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什么是太阳经病

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99437756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什么是太阳经病太阳指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与少阴心肾互为表里。膀胱者,州都之官,职司水液之藏泄;小肠者,受盛之官,泌别水谷之清浊。二者相互协调,在人体津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其功能发挥之正常与否,那么每与心火肾阳之强弱盛衰密切相关。又太阳主开,统摄营卫,为六经之藩篱,主一身之大表。盖足太阳中络与督脉相贯,而诸阳皆统于督脉,故太阳为诸阳主气是也。太阳病,为外感热病之初期阶段。外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是故外感多起于太阳。太阳受邪,营卫失调,每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而脉浮为其根本病理特征。临床上因感邪性质迥异、程度不一,更因人体禀赋阴阳强弱有别,而呈现出太阳伤寒、中风、温病等不同的发病类型。六经辨证体系所论之太阳病,主要以外感风寒类邪气伤人所致病证伤寒、中风为其根本类型。在这两大类型根底上,以大量篇幅讨论根本病证之兼夹、误治失治之补救、病证相类而异的鉴别、病证的转归预后等具体临床问题,内容丰富,颇切实用。为便于理解掌握,一般习惯以本证、兼证、变证、类证等概念,分别指代根本病证、兼夹病证、传变病证和类似病证。六经病证的演变,遵循由表入里、由浅及深、由轻而重、由实转虚的一般规律。太阳

      2、病因外感六淫邪气而致,其转归据病邪性质、感邪轻重、病人体质强弱、禀赋阴阳,以及治疗措施的不同,而有不同之机转。一般而言,假设感邪较轻、体质较强且治疗得当,那么多在短期内转愈;反之,病邪必然入里,而病情转重。其体质禀赋偏于阳盛者,多转阳明、少阳而为里实热之证;而体质禀赋偏于阴盛者,多传入三阴而为里虚寒之证。其在表者,汗而发之。太阳病乃因外邪袭表所致,以肌表营卫失调为其根本病理变化,故其治疗大法,是以发汗祛邪为手段,到达调和营卫之目的。其代表方剂,太阳伤寒证为麻黄汤,太阳中风证为桂枝汤。一.太阳病提要(一).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头项强痛:强,拘紧不舒也。头项强痛,言头痛而兼项强。太阳病提纲。外邪袭表,太阳受之,肌表营卫机能因之失调。卫气者,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今邪气犯表,卫气浮而与邪气相争于肌表,故脉象应之而浮。其全力卫外抗邪之时,温煦功能即相应缺乏,故凛然恶寒。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今邪犯其地,经气运行不畅,故见头项强痛。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条文中之脉浮与恶寒,显然提示病位在表。而头项为太阳

      3、循行之地,强痛为气血不畅之征,如此那么说明太阳经脉因邪阻而气血运行不畅。寥寥14字,提纲挈领,简练准确地揭示了“位在太阳肌表、性属邪气盛实的太阳病根本特征和共性。太阳表证,其典型者,当发热恶寒并见。然表病之萌生,常恶寒略先于发热,继之以寒热并现。是以太阳表证必有发热,惟有迟速之别。而提纲证未列发热一症,那么寓早期诊断、防微杜渐之深意于中。(二).太阳病分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恶风:当风那么恶,无风自舒,实恶寒之轻者。中风:外感热病过程中特定证候,因风寒袭表而致,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为其临床特征。与内伤杂病之中风,名同而实异。太阳中风证提纲。论中凡言“太阳病者,一般包括第1条之脉症。此条定义太阳中风,是第1、2条原文之合勘。在太阳病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根底上,伴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即可谓之太阳中风证。顾名思义,太阳中风,乃风邪侵袭太阳之病证。然风之与寒,每相兼而至,难于断然割裂。故本证病因咎之风寒,而以风邪为主是也。风寒犯表,营卫失调,卫气与邪气相争于表,故发热而脉浮;肌表失却卫气之温煦,故畏恶风寒;卫阳失于固摄,营阴走泄于外,故自汗出。脉浮中兼

      4、缓者,乃风性散漫、营阴失守之故也。本证之营卫失调,习谓之卫强营弱。卫气抗邪于外,貌似强盛,而实处顾此失彼之窘境;营阴外泄为汗,似为内弱,而源于卫气失于固摄。因其汗出脉缓,与其后之太阳伤寒证相对而言,本证又谓之太阳表虚证。此非正气之亏虚,言营阴之失守是也。究其实质,仍属邪气盛实而正气不虚之风寒表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脉阴阳俱紧:阴阳,此言尺、寸。脉阴阳俱紧,意为寸关尺三部脉皆呈紧象。太阳伤寒证提纲。此条定义伤寒,亦应与第1条合论。凡起病之初,见畏恶风寒、头项强痛、身体疼痛、呕逆、三部脉浮而紧者,无论其发热之迟速,皆可诊断为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缘于太阳感受风寒邪气,而以寒邪偏重。寒性收敛,邪束于表,导致营卫失调。卫气遏而不宣,故恶寒不已。假设卫气能及时奋起与邪相争,那么发热见早;反之,那么发热见迟。然无论迟速,发热一症,仍为太阳伤寒必见之象。营卫气血因邪之郁遏,运行不畅,故而头痛身疼。肺卫之气失宣,胃气因之上逆,故可见呕逆之征。脉浮主表,脉紧主寒,三部脉皆现浮紧,是风寒束表之典型脉象。与35条合参,本证当无汗,乃营卫郁遏之必然见

      5、症。是以本证营卫失调,以卫闭营郁为其特征,无汗脉紧为其表现。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故又谓之太阳表实证。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假设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假设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假设被火者,微发黄色,剧那么如惊痫,时瘛,假设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风温:变证名,此言温病误用辛温而致之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之风温概念名同实异。失溲:二便失禁。被火:用火法治疗。火,此指灸、熨、熏、温针等治法。瘛:瘛,收缩;,舒缓。时瘛,意指阵发性肢体抽搐。太阳温病提纲及其误治变证。太阳温病,咎由温邪犯表而致营卫失调。证见发热口渴、脉浮头痛。以其邪性阳热,故恶寒不明显。此与伤寒、中风二证,病位相同,而病性寒热有别。故强调口渴不恶寒之症,以绝对之措辞,突出其鉴别要点。临床实践说明,温病邪在肌表者,仍当有恶寒之象,但程度较轻。温邪犯表,治宜辛凉清宣,透热存津。假设误用辛温发汗,必致变证丛生,而见身热灼手、脉浮实大、自汗身重、神困多寐、呼吸气粗、语言困难等象。如此气津两伤、内外俱热之变证,谓之风温。风温证属无形邪热充满内

      6、外而气津两伤,治宜泻热清火、养阴益气。其邪未结实,而误用下法,重伤阴津而邪势日嚣。小便不利者,水泉匮乏也;目睛失和者,精不濡养也;二便失禁者;热扰神昏也。假设误用火法,是资敌粮草,火上浇油。邪热熏灼肝胆,轻者胆液外泄而发黄;重者出现色黄晦暗如烟熏、肝风内动而发惊痫抽搐等危症。一误尚可救,假设反复误治,那么性命危矣。(三).太阳病辨证1.辨阴阳寒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本条以发热与恶寒两个典型病症,分别代表阴阳两种不同属性,说明外感热病初期区分阴阳属性的方法。三阳病属外感热病正盛邪实阶段,正邪相争剧烈,而必有发热之见症。太阳病发热恶寒,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故发热病症说明其病当属阳热实证。三阴病在外感热病开展过程中,多属阳气亏虚阶段,阳气缺乏以温煦,阴寒得以内生,或外寒乘虚内陷,故而畏恶风寒,太阴之脾寒呕利,少阴之恶寒肢厥,厥阴之厥逆呕哕,无一不属里阴寒之证。由上可知,此条所言之阴阳,既是表里浅深病位之指代,亦为寒热虚实病性之替辞。而发热与恶寒,那么是分别作为表热实证候和

      7、里虚寒证候之典型表现提出。临床可以此为鉴,举一反三。2.辨传变转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假设静者,为不传;颇欲吐,假设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静:静者,不变动也。脉静意指脉象未发生变化,与病症相应而不悖。脉数急:相对脉静而言,意指脉象发生明显变化。根据脉证判断转归。据?内经?逐日传经学说,一日太阳受病,二日阳明受邪,三日少阳为病。今言伤寒一日,为外感病之初始,假设脉浮不变者,意为他证皆未变化,是病情不发生传变的征象。虽受之一日,假设欲呕症象明显,病人烦躁不安,脉象由浮转为数急,那么是邪气盛实,正气不支,病邪已然由表入里,病情发生传变。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以排除法判断转归。据?内经?之说,病程已至阳明、少阳受邪之期,病情理当发生相应变化。今既不见阳明之恶热不寒、口渴脉大等症,复不见少阳之往来寒热、口苦脉弦等症,说明病证并未发生变化,病邪仍然羁留于太阳之表。从上述二条可知,临床上判断疾病之变化,病程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决定性因素,仍当以脉证为凭,不可拘泥于时日之久暂。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假设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那么愈。(

      8、8)行其经尽:经,此指太阳经,亦暗寓周期之意。行其经尽,意为太阳病自然周期的结束。再经:再者,重复也。再经,即病理周期重新开始,此处意为病传阳明,进入下一病理周期。太阳病经尽自愈及会传经预防之法。外感热病从发生到终结有一个自然演变周期,?内经?逐日受病学说,揭示其病理开展变化的周节律,即以六、七日为其演变周期。今太阳病病程已达七日,说明已孕自愈之机,正气即将来复,外邪可望得去,假设此际头痛发热诸症减轻,那么是将愈之兆。假设病无自愈之象,那么说明正气缺乏以抗邪,外邪可能内陷生变,而其进一步开展的最大可能性,那么是邪入阳明,伤津化燥。因此,及时针剌阳明,促进气血运行通畅,抗病能力因之而增强,可望防其传变的发生。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风家:此指太阳病患者。不了了:了,结束之意。不了了者,意指病虽解而尚未完全康复。预测太阳病解至痊愈的大致时间。太阳病,虽经发汗治疗或机体自我调控,病情得以解除,然必竟病后正气不充,或余邪未尽,是以病人仍觉身体不适,须再调养一段时间,乃可完全康复。3.辨欲解时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欲解时:意指邪气最易得以解除之时机。从巳至未上:指

      9、巳、午、未三个时辰,即9时至15时这段时间。据天人相应原理推测太阳之邪解除的最正确时机。太阳者,巨阳是也。上午9时至下午15时之间,天阳最旺之际,太阳之气可得其助,有利于祛除客于肌表的风寒邪气。故曰太阳病欲解,其时多在巳时至未时之间。此条主要提出了治病当掌握最正确时机的指导思想,同时亦反映了时间节律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其他五经,亦有相同的条文,讨论这一指导思想,附录于此,以供参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3)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太阳经病简单的说来就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侯。由于患者感受邪气的不同,体制的差异,太阳经证又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你所感觉后背麻、紧、硬的病症应属于太阳伤寒证,用更通俗的语言就是受凉了,可能是感冒引起的身体的疼痛,也可能属于西医上讲的斜方肌炎之类的肌肉的炎症。如果单有这一病症,而没有上面提到的太阳伤寒证的其他病症的话,可以服九味羌活汤调理一下,房子的根本组成是:羌活12g,防风12g,苍术12g,细辛1g,川芎9g,白芷9g,生地黄9g,黄芩9g,甘草9g 用一般的语言很难解释清楚太阳经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因为它本身就是用中医的理论概念命名的一类证侯,而不是具体指的哪一种病,只有用中医的术语才能完整解释出它的内涵。中医药博大精深,如果你对中医感兴趣的话,不妨先从中医的根底理论看起,明白了指导中益的哲学思想就能慢慢礼物这些名词的含义了。仲景的六经辩证中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1天中是:太阳:巳午未 9am-3pm、阳明:申酉戌 3pm-9pm、少阳:寅卯辰 3am-9am、太阴:亥子丑 9pm-3am少阴:子丑寅 11pm-5am、厥阴:丑寅卯 1am-7am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到春分、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到小满三之气少阳相火小

      《什么是太阳经病》由会员cn****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太阳经病》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