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

3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8305347
  • 上传时间:2023-03-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3.64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流域水文模拟结课报告新安江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应用、发展历程The principle, 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Xin anjiang Model作 者 姓 名: 孔 旭学科、 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 号: 21506149指 导 教 师: 王国利完 成 日 期: 2016年8月30日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整理为word格式摘 要新安江模型是河海大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性降雨径流模型,具有原创性,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被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水文模型。新安江水文模型在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广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50年的发展,新安江模型已经从最初的专门从事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单一功能模型发展为适合用于水文预报、水资源管理、水土资源评价、面源污染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多功能的水文模型;其部分参数已从靠经验率定发展为可以进行物理推求。总之,新安江模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模型体系。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新安江模型简介,回顾了新安江模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介绍了新安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体系;第二部分讲述了新安江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率定;第三部分为新安江水文模型在英那河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当中的应用。关键词: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洪水预报整理为word格式The principle, 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Xin anjiang ModelAbstractXin anjiang Model originally proposed by Hehai University is a conceptual rainfall runoff model and is also one of the few wide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model in China. Xin anjiang hydrological model was widely used in our humid and semi-humid area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After nearly 50

      3、years study, Xin anjiang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single-function of reservoir flood forecasting into multi-purpose model including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evalua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redictio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versatile hydrological model studies. And part of its parameters can be acquired through physical calculation instead of experience. In short, Xin anjiang model is an evolving model system.This

      4、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Xin anjiang model, which recall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architectur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Xin anjiang model parameters and calibration;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Xin anjiang model in Ying Na River Basin flood control planning.Key Words: hydrological model; Xin anjiang model; Flood forecasting整理为word

      5、格式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 新安江模型简介21.1 新安江模型起源21.2 新安江模型发展历程31.3 新安江模型基本原理41.4 新安江模型结构61.4.1 蒸散发计算61.4.2 产流量计算81.4.3 水源划分91.4.4 汇流计算122 新安江模型的参数142.1 模型参数物理意义142.1.1 蒸散发参数(、)142.1.2 产流量参数(、)142.1.3 水源划分参数(、)142.1.4 汇流参数(、)152.2 模型参数率定152.2.1 日模型152.2.2 次模型163 新安江模型的应用173.1 流域概况173.2 流域洪水预报方案编制183.2.1 模型参数优选183.2.2 产流模拟计算193.2.3 汇流模拟计算19结 论22参 考 文 献23整理为word格式引 言2015年是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走向世界35周年纪念。新安江模型的研制成功并被广泛使用,是中国在20世纪对世界水文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1。现在,新安江模型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流域水文模型,而且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推荐,纳入其水文业务综合系统(HOMS)的分件

      6、,向世界各国介绍,美国国家天气局也在采用,爱尔兰国立大学Galway学院还将其作为研究生教材内容2。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山丘遍布,河流众多,降雨地区差异很大,在年内和年际的变化也很大,再加上暴雨强度大,洪涝及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大多分布在各大流域的中下游。这些地区的地面高程多在江河洪水位以下,主要靠堤防保护安全,而这些堤防的防洪标准并不高,加之我国的一些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高,造成下游河床的淤积,更加重了洪涝危害3。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减免洪水灾害损失有两类措施:一类是工程性措施,即通过修建水库、闸坝、堤防、分蓄洪区等手段来减少洪水灾害损失;另一类是非工程性措施,即通过改变灾害的影响来达到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洪水预报工作就是最主要的非工程性措施之一4。洪水预报技术从经验性阶段走向近代科学阶段开始在20世纪30年代,经验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缺少数理根据,逻辑不够准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系统理论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洪水预报技术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便随之产生了流域降雨径流模型的概念5。英那河地处北方半湿润地区,具有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7、特点。英那河降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75。由于降水分布不均,该地区洪涝及干旱灾害很严重。因此研究该地区的洪水预报对该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及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半湿润地区的洪水预报工作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整理为word格式1 新安江模型简介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域水文模型Stanford模型,实现了计算机科学与经典水文学的结合6。之后流域水文模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发展至今,全世界已有数以百计的流域水文模型。主要包括由美国天气局V. T. Sitten提出的API模型、N. H. Crawford和R. K. Linsley提出的斯坦福模型以及R. J. C. Bernash等提出的萨克拉门托模型,日本国立防灾科学研究中心菅原正已教授提出的水箱模型,丹麦技术大学提出的NAM模型,以及原华东水利学院赵人俊教授提出的新安江模型7。这些概念性水文模型对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模拟。由于这些模型具有较好的结

      8、构形式和良好的模拟预报精度,因此在洪水实时预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20世纪70年代初,因中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开展洪水预报调度、保障防洪安全、提高发电效率之急需,以赵人俊为首的水文学家和工程师,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整合成体现“流域分单元、蒸散发分层次、产流分水源、汇流分阶段”的产流和汇流计算方法,并通过程序设计在计算机上得到实现,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精度及防洪发电调度效果,成为当时国内水利科学领域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至20世纪70年代,虽然在国外流域水文模型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在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流域水文模型却鲜为人知。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水文学术界面临两大重要任务:一是为即将在英国牛津召开的国际水文预报学术讨论会撰写论文;二是为世界气象组织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将在河海大学举办的国际洪水预报讲习班编写教材。这两大任务为中国水文学术走向世界无疑提供了重要机会。为了与国际接轨,很有必要将中国所取得的上述水文学术成就整合成一个流域水文模型而推向世界。通过对当时国际上给流域水文模型命名的情况分析,发现流域水文模型的命名无非是下列

      9、四种方式之一:一是以发明人命名模型,如Nash模型、Dooge模型等;二是以发明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命名模型,如Stanford模型、HEC模型等;三是以首先应用的流域或河流命名模型,如Sacramento模型等;四是以模型结构特征命名模型,如水箱(Tank)模型等。因此,当时赵人俊教授毅然选择上述第三种命名方式将模型命名为“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下称“新安江模型”),并通过1980年在牛津召开的国际水文预报学术讨论会推向世界。最初的新安江模型为两水源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到80年代初期,模型制作者将萨克拉门托模型与水箱模型中的用线性水库函数划分水源的概念引入新安江模型,提出了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在19841986年,又提出了新安江四水源模型地面径流、壤中流、快速地下径流和慢速地下径流。新安江模型愈来愈复杂,是为了提高模拟精度和提高参数的稳定性整理为word格式8。在壤中流较多的流域,把地表径流分成地面径流和壤中流两种水源分别进行模拟,将使汇流的非线性有所改善。应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模拟地下水丰富地区的日径流过程精度不够理想、月径流合格率较低,根据地下水丰富地区慢速地下水比重较大的特点,乃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中增加了慢速地下水结构,成为新安江四水源模型。在随后的实际应用中,新安江模型在理论和结构等方面得以完善和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适合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应用的降雨径流模型。在传统模型应用中,由于缺乏对物理量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和模型中间物理变量的验证,所有参数基本上都要由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过

      《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安江水文模型简介》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