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寡人之于国也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后人所加,用的是文章开头的几个字,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孟子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思家孟轲的言行,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是韩非所说的“争于气力”的时代。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但是,诸侯长期对外征战,对内暴政,又造成了兵员严重缺乏。劳力不足,是当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所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魏国曾是强国,但梁惠王统治期间,在与齐国的争夺中,连遭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
2、,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向他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治国设计。本文仅记述了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针对本文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的学习方法。第一、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讲求逻辑性,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说服人,读议论文就是要读出它内在的逻辑。本文的难点在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要认真探讨它与课文的中心议题有什么内在的关系。第二、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文言这种语体,我们比较生疏,因此必须字字句句认真推敲。对课后的练习题和本书“训练提高”中的习题,也要一丝不苟地完成,严防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课文解读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用尽了心思啦。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 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
3、对自己的谦称。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如果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如果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亦然:也是这样。)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考察邻国施政,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没有再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无如:没有像。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这是课文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议题:民怎样才能加多?古代以土地宽广,人口众多作为国家强大的标志,因此,梁惠王迫切希望“民加多”,国力强盛,称霸诸侯,但国内多灾荒,于是他用尽心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但是仍然“民不加多”;而邻国没有这么劳神耗力,却也“民
4、不加少”。对此,梁惠王大惑不解,于是向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填:拟声词,模拟鼓声。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故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凭着自己只逃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逃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以:凭着,借口。笑:耻笑,讥笑。)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直:只是、不过。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曰:“王如知此,则无
5、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无:通“毋”,不要。)这是课文第二部分,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孟子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为什么说梁惠王的“用心”与邻国的“不用心”,就好比“五十步笑百步”呢?原来梁惠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只是“治标”的做法,不是“治本”的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梁惠王的治政与邻国的治政就如同“五十步笑百步”一样,只有数量上的、形式上的区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孟子仅用一个比喻就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从驳辩的角度看,孟子的技巧也是很高明的。孟子先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和喜爱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不仅使对方感兴趣,而且使对方容易接受。然后举出“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进而反问对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便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观点,两种情况只有数量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就“逃跑”这一点来说,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样,梁惠王就在无意之中接受了孟子的观点:观察问题不能只看形
6、式,要看本质。至此,孟子设喻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突然转入正题:“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大王你如果真的懂得了这个道理,即看问题不能只看形式而要看本质,那么也该明白,你的治政与邻国的治政也同样只有形式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也就不要指望“民之加多”,百姓会纷纷前来归顺于你了。言下之意是,你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治国的策略。梁惠王听到这里,当然会若有所悟,但也很自然地会生出下面的问题:既然你孟子说我治国只是“治标”的做法,不是“治本”的做法,那么怎样才算是“治本”呢?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从正面提出治国的根本大计在于实行王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谷:粮食的统称。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密。罟,g,网。洿,w,深。鳖:bi,甲鱼或团鱼。斤:与斧相似,比
7、斧小而刃横。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粮食和鱼鳖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一个层次,孟子正面阐释了他的“王道之始”,也就是“王道”的最低纲领:“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实现这个纲领的条件是: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具体的措施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现在一亩二分多。树:种植。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豚:tn,小猪。彘:zh,猪。畜:x,畜养,饲养。无:通“毋”
8、,不要。)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夺:失,违背。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戶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戶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n。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黎民:百姓。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未有之。之,
9、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个层次,从正面阐述“王道之成”的主张,也就是“王道”的最高纲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对这个最高目标,孟子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孟子先从物质的角度,紧承上文,继续提出发展生产的措施和目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大大提高。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只有奴隶主贵族方可“衣帛”、“食肉”,一般的平民百姓与之无缘,而孟子却提出不仅要使黎民不饥不寒,而且要让民之“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那是一个很高的理想。接着孟子进一步从精神的角度提出要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强调要倡导敬老尊贤的社会风气。孟子认为,只要按这样的理想治国,“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一定可以使百姓归顺,天下一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检:检点,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饿莩:饿死的人。莩,pio,同“殍”,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岁、年成。)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如果不再归罪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罪:归咎,归罪。斯:则、那么。)这是谈话的结尾,很重要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壹****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必修3》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