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验光流程解析作者:张晟 2002年9月7日1、 裸眼视力:我们在验光时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标准检查距离为5m。视力表的1.0视标应与被检眼同高,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要注意防止受检者眯眼和用另眼偷看。先由大视标开始,要在3秒内说出缺口方向,不能辨左右者可用手指指示方向。将所看最小视标两旁的数字记下即为该眼的远视力。如看到1.0行记1.0,只看到0.1行大视标记0.1。低于0.5者,该行所有视标都要辨认正确,低于1.0者每行可错认一个视标,高于1.0者可错认两个视标。戴镜者要先查裸眼视力,再查戴镜视力。如看不到0.1行,则令受检者向视标移动,直至能辨认开口方向为止。此时其视力的计算方法为:V=X/50 (V为视力值,X为距离视力表的实际距离)2、 测瞳距:在进行每一步验光时都要先解释“为什么”先说明瞳距测量的原因和重要性:(做眼镜时,光学中心要和瞳孔中心对准,不会产生棱镜效果,戴起来更舒服,度数才不容易加深)3、 利眼测试:说明用意和测量方法:(刚才你看到亮点的眼是利眼,另一眼是辅助眼,就象我们的左右手一样,习惯用右手)“利眼测试”是为后面的“双眼平衡”一步做准备。如双眼不能平衡
2、,则考虑“利眼”,如双眼可以平衡则不考虑“利眼”。且“利眼”测试并不准确,在几次测试中结果并不一致,所以该方法仅供参考。4、 雾视:如可以辨认0.1行视标的开口方向,则先让他戴上“+3.00D”眼镜,可放松眼睛,或验光室较忙时,也可以这样,并加以解说:现在先让你戴上一个“+”度数的眼镜,视野会更模糊,这主要是要让你先放松眼睛,待会验光时会更准确;如不能辨认0.1行视标的开口方向,则直接以0.25D为单位加度数,直至其可以辨认0.1行视标的开口方向为止。为什么“雾视”可放松眼睛?因为“雾视”可造成人为近视状态,当近视状态时看远是不需要调节的。如图1,为近视状态,图2,为调节后的近视状态,其焦点比未调节时更远离视网膜,所以未经矫正的近视状态,完全放松调节时视物最清晰。图1 图25、 放射线视标:眼睛在不使用调节时,进入眼睛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点像,而是成前后两条互相垂直的焦线,这就是规则散光的定义。具体表现如图3:图3 斯特罗姆光锥图以上图为例,当视网膜位于焦线“ba”之后时,屈光状态为复性近视散光,由于强主经线位于垂直方向(即聚焦于焦线“cd”),所以此时散光的轴向为180
3、。又因为焦线“ba”距离视网膜最近,所以此时视点状视标均变为小竖线,此时所看到的“十字”视标可理解为无数个点状视标组成,即变为如图41所示,如视网膜位于焦线“cd”之前时,屈光状态为复性远视散光,轴向为90。焦线“cd” 距离视网膜最近,所以此时视点状视标均变为小衡线,此时所看到的“十字”视标即变为如图42所示:图4:以上既是轴向180/90时为什么会感觉竖线/横线清晰的原因。斜向轴向亦为同理。放射线视标的计算方法为:轴向所见清晰线条对应的时钟方向30例如:所见放射线视标中2点所对应的线条最清晰,则散光轴向为:230606、红绿测试:(看里面的小圆圈,会更圆,更清楚)这主要利用红绿波长不同,即眼的屈光系统对红光和绿光的折射能力也不同,红色光比绿色光波长更长,在近视未矫正状态下,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后聚焦的红光离视网膜更近,所以红色看起来会比绿色清楚,如图5;在近视过矫时,先聚焦的绿光离视网膜更近,所以绿色会更清楚,如图6: 图5 图6 据此即可正确的判断出屈光不正眼的矫正状态。7、 交叉柱镜:交叉柱镜是把两个度数相等、正负符号相反的圆柱镜的轴向互相垂直地重叠在一起。常用者为0.25D
4、C和0.5DC。如把交叉柱镜放在正视眼前,让一束光通过产生两组焦线,一组在视网膜之前,一组在视网膜之后,成为人工的混合散光;散光光锥的最小弥散圆落在视网膜上,视力轻度变模糊。当捻转交叉柱镜的镜柄时,视网膜像保持相同的模糊。当散光眼得到正确的矫正后,如用交叉柱镜试验时,也和正视眼的表现一样。如果散光眼的矫正不足,或者矫正过度时,则交叉柱镜的一种放法可使其视力提高,另一种放法可使其视力降低。根据视力的好坏,调整试镜架上镜片的轴位和度数,以求得最佳的矫正镜片。此即为交叉柱镜矫正散光的基本原理。矫正轴位:假设初步验光结果的散光度为1.00DCX90,病眼的实际轴在75,将交叉柱镜置于被检眼前,将交叉柱镜的“”和“”两个符号等距置于90轴位的两边,先将“”轴位置于45,而“”轴位置于135时称第一位置;将“”轴位置于135而“”轴位置于45时称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时交叉柱镜镜度可记为:DS0.25/DC-0.50AX45;第二位置时交叉柱镜镜度可记为:DS+0.25/DC-0.50AX135。比较之下,第一位置时镜度更接近实际轴位,所以此时病眼处于较为清晰状态,可将轴向由90转向80。此时第一位置
5、的交叉柱镜镜度记为:DS+0.25/DC-0.50AX35;第二位置镜度为:DS+0.25/DC-0.50AX125。此时仍是第一位置时更清晰,将轴向再由80转向70。此时第一位置的交叉柱镜镜度记为:DS+0.25/DC-0.50AX25;第二位置镜度为:DS+0.25/DC-0.50AX115。此时第二位置更清晰,将轴向再由70转向75,这时检测轴向与实际轴向重合,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清晰度相等。矫正散光镜度:在矫正散光度之前,必须先确定轴位,因为不正确的轴位可以影响散光的度数,但不正确的散光度对散光轴位的确定影响不大。例:初试结果,在垂直子午线仍有-0.25DC的近视散光未得到矫正。为了使患者产生轻微的调节作用,把弥散圆聚焦在视网膜上,在试验前先在试镜片前方加上-0.5DS的球面镜,如图7(c), (+0.25DS/+0.25DCX90)。然后以交叉柱镜的正号放在90处为第一位置,则眼的屈光状态如图7(e),此时眼的两子午线上的屈光差为0.75DCX90,即有+0.75DC剩余散光。然后捻转交叉柱镜,以图7(f)作为第二位置,则眼的屈光力量变为图7(g),即成为+0.25DS/+0.
6、25DCX180,其剩余散光只有0.25DC。由于第二位置的散光度数较轻,视网膜上成像比较清楚,所以患者说第二位置的镜片比第一位置者好。这就启示我们要在第二位置的负柱镜处(即在180的轴位)增加负柱镜。在增加了0.25DCX180的镜片之后,再用交叉柱镜反复试验,感觉不到两种方法有何区别,表示散光度已被矫正。8、 红绿视标的再理解:如前所述,我们已经了解了红绿视标检测患眼屈光不正矫正状态的原理;又了解了交叉柱镜矫正散光的原理。在标准验光流程中,两次“红绿视标”的标准不一(第一次:绿色稍清楚或红绿等清晰;第二次:红色稍清楚或红绿等清晰。),目的也不一。所以现在我们即用以上所讲过的原理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次:红绿等清晰状态不必过多解释,这时可将最小弥散圆移至视网膜上,以便进行交叉柱镜的检查;绿色稍清楚即处于近视过矫状态或远视欠矫状态,最小弥散圆位于视网膜之后,为什么如此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用交叉柱镜矫正散光时,在眼前所加的交叉柱镜球柱镜表示法可记为:DS0.25/DC-0.50AX轴向,即在眼前加上一个0.25D球镜和一个-0.50D柱镜,如果此时被检眼的球镜完全矫正,在加上交叉柱镜后被检
7、眼会处于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状态。如在此之前“红绿视标”检测处于绿色稍清楚的状态,即可中和以上现象,即使最小弥散圆仍处于视网膜上。第二次:红绿等清晰状态可保证被检眼处于完全矫正状态,以便进行下一步“单眼最高视力”的检测。红色稍清楚即处于近视欠矫状态或远视过矫状态,此时进行“单眼最高视力”的检测,在增加-0.25D球镜时被检眼视力会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样更有利于指导验光人员操作的准确性。9、 单眼最高视力测试原则:近视状态,取单眼最高视力最低度数;远视状态,取单眼最高视力最高度数。例如:OD -/+2.50D(1.2)、-/+2.75D(1.2),如该眼为近视状态,根据测试原则应取-2.50D;如该眼为远视状态应取+2.75D。在近视状态时,当我们为顾客的被检眼加上-0.25D时,顾客往往反映清晰了一些,但实际视力水平并未提高,改种情况属于顾客的错觉,根据原则应保持原先度数,避免过矫。例如:OD 2.50D(1.0),再加上-0.25D后顾客反映清晰一些,但视力仍保持1.0,并无明显提升,此时应给予-2.50D,而不是-2.75D。如被检眼最高视力未达0.8,需进行进一步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
8、“低视力”。检测方法如下:在已完全矫正的被检眼前(主观认为已完全矫正)加上“针孔片”(针孔分为直径1.0mm和0.5mm),如被检眼确实已完全矫正,则视力无明显提高,即可初步诊断为“低视力”;如被检眼确实未完全矫正(包括球镜和柱镜),则视力可明显提高,即表示被检眼的屈光不正仍存在欠矫或过矫的情况。10、 双眼视力平衡:检测标准:即尽量保持双眼视力平衡,如双眼视力无法平衡时,以利眼视力稍好为准。在调整度数时应遵循“只减不加”的规律。因为此时双眼均处于最高视力状态,如再加度数就会造成过矫。例如:OD-2.50D/OS-3.00D,经测试左眼视力比右眼更好,应将左眼度数降低为-2.75D,而不是应将右眼度数增加为-2.75D。现行的“专业标准验光法”规定了两种检测“双眼视力平衡”的方法,即:“偏光片法”和“棱镜分离法”。两种方法的具体使用以后再作介绍。11、 第二次雾视(确定应用度数):该步骤原理与“雾视”原理一致,所不同的是双眼共同减1.00D,然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询问顾客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还有用眼要求。一般各种职业对视力的要求如下:近距离工作者(如电脑工作):单眼视力0.8学生:单眼视力1.0(大学生视力应相对提高)中远距离工作者(如医生、建筑工人等):单眼视力1.2驾驶员:单眼视力1.512、 插片试戴:应先选择适合顾客瞳距的试戴架,保持镜眼距为12mm。试戴架一般分为三层,应在最靠近眼睛的一层插四百度以上的球镜片;中层插柱镜片;最外层插四百度及以下的球镜片。试戴时间一般应在30分钟以上。试戴时如顾客反应地面向下凹陷,则表示其负球镜度数过高或正球镜度数过低;如顾客反应地面向上凸起,则表示其负球镜度数过低或正球镜度数过高。如顾客反应物体线条偏斜则表示柱镜度数过高或柱镜轴向不规则而不能耐受,此时应同时调整柱镜的度数及轴向。如顾客反应其眉心或鼻梁处有压迫感,此系试戴架重量和视野受限所致,并非度数原因,应加以注意。参考书目:眼科屈光学修订版 徐广第 编著 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中级) 徐云媛 宋建 等 编著实用眼镜学 梅满海 等 编著标准验光流程 宝岛眼镜技术管理学院 修订
《标准验光流程的解析》由会员桔****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验光流程的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