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圳资本场发展历程回顾

1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3429398
  • 上传时间:2022-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深圳资本市场20年发展历程回顾 以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深圳资本市场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中国证监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在深圳证监局和以深交所为主的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圳资本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成熟,市场规模日益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改革创新亮点迭出,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初步形成了具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呈现出证券业、基金业和期货业共同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圳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留给深圳的最大财富之一,对深圳金融业乃至整个深圳产业资本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已从最初的“老五家”增长至2010年12月的146家,累计境内募集资金达3000多亿元,2009年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总市值等指标位居全国第三;深圳现有17家证券公司,多年来整体竞争力保持全国领先优势,目前公司家数、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名列全国第一;深圳基金业规模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排名全国第二,截至2010年11月底16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超过21

      2、0只,基金资产净值近7900亿元;深圳期货业综合排名名列全国第四。2009年深圳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共实现利润总额约1400亿元,为约68万人提供就业岗位,缴纳各项税费约700亿元。资本市场成立二十年来,深圳源源不断地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品牌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和国际领军企业聚集的板块。“一个城市能创造这么多优秀的民族品牌企业,深圳在全国独一无二。与国内任何一个地区不同,深圳大部分的优秀企业,不是靠行政手段捏合在一起做大,也不是来源于垄断行业,而是从深圳本土开始创业,一步一步地从小到大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深圳证监局张云东局长如是说。一、深圳资本市场的监管历程作为深圳资本市场的监管者,深圳证监局伴随着市场的草创、发展,经历了组织机构的变迁、监管职能的转换,经受了监管历程中的风风雨雨。(一)证券监管机构沿革为加强深圳市证券市场的宏观管理,1993年3月5日,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深圳市证券管理委员会(简称“深圳市证券委”),对深圳市证券市场进行宏观管理,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并接受国家证券管理部门的领导。深圳市证券委下设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简称“深圳

      3、证管办”),负责深圳市证管会的日常工作,按市属局级事业单位管理,于1993年4月1日正式挂牌办公。1997年6月,深圳市对证券、期货市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深圳市期货管理办公室并入市证管办,市证管办增设期货管理处,履行深圳期货市场监管职能。1998年,中国证券市场监督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证监会承担全国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地方证券监管机构由中国证监会垂直领导。1998年9月,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对深圳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职能划转至深圳证管办。同年,中国证监会设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监管办公室”, 深圳证管办由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转为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职能发生重要变化,不再负责政策制订、市场发展和行使审批权,专事对深圳辖区资本市场的一线监管。11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将深圳市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划归中国证监会。1999年7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监管办公室”正式挂牌。2004年3月1日,根据中央编制办公室的批复,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统一更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监管办公室更名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简称“深圳证

      4、监局”。(二)影响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重大监管事件多年来,深圳证监局坚持奉行“思想、责任、创新、强势”的监管理念;倡导“坚定理想信念、谨记使命责任、独立思想、锐意创新、认准方向、强势监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弘扬“奉献事业、实现自我、做智力型干部、不做权力型干部、做思想型干部、不做工匠型干部”的价值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解决监管实践难题,即“遵照法律法规并遵循法理精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效率”,积极进取、不断探索,不畏难、不信邪、勇往直前,在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之举,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提出多项监管建议,引导多项全国性监管制度的重大变革(1)2001年3月,为规范关联交易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出在深圳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后来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在全国上市公司正式实施。(2)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提出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独立存管思路。2004年第三方独立存管模式在南方证券风险处置过程中率先实施,随后在全国全面推行。该存管模式被写入新

      5、修订的证券法,为根治行业挪用客户资金顽症、防范金融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3)2004年,推动国债回购制度改革,分析了国债回购制度存在的漏洞,力荐采取买断式国债回购模式。在深圳证监局的推动下,2006年,交易所债券回购业务改革在全国证券公司实施。(4)2006年12月,推行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报备制度,并不断加以深化,这是立足我国国情背景和现行法律框架,应对上市公司特殊监管难题的开创性举措。这一制度创新在2010年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五部委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中已经被正式采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5)2010年,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和绩差公司重组制度的主张,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系列专题建议,呼吁重点解决资源流向问题。目前,改革上市公司退市和绩差公司重组制度已被列入中国证监会的重点工作,并逐渐赢得了资本市场各方的认同。2、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打响监管第一枪(1)1999年至2000年,查办我国股市第一个市场操纵大案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最终此案移送司法机关起诉,成为我国第一例因市场操纵追究刑事责任的

      6、案件。(2)2001年,在法律法规未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坚决查处三九医药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26亿巨额资金案。三九医药案件的查处在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震慑效应,外国媒体对中国证券监管当局的决心也给予充分肯定,由此打响了全国范围清理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战役的第一枪,推动了公司法修订等相关法制建设。(3)2001年至2004年,在券商风险处置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为摸清、跟踪、处置南方证券风险作了艰苦的努力,并为行政接管拟定实施方案,拉开全国范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序幕。(4)2005年,针对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利用公众媒体以虚假宣传、承诺收益等方式招揽会员、骗取会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率先清理整顿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会员制业务,果断立案查处了智多盈、股海观潮、华鼎财经三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在深圳证监局监管实践和政策建议的推动下,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发布了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有效防范了全行业的社会稳定风险;主动出击,在没有明确职责要求的情况下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活动,走在全国范围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前列。(5)2009年8月,对辖区全部基金

      7、公司开展突击检查,检查发现两家基金公司三名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行为,随后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并高效完成调查工作,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基金行业的规范发展。2010年7月,中国证监会将其中一名基金经理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首开我国基金经理因“老鼠仓”被移送追究刑事责任之先河。3、改革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1)1998年,在证券公司没有法定审计要求和缺乏证券公司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主动推行深圳证券公司强制审计制度和制订证券公司审计指引,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效果。(2)2004年11月,调整监管思路,实施年报审计监管,把对监管对象的直接监管,调整为通过对会计师执业活动的直接监管而实现对监管对象的部分间接监管,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资本市场透明度。这一模式后在全国证券监管系统内推广。(3)2006年起,开展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治理,2007年起草了证监会系统内第一部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为2008年4月开始的全行业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2008年11月,提出要在辖区全面开展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建设专项工作。2009年全面启动对辖区上市公司

      8、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调研、检查和规范,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5)2009年10月,基本建成证券公司远程实时非现场检查(稽查)系统,通过连接16家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实现对辖区公司各项业务、财务数据的实时定量查询,从而真正实现非现场监管。这是证券公司监管模式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此外,多年来深圳证监局也为深圳地方经济建设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参与深圳资本市场创建,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大力推动深圳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发展,为深圳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献计献策,等等。二、深圳上市公司深圳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20年来,深圳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从最早的“老五股”发展到现在146家上市公司,整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充满活力、勇于创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深圳军团”,有力支持了全国和深圳的建设发展。(一)深圳上市公司发展历程1、市场萌芽阶段(1986年-1990年)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当时一些国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87年5月10日,深圳发展银行以自由认购的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

      9、通股。1988年月1日,深发展股票在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此后,深圳万科企业股份公司、深圳市金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蛇口安达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原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发行股票,并在特区证券公司、深圳市国投证券部和深圳市中行证券部上柜交易,构成了深圳证券市场的雏形。在特区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深圳证券市场经过催生、培育,进入了新的里程。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深发展、深万科等5家公司成为上市的首批股票,俗称“老五家”。1990年末深发展、深万科等5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不到50亿元,利润总额2亿元,净利润1亿元。2、成长阶段(1991年-2000年)此后的10年里,深圳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至76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达2210亿元,是“老五家”时期的40多倍,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10年增长60多倍;净利润达40多亿元,增长30多倍;缴纳的各项税费也由数千万元快速增长至约50亿元。3、调整阶段(2000年-2005年)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也显现出来。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年至2005年是深圳上市公司发展的调整期。2000年9月起,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深圳证券交易所暂停新股发行,2000年至2005年期间深圳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基本没有增加;2001年起,股票市场进入持续低迷状态,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4、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2005年以来,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深圳证监局扎实做好股权分置改革、清理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实施、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等一系列工作,为深圳上市公司发展营造了规范发展的环境。随着中小板快速发展和创业板开板,深圳上市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抓住机遇成功上市。2006年至2010年12月14日,深圳共72家公司首发上市,2010年12月14日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家数达到146家。深圳上市公司家数情况5547676114146

      《深圳资本场发展历程回顾》由会员pu****.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资本场发展历程回顾》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