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92118209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5年10月15日,第三届乌镇戏剧节在浙江乌镇开幕。10天的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大国家级名团,以及法国、德国、巴西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顶尖剧目共73场演出在乌镇的10个剧场上演。丰富性、多样性、民族性、艺术性是本届戏剧节的主要特色。这说明()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BC D解析:选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各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排除,故选D项。2xx年8月,中国爱乐乐团举行了为期18天的“xx丝绸之路巡演”,出访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6座城市,包括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伊朗首都德黑兰、希腊首都雅典。中国爱乐乐团为丝路沿线国家听众带去了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沿线国家的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

      2、通俗的又是高雅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A只是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个性;C没有看到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有通俗和高雅之分,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是相对立的两种不同文化,不可能存在既通俗又高雅的文化,D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丝绸之路巡演给沿线国家听众带去了音乐享受,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当选。3一年一度的央视中秋晚会,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中秋,面向94个国家和地区华人直播的最大型室外晚会,每年均有4亿左右人次观看。xx年央视中秋晚会在秉承一贯唯美、浪漫、大气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更多时尚热点元素,向全球华人展示以李白文化为主的江油特色,让全世界更加充分地感知浪漫李白、认识诗意中国。这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中秋晚会可以增强我们对外来文化的认同A BC D解析:选A庆祝民族节日是人们表达民族情感、展示民族文化的方式,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符合题意。不合题意,错误,我们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4英国国际传媒集团英国独立电视台旗下发行部门从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中国好歌曲成

      3、为中国首档输出海外的原创才艺模式节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主要手段中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文化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A BC D解析:选D不符合题意。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好歌曲作为中国本土节目,获得海外的认可,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正确。5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欢庆中国的春节。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国际化,说明()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C D解析:选B错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世界文化繁荣。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6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这反映了()加强文化融合,能促进文化趋同尊重文化多样性,共促文化繁荣不同文化可平等交流,互相借鉴文化对经济、社会有积极的反作用A BC D解析:选C错误,文化交流不等同于文化

      4、趋同。错误,优秀的文化对经济、社会有积极的反作用。7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今天,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应当()A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 B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C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 D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解析:选DA表述错误,我们应积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而不是摒弃一切外来文化;B表述错误,应是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文明的多样性;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平等,C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材料信息,材料强调了要正确进行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故D正确。8“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大众传媒、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点。“微课”“微店”借助于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这说明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5、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正确。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说法错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对网络文化要具体分析,说法错误。92015年3月15日,古装剧甄嬛传在美国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奈飞)播出,中国片方与美国合作,将76集的长剧精编并制作成了6集(每集90分钟)的英文版电视电影,这部国产电视剧在国际舞台上亮相,颇振奋人心。甄嬛传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的形式播出,是中国电视剧“走出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是()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传播的知识。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说法错误;文化可以交流、借鉴、融合但不能趋同,说法错误;中国电视剧在美国精编制作并演出,体现了不同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借鉴,符合题意。10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

      6、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大众传媒已不是文化传播主要手段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A BC D解析:选D错误,大众传媒产生后,旧的传媒并没有消失,仍然在发挥作用。错误,新传媒手段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大众传媒的形式和内容。11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B项观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12目前,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

      7、承与发展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A BC D解析:选A错误,新的传媒并没有取代旧的传媒。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多样性。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xx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上半年在华举办英国文化季,下半年在英举办中国文化季。这不仅深化和加强了中英之间在艺术、文化创意领域已有的联系和合作,同时也为中英双方在文化方面的新的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材料二位于英国利普胡克的博航特中学启动了一项大胆又激进的实验:邀请了五位来自中国重点学校的老师来教50名1314岁的九年级学生,为期四周,探寻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实验中,英国学生被中式教育“训哭”,吐槽“纪律”太严格,课堂没发言权,时刻充满竞争,数学跟不上,体育课强度大,中国老师水土不服难忍学生“散漫”,课堂纪律成难题,教学遇挑战。中国老师质疑,在英国,老师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去应付不同的学生,而在中国,就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要么适应,要么淘汰,你只有努力去追上课程进度;英国老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并不像中国老师所描述的那么懒散,同时形容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如果老师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

      8、定会遇到问题。有人认为:中英之间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心态必然造成文化冲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是依据类题目,首先要读懂题中观点,然后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和促进文化交流等角度作答。答案:(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通过文化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3)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我国许多古代文化遗产蕴藏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对后人仍有启示意义。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

      9、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此次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对全人类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及族群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古代,对于大国,如果不分层次、类型去管理,很难维持国家的持久强大和统一。”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认为,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首先要注意知识范围限定;其次要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要涉及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意义。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贡献。(2)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我国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中华民族精神根基。(3)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我

      《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hs****ma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