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辛弃疾简介著名宋代词人

12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6574313
  • 上传时间:2023-09-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辛弃疾简介,著名宋代词人_宋词赏析篇一:宋代词人及宋词宋代词人及宋词北宋前期宋代立国之初半个世纪,词并未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兴盛,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 四五十年间词作甚少,虽然像王禹、寇准、钱惟演、潘阆等人的词作也有较强的可读 性,当尚未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缺乏开拓性和独创性。直到11世纪上半叶柳永等人先 后登上词坛之后,宋词才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一、独辟蹊径:范仲淹 1、人物简介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祖籍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 (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世称“范文正公”。曾于仁宗康定元年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拓 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他是破除宋初浮靡词风的领军者,开宋初文学 新气象。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2、词作风格曾大力推动“庆历新政”和诗文革新运动。他以政治改革的立场上反对西昆体,要求 文章内容要反映实际利于教化,情感要激昂,语言要浅白。其词作多表现雄浑大气的风格 语言朴实而而不乏豪迈,意境远大又富有张

      2、力。3、作品赏析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本篇写词人守边生活的亲切体验和悲壮情怀。上阕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足了边地秋天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 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已经相类而情调迥异。下阕抒发兵将 同襟怀,边功未就,故里难归。将军的白发、士兵的眼泪体现出报过去门、壮志未酬的悲 愤。此篇词意境开阔,格调悲壮,以白描写实的手法描写边塞的景物,从侧面烘托了边境 士兵戎马生活的悲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人情与戍边相碰撞,彰显出词人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一种对人民普世的关怀跃然纸上,胸襟博大,气度不凡,悲壮激昂的 词人形象便得到了彰显。该词给宋代初期充满吟风弄月、男欢女爱的词坛吹了一股清劲的雄风,对以后的词风 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二、词的新变:柳永词至柳七,方开大河。柳永其作婉约柔美,又多直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因而动人。 柳永善于写长调,常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内心之感情。柳永词的出现, 使北宋的词风为之一变,

      3、 他在创作中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词的 优良传统, 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 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 还发展了慢词的体制,对 后来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柳永也像古代众书生一样希望通过考取功名,飞黄腾达,但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多 次科举都未能中第。最终只能自嘲“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来,他由追求功名转 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柳永词在民间流传很广,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1、艺术特色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 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 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 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 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

      4、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 情调。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 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 “你”、 “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 死”、 “消得”等,柳永词都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 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当时“凡 有井水饮处,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与柳词语言的通俗化不无关系。2、作品赏析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赏析:这首词,作者回忆了往昔的欢聚之景,由此来抒写相思之愁。文笔细腻。在词中,作者用了婉约词中惯用的思妇形象,以长调的形式,将主人公思绪写得生动 而又曼妙,该词善于铺陈

      5、,像一幅画卷一样展开。“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 作者从追忆开始叙述,直接写她与情人的初次相会。这是一次大胆的行为,直接却给女主 人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一心认定“便只合,长相聚”。但事与愿违,初欢即又是永 久的分离。乱花狂絮,好时光已经不再,只有寂寞,不知道该对谁说,也只有深深地埋藏 自己内心深处。于是整个下片转入抒写自身懊悔的情绪。 “算前言,总轻负”,从这可 以看出,女方一直在责怪自己,是由于她的言而无信,轻易地辜负了他的情意。再讲“早知恁地难拚, 悔不当时留住。”感情总是难以割舍。女主人公又开始想起了男方的好一一他不仅举措风 流可爱,而且还品貌端正,远非一般浮滑轻薄之徒可比,实是难得的人物。最后“一日不 思量,也攒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妇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状态。女主人公日日 攒眉,只怨自己错过了一段良缘,但又能如何,如今也只能懊恼了。三、诗词一体,以诗为词:苏轼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 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

      6、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1、苏词革新在理论上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 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苏轼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 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渗透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达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 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将传统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 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向诗一样可以充分表达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开启了 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2、作品赏析苏轼一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赏析:读苏轼的词,你会觉得他是个圣人,看苏轼的人,你会觉得,他只是个普通的男人 夜,居然是那么的寂静。也许是在

      7、凭栏远眺,也许是在低头浅酌,但苏轼说,他这是在梦 里。苏轼的梦很长,但也很短。十年,是他遭受政治迫害,谪居密州的十年;十年,是他 和妻子王弗挽手而笑,海誓山盟的十年。如今,他和妻子已经是阴阳相隔无法相见,他仍 会有另外一个十年,却再没有那个十年了。“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苏轼也 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才努力让自己不要想起王弗,但,这可能吗?已故的妻子埋在家乡的 土地里,他却离乡别井在他方,这正是“死者凄凉,生者心伤”。人们常说“世界上最痛 苦的爱情,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确不知道我爱你”。万里别乡愁肠断,纵使妻子死而复 生再还人间,看到这个风霜满面鬓发如霜的“陌生人”,应该也认不出那是曾今意气风发 “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的苏轼吧。那一年,苏轼还家正好看到娇妻在房内梳妆打扮,官场如意,又妻美如玉。本该开怀 大笑却为何相顾无言泪千行?苏轼也许会说:梦中迷离,思尽词穷,不知所言。但我会说 苏轼本希望能在梦中重现昔日的美好,但无奈往昔实在太美好了,与失落的现实格格不 入,一看便知是梦,又如何能欢喜起来?最后,我想苏轼仍会捧起那一杯和着泪水的酒,一饮而尽。虽然,苏轼后来另觅新

      8、欢,但谁能说,他不爱她吗?北宋中后期 时间:11世纪下半叶,主要是神宗、哲宗、徽宗三朝(1069 1125)总 概: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情调并存的繁荣期,也是名家辈出的创造期。特点:北宋中后期是词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时期,整体上呈现出两种创作倾向和两大 创作群体。一种是沿循传统的婉约词风,在词艺上更追高格,被称为大晟词人群,以周邦 彦为主帅;一种是变革传统而为豪放,在词境上另辟蹊径,被称为苏门词人群,以黄庭坚 晁补之为代表。虽然分为两大流,但此时期的词风细微处确是“各尽其才力,自成一家” 使后期南宋词,沿革这两个方向分别发展。一、雅俗并存:黄庭坚:1、人物简介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 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称号:一祖 三宗、苏黄、宋代四大家(书法)、秦黄。2、风格特色:雅俗并存、兼学苏柳。3、写作手法:黄庭坚以诗名世,他的词在北宋词坛也有一定的地位。黄庭坚词有双重的创作倾向和 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他学习柳词铺叙展衍的行文方式和直率俚俗的语言,直抒胸臆,多以 俚俗之语写侧艳之情,摆脱“花间”以

      9、来的比兴寄托、蕴藉婉曲,如沁园春。黄庭坚 是苏门学士,苏轼革新词风对他的影响极大。他继承了苏轼的“以诗为词”,并沿着苏轼 开拓的方向发展。他也把词视为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认为词与诗同样是表达“意中事” 的言志文学,黄庭坚经常在词中凸显他刚直倔强的个性与旷达脱俗的人格境界。他词雅俗 并陈的创作倾向、刚柔兼济的风格,使得历代词评家的意见多有歧异。但值得肯定的是, 山谷词在苏轼、辛弃疾之间起着不可忽略的过渡作用。4、作品赏析鹧鸪天黄庭坚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ju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 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词评: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 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二、隐逸之词:晁补之:1、人物简介晁补之(1053 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 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2、风格特色于隐逸中吟咏情性3、写作手法晁补之创作的词“神姿高秀,与轼实可肩随”,他把词作为言志遣怀的一种文学样式 内容上尽可能抒写与社会生活广泛联系的胸襟怀抱和经历遭遇,词风上多豪放雄健之作, 境界较开阔,意脉较流畅,无论笔力、气象都接近苏轼,如摸鱼儿 东皋寓居。当然 晁补之词并非苏词的翻版,它的豪放与苏词的轶尘绝迹、超然象外自是不同,有一股傲兀 跌宕之气,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以隐逸、迁谪为题材的词,其中抒发贬谪退隐后的复杂心 境。4、作品赏析摸鱼儿东皋寓居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 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 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辛弃疾简介著名宋代词人》由会员pu****.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简介著名宋代词人》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