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思考纳雍县弱势群体调查引言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弱势群体是社会 发展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加快推进,有效突破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群众收 入大幅度提升,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群体的地位。然而,伴随着 经济转轨和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农村弱势群体 问题更加突出,弱势程度不断加深。这严重影响农村改革、发展与稳 定,严重影响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进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研究和制定对农村弱势群体扶持政策 扶助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课题。1纳雍县弱势群体现状11纳雍县弱势群体结构及总量。纳雍县弱势群体主要包括: 全县贫困人口、城市中无固定收入人口、残疾人、失业下岗职工、待 岗人员、在校贫困大中专学生。据统计局统计,纳雍县社会弱势群体 35万人左右,占全县总人口 96.04万人的40%,其中家庭人均纯收入 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 26万人、各类残疾人5.7万人,按民政部门 调查统计家庭年均纯收
2、入17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 67935人,城市居 民收入低于4200元的2080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和15岁以下人口 约28万左右。12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状况。在贫困山区,弱势群体规模较大, 他们生活困难,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歧视、排挤、冷落和欺凌。而在弱 势群体中,五保老人、孤儿、贫困残疾人则是弱势群体中的特别弱势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其中五保老人、孤儿数量不大,这一 特别弱势的群体以残疾人居多。据县残联提供数据:全县残疾人总数 约为5. 7万人,占总人口的6%,其中登记办证的1.3万人,占残疾 人总数22.8%。大多数残疾人生存条件较差、生活困难。据对百兴镇 董家寨村和勺窝乡鱼塘坎村的51户60名残疾人进行调查。一是残疾 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调查的51户中,有固定电话的家庭仅占 调查户数的3.9%,有移动通讯工具的家庭占25.7%;有电视机的家庭 占29.4%,有电冰箱的家庭占3.9%,有洗衣机的家庭占17.6%;大部 分残疾人住房简陋、年久失修,家具陈旧破烂,有的连最基本的生活 用具都缺乏。二是残疾人文化结构偏低,生存和发展能力较弱。在调 查的60名残疾人中,文盲37人,
3、占61.7%;小学15人,占25.0%; 初中8人,占13.3%。60名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22人,占36.7%, 其中2人生活不能自理,占3.3%。如果我们把每天从事1小时以上 并能获得收入的社会劳动称为“工作”在调查的60人中,有工作的 有21人,占调查对象的35.0%,占能劳动的残疾人的58%。三是社会 保障难以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在调查的60名残疾人中,领取最低生 活保障金的27人,占调查对象的4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的57人,占9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39人,占65%。从全县总体 来看,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仅2420人,占登记办证残疾人1.3 万人的15.6%,占全县残疾人总数5.7万人的4.2%。在调查对象中, 86.3%的残疾人家庭需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33.3%的家庭需要教育救 助,23.5%的家庭需要康复救助。2对弱势群体救助采取的措施2.1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大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近年 来,纳雍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首务,认真抢抓机遇,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突出抓好 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化扶贫和生产技
4、能培训等项目建设,扶贫 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和省投入 我县扶贫资金17151万元,扶持贫困农户5.5万余户20多万人,实 现3.5万人脱贫。2.2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落实五保供养,推进医疗救助。 自全县实施低保制度、落实五保供养、推进医疗救助以来,截止2013 年4月全县弱势群体纳入农村低保的有28211户67935人,发放低保 金5339.75万元,纳入城市低保的1492户2080人,发放低保金406.53 万元,纳入五保供养的1959户2155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48.73万 元,为109509人贫困人员缴纳参合金547.54万元,救助城乡患病困 难群众130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21.21万元;对60年代精简退 职人员实施生活救助242人,救助30.48万元;同时在县城及25个 乡镇设立了临时救助站,救助困难群众447人10.36万元。2.3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改善弱势群体居住条件。纳雍 县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科学发展理念有效推进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仅2012年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467户,投入资 金15201.
5、2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入资金12014.42万元,县匹配 资金2868.10万元,户均8703元。通过工程实施,弱势群体居住条 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加上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弱势群体生产、 生活环境逐渐改观。2.4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救助,为弱势群体提供均衡教育机会, 提高社会生存能力。-是通过建立纳雍县特校对残疾学生开展特殊教 育,目前该校有在校生171人;二是对贫困大学生提供包括学费、住 宿费的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三是对家庭困难寄宿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四是通过共青团、妇联、基金会、慈善会及爱心人士等救助贫困 家庭学生等多种形式,为弱势群体提供接受教育平台和机会,使他们 与强势群体享受到均衡的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向强 势群体转变。2.5建立健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初步解决了弱势群体医疗难问 题。通过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 大病救助,初步解决了弱势群体看病难和因病致贫问题。2.6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救助。司法部门成立的法律援助中心, 劳动部门成立的农民工维权中心,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很好的法律援 助,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3弱势群体救助存在问题31
6、对弱势群体救助工作认识不够,重视不力。弱势群体救助工 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事关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 利益,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有效 载体,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有些单位和部门扶持救弱势群体认识不足, 认为扶持救助工作是民政、扶贫等部门的事情,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责 任感。3.2几个认识误区。一是“凡残疾人均属于弱势群体,都需要救 助”的误区。二是“农民工都属于弱势群体,都需要救助”的误区。 三是弱势群体是相对强势群体而言,没有明显的界限,不能把他们严 格区分开来对待。四是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持证问题,诸如残疾证、下 岗证等,在进行分类救助时,不能仅根据是否持证来作为决定是否救 助的依据。33弱势群体救助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 化体系不健全。救助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 复杂的的系统工程,就其内容来说,至少包含了生活、医疗、住房、 教育、就业等五方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主要领域,因此必须面 向全
7、社会,统筹城乡,整体推进。而目前各有关部门缺乏必要的统一 和协调,往往都是各自操作,互不沟通,造成了救助措施不到位,救 助标准不一致,致使弱势群体救助不能落实到位,有的困难家庭只享 受了生活救助而无法同时享受医疗和就业救助,有的不十分困难的家 庭出现了重复慰问和救助。一些救助制度不完善,甚至无制度,该不 该救助,领导或经办人说了算,导致救助不公,严重影响干部与群众、 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群众性社会捐助、社会互助的宣传、 鼓励不够,组织开展活动较少、方式单一,缺乏浓厚的关注慈善、奉 献爱心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参与救助人数不多,造成社会捐赠和互 助的资金总量偏少。4关于对贫困山区弱势群体救助的思考和建议4.1关注弱势群体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关注弱势群体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经过30年的经济增长,综合国力增强, 已经具备了加强对弱势群体支持的条件。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是党和 政府的一贯政策,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与生活。 在目前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显得尤其 重要。贫困山区经济落后,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支持不能一蹴而就, 应根据各地经
8、济发展水平,优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基本的 衣、食、住需求,其次保障其就业需求、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 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4.2关注弱势群体应围绕“关心、支持、自助、增权”来进行。所谓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只有高度关心弱势群体, 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和谐、不断进步,不断 公正、公平。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 听弱势群体的呼声,了解其需求,尊重其选择。所谓支持,就是建立 健全相关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所谓自助, 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 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因只能 通过内因起作用”外部支持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 位的能力。所谓增权,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 会权利,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尤其是保障其 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43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要对弱势群体实施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
9、基本内容的各项救助,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 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我 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抓紧制订完 善各项救助制度,力争做到救助制度不留死角,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 得到应有的社会救助,并在实施中分清主次,相互衔接,整体提高社 会救助水平。4.4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管理机构和组织网络。加强社 会救助工作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 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动员全社 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 逐步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尽责、社会参与、乡镇实施”的社会救助 管理服务网络。具体来讲:一是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县、乡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救助工作。二是建立 健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快以乡镇为主要平台的社会救 助工作网络建设。三是明确牵头部门,由民政部门负责搞好社会救助 政策的落实、信息沟通、社会捐赠管理。四是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 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共同推进政府救济和社会帮困工作。4.5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弱 势群体有诸如身体上的缺陷、能力上的竞争力弱等困难,即使是社会 能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其中的一部分人在实际的竞争中也会处于不 利的地位,如果没有国家或政府对他们的照顾,他们很难走出“弱势” 状态。必须通过国家或政府来对他们提供特殊照顾,这种照顾主要是 通过社会的再分配来进行的,具体地说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 制度。其一,通过国家行为,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以对弱势群体给予帮助,实施社会保障。其二,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 用,建立健全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政府主导机制。通过就业促进政策, 积极推动弱势人员的就业或“再就业”,从而使他们获得自尊、自立、 自强,实现自我价值。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适宜弱势群体的产业集群。一 是要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 间合理流动,实现城乡联动和协调发展,并使农村劳动力享有均 等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
《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思考》由会员博****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思考》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