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方案进度表青岛版教学方案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 ,提高课堂效率。下文是查字典数学网整理的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方案进度表 ,仅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感受抽样的必要。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 ,并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 ,解决有关现实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4.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 ,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难点:获取数据时 ,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应用意识的培养 ,设计方案。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学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提问:上节课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 ,设计了一个统计活动 ,请同学们回忆他经历了哪些过程?教师活动:通过提问 ,帮助同学们回忆简单的统计过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回忆过程 ,全班交流后汇总。(学生可能不是很全面的总结出来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事一个统计活动要经历的过程:(1)明确调查问题
2、;(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实施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作出决策。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 ,板书课题二、 引导自学 理解概念1、学生活动:自学课本160页的内容 ,了解总体 ,个体的概念。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 ,叫做普查.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举例理解: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 ,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调查目的: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 ,而不是指人.课件出示: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引导出抽样调查2、学生活动:自学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局部个体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普查的应用与局限性 ,从而引出抽样调查 ,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学生自己体会两种调查方式的区别 ,加强学生概念的理解 ,有利于下一环节的自主
3、研究。3、自学检查:调查方式的选择(个人独立完成后 ,派代表进行总结答复.)以下调查中 ,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 ,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普查)(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抽样调查)(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抽样调查)(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普查)(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抽样调查)(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抽样调查)4、结合以上实例 ,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优点 普查 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 ,调查的结果准确.抽样调查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 ,工作量较小 ,便于进行.缺点 普查 工作量大 ,难度大 ,而且有些调查不宜使用普查. 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5、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较方便 ,没有破坏性等等 ,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 ,普查的工
4、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 ,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时 ,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活动目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讨论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6、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很好 ,下面的学习 ,同学们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学习吗?教师活动:提问: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学生活动:先进行小组交流后再给出以下问题.课件展示: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 ,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图:(课件出示课本图6-5)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 ,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图:(课件出示课本图6-6)问题:比拟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异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 ,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课件出示课本表格)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析后答复)(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 ,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
5、3次左右 ,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全班交流:小组内讨论完后 ,学生可以在全班内交流。小明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颖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小华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 ,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4)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的?在生活中 ,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 ,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局部组成时 ,我们应注意抽出的样本就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每个局部都应抽取到 ,而且应注意各局部的比例.广泛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三、课堂小结:1、根本概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2、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 ,各有什么优缺点?3、 谈自己这节课学习方法上的收获与感想。四、课堂作业:习题6.2 4、5板书设计普查与抽样调查1.根本概念:(1)调查、普查、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2.普查、抽样调查的优缺点3.抽样时: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样本的大小.教学反思: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
6、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自学的根底上理解概念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重难点的突破上 ,让学生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和归纳的过程中 ,对问题的把握不够全面 ,还有局部学生的主观性较强 ,无视了理性的判断 ,也影响到突破。在今后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合理给出客观的结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现在是不是感觉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方案进度表很关键呢?欢送大家阅读与选择! /
《八年级上册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计划进度表(青岛版)》由会员hs****ma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数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计划进度表(青岛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