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革命 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1 、时代背景2、主要理论与流派 3、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霍华德( 1850 1928)古斯塔夫 ?埃菲尔( 1832 1923) 4 、主要建筑雄师凯旋门、伦敦水晶宫、 埃菲尔铁塔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新材料和新技术 初期生铁结构 钢铁框架结构1640 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继 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 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 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 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 之间的矛盾 , 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 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 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
2、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 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正是应 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 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 建筑 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 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 化。这其中尤其以钢铁、 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新材料和新技术 施工从 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 5月 1日结束, 总共花了不到 9 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 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 件。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 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 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 随着铸铁业的兴起, 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 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 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一一 桑德兰桥,全长达 236 英尺( 72 米)。 在房屋建筑上,铁最初应用 于屋顶,如 1786 年巴黎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设计人: Vi
3、ctor Louis )以及 1801 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的萨尔福特棉纺厂 (设 计人: Watt and Boulton )的七层生产车间,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 工字形的断面。 另外,为了采光的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 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 廊(1829-1831,P.Fontaine )、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 建筑物一一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Rouhault),而最著名的则是 1851 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 。 初期生铁结构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 墅 伦敦铁桥峡 建于 1779 年的英国大铁桥是一个拱形结构,跨度一 百英尺,高 52 英尺,宽 18 英尺,全部用铁浇铸, 有好几百吨重 . 钢 铁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主要特点: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外墙不再担负承重的使命,从而 使外墙立面得到了解放。代表作:法国: 1858-1868 年建造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是初期生铁框 架形式的代表。英国: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米兰埃 曼尔美术馆、利物浦议院、耶鲁大学法尔南厅等。美国: 1850-188
4、0 年间“生铁时代”建造的大量商店、仓库和政府大 厦。特点:这种生铁结构的建筑, 在立面上以生铁梁柱纤细的比例代替了 古典建筑沉重稳定的印象,但还未完全摆脱古典形式的羁绊。 在新结构技术的条件下,建筑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突破, 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 保险公司大厦( 1883-1885), 共十层,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 例。 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 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 伦敦老火车站 米 兰埃曼尔美术馆 米兰埃曼尔美术馆 米兰埃曼尔美术馆 利物浦议 院 耶鲁大学法尔南厅 芝加哥 家庭保险公司大厦 2 、主要理论与流 派 城市规划理论: 产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带形城市”(li near city)“田园城市”理论( garden city ) 建筑流派: 古典复兴( CLASSICAL REVIVAL) 折衷主义( ECLECTICISM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产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 城市人口高速度增加。1851年,英国居住在各大城市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5% 。 美国在17901890年的100年中,城镇数目由
5、24个激增至1348个,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 5.1 %上升到 35.1% 。 世界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由 1800年的 3%上升到 1900年的 13.6% 。 产业革 命后的城市化 西班牙工程师 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带形城市” 的规划原则 :以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 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 , 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 ?这样的带形城 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 组成城市的网络, 不仅使城市居民便于 接触自然,也能把文明设施带到乡村。 城市发展可以沿交通干线 (纵 向)不断延伸。 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 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 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 化。 带形城市理论影响深远,同其他布局结构形式结合应用,取长 补短。几十年来, 世界各国不少城市汲取带形城市的优点,在城市规 划中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带形城市” (li near city)现有城市 现有城市 “田园城市”理
6、论( garden city ) 在 19 世 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 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 所有的土地归全 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 在土地上进行建设、 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 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 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 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 城 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 创性的见解,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 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 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 年代 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 的思想。 建筑流派:古典复兴( CLASSICALREVIVAL)折衷主义( ECLECTICIS)M浪漫主义( ROMANTICIS)M古典复兴建筑 1 、古典复兴建筑: 十八世纪 60 年代
7、到十九世纪流 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 新古典主义建筑 。 2 、兴起原因: (1)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 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 门和记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2)当时的考古学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古希腊、 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 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3、采用古典 复兴建筑风格的建筑类型: 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 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 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 建筑流派: 4 、概况 ? (1)法 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法 国大革命前的巴黎万神庙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的雄师凯旋 门、马德兰教堂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 ( 2)英国、德国: 以希腊复兴建筑形式为主, 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学、 伦敦的不列颠博 物馆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 ,申克 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阿尔塔斯博物馆也都是复兴希腊建筑形式 的;? (3)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型为“殖 民时期风格
8、”。独立以后,美国资产阶级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 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美国国 会大厦(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 。希腊建筑 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较流行, 华盛顿的林肯纪 念堂即为一例。 巴黎万神庙 巴黎雄师凯旋门 伦敦不列颠博物 馆 ? ? ? 柏林宫廷剧院 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折衷主义建筑: 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 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 的一种建筑风格。 特点: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 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 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兴起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 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 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 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 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 罗马、拜占廷、 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 然杂陈的局面。 折衷主义建筑 流行地域 :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 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 。 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 评价:总的 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 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 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代表作: 巴黎歌剧院, 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 剧院立面仿意大利 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 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 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 大影响; ?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 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 制; ? 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 廷建筑的风格, 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 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巴黎歌剧院 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巴黎歌剧院及其内部 巴黎圣心教堂 美国国 会大厦 巴黎万神庙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由会员枫**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