济,司法救济还排除在外,同时救济主体独立 性不强,救济程序缺乏透明度和参与性,从而致使公务员的奖惩、任免及相关制度也大打折扣, 公务员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工作怠慢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综合症状。( 四 ) 社会因素一方面,现实就业竞争激烈的困境,使得公务员的群体性竞争越发激烈。在 2008年中央机 关招录公务员中,审核通过的报名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的平均值达到了空前的60:1,这种 类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场面充分说明了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 试之一。6这种激烈的竞争对于原有的公务员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警钟,为了保证自身的 既得利益,从而压力倍增。而新加入的公务员在新的环境中易受到挤压或孤立。此外,另一方面, 社会对公务员的期望已远远超出公务员工作能力的范围,往往让公务员表现出工作怠慢甚至在长 期的压力下发觉个人专业的无成效感的现象。公务员一旦达不到公众的期望,就会受到指责,而 对于如何为公务员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8、、加强心理调适和心理训练,保持心理健康等缺乏关注。三、预防和缓解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路径(一)加大对公务员心理的关注目前,西方一些大型企业之中,已有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心理援助的“心 灵导师”,但我国公共行政部门长期以来对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笔者建议,政府应该 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公务员自我排解压力的培训力度,在提高政治素养、 业务素质的同时,使公务员了解自身的心理特性,懂得与其他人沟通与协作,掌握自我调适的简 易方法,降低职业倦怠程度。同时,也可以导入“员工帮助计划”(EAP)援助,通过专业人员对 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接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化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解 除公务员的心理负担,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行政效率。除此之外,社会对公务员应该给予应有的支持和理解。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但也由于 公务员的能力和时间有限,时常不能满足社会过高的期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更应该创造良 好的心理氛围,表现出对公务员的体谅,从而缓解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二)优化组织层面的行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

      9、公益事业,实行自 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 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为我们克服组织局限性、 优化组织行为和加强民主管理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打破原来科层制自上而下的权力 模式,加强公务员对组织决策的参与性,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组织运作只有综合个体人格特征, 才能使公务员在组织中找到个人成就感,从而避免了职业倦怠的产生。同时,完善人事制度对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有着很大的关联。笔者认为,公务员的招录可以 借鉴一些优秀企业的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方式来考察报考人员的综合能力,如情境模 拟、角色练习等,以此对人才进行测评和选拔。其次,在考虑公务员选拔晋升时,公务员考核应 根据德、能、勤、绩、廉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 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标准要量化。(三)协调工作与个体关系虽然大量研究表明有许多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与工作倦怠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但是从一开 始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所指的就不是单纯的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情境的互动关系。对于 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不应仅仅局限于公务员个人,而应从公务员个体与组织的关系入手。 根据Lei ter和Maslach(2001)提出匹配一不匹配模型,认为工作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 非建设性关系,并不是临床上的紊乱,并非工作或个人本身单方面原因产生工作倦怠,而是它们 之间的匹配程度差距越大,越易产生工作倦怠2,笔者建议,组织与公务员个体应该建 立信息流平台,经常沟通,充分利用团队解决问题。组织对公务员所做的努力也应该给予相应的 回报,例如财政回报以及提升前景等,降低公务员职业倦怠。

      《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