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木兰诗教案(精选多篇)

3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91334678
  • 上传时间:2023-0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木兰诗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木兰诗教案木兰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2、3、 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 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识和才能。 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2、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的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识和才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创设情景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2、将课前准备的文字资料分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来的材料,简介背景。木兰诗又名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 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

      2、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首先播放课文朗读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新字词)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接着让学生自己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首先让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释全诗。把不懂的语句做上记号,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理解难懂诗句。如果小组无法解决,可全班共同商讨解决。3、要求以“木兰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新人、讴歌英雄)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4、学生根据情节简要复述故事情节。三、赏析人物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句式来说。教师提示:可抓住某些词语或语句来进行分析,如“惟闻女叹息”中“叹息”一词可以看出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

      3、畅所欲言:“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英雄”。 “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 ,可见她爱她的家人也爱国家。”“她身上具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工英雄气概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2、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四、合作研讨、探究思考学生提出最想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如1、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2、“木兰到底姓什么呢?”3、“木兰的姐姐为什么不去从军?”?五、拓展延伸,口语表达1、你知道的巾帼英雄还有哪些?(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2、如今的你想对巾帼英雄说些什么?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小结:本文是一篇叙事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卸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4、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极富有戏剧性。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作业:1、默写这首诗。2、预习作业:诗中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的简略?请找出来。附板书:木兰诗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第二篇:木兰诗(教案)语文版七上第六单元24 木兰诗幻灯片1:题目(等待上课时用)学习目标幻灯片2,展示学习目标1.会背诵全诗。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了解木兰的形象。4.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教学重点1.会背诵全诗。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了解木兰的形象。教学难点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个代父从军的故事,传颂千古,家喻户晓。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学生猜:花木兰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木兰的乐府诗木兰诗(教师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1.会背诵全诗。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了解木兰的形象。4.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三、文学常识(幻灯

      5、片3)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 “乐府双壁”。它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幻灯片4)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标注拼音。(3)读准字音,朗读全诗。2、检测字词(幻灯片5)出示字词,要求学生读出正确的读音并将其标注在生字旁。唧唧(j) 机杼(zh) 军帖(ti) 可汗(khn) 鞍鞯(njin) 辔(pi)头 溅溅(jin)燕(yn)山啾啾(ji) 朔(shu)气金柝(tu) 铠(ki)甲十二转(zhun) 红妆(zhung)著(zhu) 旧时裳(chng) 云鬓(bn) 帖(ti)花黄3、二跟读课文,读出节奏。(幻灯片6)教师放朗读示范读音,请学生跟读,要求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诗歌的节奏。学生跟读。4、三默读课文,疏通文意。(幻灯片78)自学讨论:要求(1)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诗。(2)将重点词句意思批注在句旁。(3)将不会翻译的词句画出来与同桌讨论,还不会的保留在班级讨论。(一)学生参

      6、考屏幕上的译文翻译全文。(超链接幻灯片31-32)(二)检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幻灯片914)(1)文言中数词的翻译。“军书十二卷”“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十”都是极言其多,不能作为确实的数字,是虚指。(2)文言文中互文句的翻译。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相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炼。试着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体会互文的用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得胜而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打开我东屋、西屋的阁门,坐在我东屋、西屋的床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扩展补充:?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

      7、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主人下马客在船”(木兰诗),主人下马,已包含客人也下了马,客人在船也隐含着主人在船了。“下马”和“在船”两个动作是在“主人”和“客”中进行 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五、课堂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木兰当户织() 旦辞爷娘去()愿为市鞍马()万里赴戎机() 愿辞千里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第二课时一、析读课文内容。1.一朗读课文,理清层次。(幻灯片15)课文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根据下列情节,试划分课文层次。 开端:可汗点兵 木兰叹息发展:代父从军 奔赴战场高潮:十年征战 凯旋归来结局:放弃赏赐 辞官返乡2、二研读课文,分析叙事的详略安排。(幻灯片1617)问题一: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文章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学生自读全文,讨论。讨论明确:这首诗详写:从

      8、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问题二:文章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学生深入探究讨论。讨论明确: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要突出的正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详略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3、三精读课文,分析木兰的形象。(幻灯片1820)问题一:请同学精读课文,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学生精读课文,要求:(1)画出表现木兰品质、性格的诗句;(2)批注自己的理解。讨论明确:(1)孝敬父母的精神可敬。“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力衰,毅然替父从军,这种精神可敬。(2)英雄气概可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十年驰骋于疆场,这种英雄气概也可敬。(3)不慕高官厚禄的精神可敬。“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凯旋了,应是论功受赏,可她却辞官还乡,高尚行为可敬。(4)热爱生活、亲人,让人感到可爱。“当窗理

      9、云鬓,对镜帖花黄”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的表现,让人感到可爱。“不闻爷娘唤女声”的反复提及,表现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也显示了木兰的可爱之处。问题二: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讨论明确: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百姓,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因此,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二、讨论写作方法。(幻灯片21)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爷娘闻女来,出阁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阿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黄河云,暮至黑山头。?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8、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三、延伸拓展(幻灯片2227)1、背诵全诗。请学生再次观看图片,结合图片内容,学生分节背诵全诗。2、想象作文。阅读课文第六段,木兰还乡后与亲人团聚的喜庆情景,发挥

      《木兰诗教案(精选多篇)》由会员s9****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教案(精选多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