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XX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97122952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2.5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服务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全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现予以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 2011年5月 北京 1概 述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入海河流众多,流域范围广阔,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记录的海洋生物22 629种,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海洋功能区、入海污染源及海洋环境灾害监测工

      2、作,推进了全海域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专项监测工作。2010年,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完成了全海域约9 800个监测站位的现场监测工作,共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50余万个。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但江河污染物入海量增加,溢油等突发事故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严重。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海洋环境灾害频发和海岸带生境破坏是影响我国海洋环境状况的突出问题。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但尚有4.8万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各项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1%以上。我国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90%监控区域的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正常发挥;局部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变化较大,生态服务功能受损。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

      3、区的娱乐用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基本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油气开发活动未对邻近海域海洋功能造成影响。受入海径流量增大的影响,2010年河流携带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入海量较上年明显增加。监测的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例为46%,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达标率均有所提高;但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较上年未见明显改善,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较差。全海域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 892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与2009年基本持平,但累计面积减少3 208平方公里,赤潮多发区主要集中在东海近岸海域。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重灾区主要分布在渤海滨海平原地区。2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2.1海水环境质量状况2010年,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水环境质量监测。各季节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夏季全海域海水中营养盐、酸碱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结果显示,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近岸局部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主要超标物

      4、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其中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劣四类水质区域面积分别为3 220、6 530、30 380和7 900平方公里,主要污染区域分布在黄海北部近岸、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其他季节,渤海和黄海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比夏季略有升高,东海和南海海水水质基本稳定。 20062010年夏季全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 海 区 年 度 第二类水质 海域面积 第三类水质 海域面积 第四类水质 海域面积 劣于第四类 水质海域面积 合 计 渤海 2006 8 190 7 370 1 750 2 770 20 080 2007 7 260 5 540 5 380 6 120 24 300 2008 7 560 5 600 5 140 3 070 21 370 2009 8 970 5 660 4 190 2 730 21 550 2010 15 740 8 670 5 100 3 220 32 730 黄海 2006 17 300 12 060 4 840 9 230 43 430 2007 9 150 12

      5、380 3 790 2 970 28 290 2008 11 630 6 720 2 760 2 550 23 660 2009 11 250 7 930 5 160 2 150 26 490 2010 15 620 8 100 6 660 6 530 36 910 东海 2006 20 860 23 110 8 380 14 660 67 010 2007 22 430 25 780 5 500 16 970 70 680 2008 34 140 9 630 6 930 15 910 66 610 2009 30 830 9 030 8 710 19 620 68 190 2010 32 760 11 130 9 260 30 380 83 530 南海 2006 4 670 9 600 2 470 1 710 18 450 2007 12 450 3 810 2 090 3 660 22 010 2008 12 150 6 890 2 590 3 730 25 360 2009 19 870 2 880 2 780 5 220 30 750 2010 6 310 8 290 2 0

      6、50 7 900 24 550 合计 2006 51 020 52 140 17 440 28 370 148 970 2007 51 290 47 510 16 760 29 720 145 280 2008 65 480 28 840 17 420 25 260 137 000 2009 70 920 25 500 20 840 29 720 146 980 2010 70 430 36 190 23 070 48 030 177 720 2.2 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2010年,在我国近岸海域的289个站位开展了沉积物质量监测,监测指标包括石油类、汞、镉、铅、砷、多氯联苯、硫化物和有机碳等。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1%以上,仅辽宁青堆子湾和常江澳、浙江杭州湾北岸、福建福宁湾等个别站位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3 近岸海洋生物质量状况 2010年,在我国近岸潮间带及浅海区的163个站位开展了生物质量监测,监测的生物品种为紫贻贝、菲律宾蛤仔和僧帽牡蛎等底栖双壳贝类,监测指标包括石油烃、

      7、六六六、总汞、镉和滴滴涕等。监测结果显示,六六六、总汞和滴滴涕等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分别为99%、95%和84%。受石油烃等的影响,12%监测站位的生物质量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主要分布在古黄河口、嵊泗、杭州湾、三门湾、台州杜桥和晋江围头湾内,表明其环境质量不能满足海域使用要求。2.4 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掌握我国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继续对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 2010年全国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生态监控区名称 生态监控区面积 (平方公里) 健康状况 河 口 双台子河口 3 000 亚健康 滦河口-北戴河 900 亚健康 黄河口 2 600 亚健康 长江口 13 668 亚健康 珠江口 3 980 亚健康 海 湾 锦州湾 650 不健康 渤海湾 3 000 亚健康 莱州湾 3 770 亚健康 杭州湾 5 000 不健康 乐清湾 4

      8、64 亚健康 闽东沿岸 5 063 亚健康 大亚湾 1 200 亚健康 滩涂湿地 苏北浅滩 15 400 亚健康 珊瑚礁 雷州半岛西南沿岸 1 150 亚健康 广西北海 120 健 康 海南东海岸 3 750 亚健康 西沙珊瑚礁 400 亚健康 红树林 广西北海 120 健 康 北仑河口 150 亚健康 海草床 广西北海 120 亚健康 海南东海岸 3 750 健 康 20062010年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个级别: 健 康: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亚健康: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不健康: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变化,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在短期内无法恢复。2.4.1 河口生态系统 河口为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区域,是许多重要海洋经济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栖息地。2010年,监测的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均呈亚健康状态,与2009年相比其健康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黄河口和珠江口水质较2009年略有好转,海水中无机氮含量有所下降,夏季长江口外海域中下层水体出现面积约2 330平方公里的低氧区。监测的其他河口生态系统水质

      《XXXX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由会员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