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2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90884230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62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叶集区广场东苑小区概念性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 项目研究一、城市概况叶集区是 2015 年 10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六安市辖区(原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2016 年 2 月 28 日正式挂牌成立。全区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 岗乡、平岗办事处、镇区办事处共 6 个乡镇(办事处),区域面积 568 平方公里,总人口 26.9 万人。叶集区文化底蕴厚重。徽商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即为江淮之间重要商品集散地,明清时期商贾云集。未名文化薪火相传,涌现出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台静农、 李济野等“未名四杰”燃灯文坛。红色文化彪炳史册,孕育出陶勇、杨国夫、桂绍忠等 8 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名垂丹青。美食文化享誉内外,羊肉、沙锥贡鱼、 空心挂面、启航茶油等特产驰名四方。产业特色鲜明。为全国建筑模板之乡、华东四大木材集散地之一、安徽省林产业十强县区。木竹加工企业 2000 余家,规模企业 91 家,从业人员 5 万人, 年木材加工量 500 万立方米、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省级开发区建成面积 10 平方公里,成功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通过中 家协评审授牌,荣获第三届中国家具品牌节新兴产业

      2、基地示范奖。二、区位环境叶集地处、皖豫两省交界,东望长三角,南枕大别山,西接中原地,北连淮河水,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境内史河(干渠)环绕, 105、312 两条国道、宁西、阜六、合武三条铁路和沪陕、合武、济广三条高速交汇于此,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1 小时车程,是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 点,交通便捷。本项目用地周边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周边已建成住宅小区和教育配套商业配套众多,地理位置较优越,区政府、未名湖、人民广场近在咫尺。三、现状分析1、基地现状现状基地为建设用地,整个基地内以自然植被为主,西侧有河流,基地内有部分民房,沿街有部分临时简易棚。项目用地总面积110904平方米(约166亩,扣除创新路道路面积),其中综合商业用地面积26737 平方米,住宅小区用地面积84167平方米。2、地形地貌整个基地地势西高东低,地形高差较小,总体竖向标高在55.3-54.2 之间,在竖向设计中应合理解决排水,同时有效地降低土方工程,减小成本。3、周边道路分析项目地块南侧为城市道路,北侧为万寿路,东侧为柳林大道,南侧为南海路,综合商业和居住区之间为创新路,场地周边基础

      3、设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4、出入口设置综合商业地块:用地北侧为万寿路(红线宽度30 米),东侧为创新路(红线宽度24 米)。两条市政道路交叉口处设置步行主入口与集散广场,用地东南角 于创新路设置车行次入口,用地西北角于万寿路上设置车行出入口。住宅小区地块:小区四面临路,分别为西侧创新路(红线宽度24米)、北侧万寿路(红线宽度30米)、东侧柳林大道(红线宽度40 米)、南侧南海路(红 线宽度 40 米)。小区车行主入口设置在北侧万寿路,车行次入口设置在南侧南海路,东侧柳林大道道路等级较高,小区沿此道路不设置出入口,小区步行出入 口设置在西侧创新路上,与综合商业地块贴近,同时能方便小区居民快捷到达商业区、市政广场等休闲购物场所。第二章规划思想_、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发布实施)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5、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划JGJ50-20016、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7、城市用地竖

      4、向规划规范(CJJ83-99)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9、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守则10、城市排水工程规范(GB50318-2000)11、城市电力工程规范(GB50293-200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6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5、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6、六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 年版17、招标文件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18、现行的有关国家政策、标准、及地方基本建筑规定19、业主及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设计条件要求二、规划理念1、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理念注重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注重住宅区景观的环境设计以及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将地块规划、建筑 与景观设计三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统一考虑,充分体现规划地块的整体性。2、以用地规划条件和地块周边现状为依据,打造出既能体现优质的内部居住环境,又符合更高层次的城市面貌要求的住宅小区,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5、并 与周边建筑相协调,设计出我们生活中的“理想之城”。3、塑造小区形象特色,营造出“和而不同”的小区内外空间环境,让家园更温馨。4、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生态型的居住环境和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为目标,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力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强调环境资源利 用的公平性,让社区更和谐。5、强调绿化与居民社区活动的融合,将住宅与绿化融为一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空间,让绿地更亲近。6、充分利用规划地块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文化条件,将此小区建设成为居住舒适、环境优美、服务便利,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综合性城市居住小区, 让生活更美好。二、规划布局1、功能目标本项目以打造“叶集区居住精品工程”,使居民“安其居、乐其业、转其型、解其忧”为目标,设计体现现代感,突出商业配套、生态宜居、民生保障等功能,努力将小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具有多样性、和谐、节能省地型的现代化居住社区。2、环境目标将开敞空间与绿带空间引入规划设计,院落与绿野交融达到“堂虚绿野尤开,花隐重门约掩”的境界。 广场、绿景与住宅融合,局部景点精致丰富, 创造高品质精品社区。强调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单纯的空间创造转变为场所的创造

      6、,使场所具有宜人的空间尺度,在视觉上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注重实用性 布局,形成一个层次丰富、有机整体的商住空间,避免整齐划一的形式,布局简明、规则,能集中地满足市民各种需求。3、规划布局解析 本案总体功能布局结合城市道路将建筑南北朝向,保证了建筑的最佳采光通风朝向和道路的衔接关系。由于地块较大,在规划中本案采用组团式布局的模 式,为营造组团内部优质的居住环境,我们采用中心花园式规划构图,在住宅组团中心形成大型中央景观区,与地块周边的城市绿带相互呼应渗透,形成住宅 区的优质环境空间。4、规划功能布局规划在功能上可以概括为 “四区、一带”。“四区”:整个地块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住宅组团。“一带”:小区中央设置带三栋高层,由此为纽带,连接 四区成为有机整体。四、道路交通1、出入口设置 住宅小区地块四面临路,周边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地块的四个临路方向依据现场条件均设置了三个住宅小区出入口。 综合商业地块设置了一个人行主入口和两个次入口,方便购物人群快捷到达街区各个角落。 通过商业街的次入口和住宅小区的人行出入口对应设置,二者有机联系,互补共生。2、动态交通设计从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

      7、,小区的内环路,与小区的车行出入口相连,车行交通进入小区,可以直接从小区主次入口附近的地库 入口直接进入地库,或者沿环路在居住休闲区外围行驶,避免了车流与小区人流和休闲活动区域的流线交叉。组团景观通过景观轴线连接小区主轴线周边建筑 群再结合步行支路的景观节点,构成小区的步行交通体系。3、静态交通小区地上车位沿主环路和商业周边停放,数量控制在总车位数的 20%以内,地下车库设置在小区中间开阔地带,停车效率最高,至各个住户的距离也最短, 地库入口设置在小区入口附近,机动车进入小区可以直接驶入地库,有效减少小区内部车流量。非机动车位利用高层住宅的地下空间与一层局部架空部分,分 散式设置,使住户可以就近停车。4、消防设计 消防道路系统以机动车环线为主,可穿越小区内部路网,也可穿越广场和铺地,形成可到达各栋建筑的应急消防扑救态势,所有道路交叉及转弯处的绿化 皆考虑为低平草坪,以备紧急状况下碾压之需。五、规划景观整个小区在沿街的空间效果处理上强调规划的有序性和韵律感,建筑有机布置,使其围合而成一个大尺度的庭院空间,外围建筑的序列布置和高度变化形成 了空间上的秩序感和韵律,沿万寿路一侧住宅立面公建化

      8、设计,建筑高低起伏,北侧商业与高层住宅间的层次关系处理上,构成了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小区的 景观设计强调邻里交往和环境共享,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优质户外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小区内部景观设计和外部景观之间体现出了一种“连续、渗透、共享、 因借”的空间关系,使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小区景观整体。规划形式上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搭配树种,与水景、小品、草坪、小径、建筑等形 成优美、恬静的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活动、休憩场地,让家家户户都拥有良好的窗外景观。具体的设计思路是:在各主要出入口位置、中心区域、对景观点等处设置观赏类树木。中心绿地作为居民休憩、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环境设计的重点,设有草坪、乔木和丰富的观赏植物;道路旁种植树冠较大的乔木,夏季具有遮阳、降温作用;建筑东、西、北侧适当种植常绿乔木,冬季可作为阻挡寒风的良好屏 障;建筑南面适当种植落叶乔木,帮助建筑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人行道与活动场地边缘种植带形的无刺常绿灌木与花草。在需要防范的地段(如矮墙)处 种植带刺的常绿灌木,外层仍以无刺灌木作为隔离带;在道路拐角、车辆出入口边上避免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所有草种、树种均选用无毒害、

      9、适应本地区气 候、便于维护的品种。六、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推行新型住宅建筑体系。1、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本次设计在住宅建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中心广场、道路和游园等场所,推广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阳台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小区居民停车在地下车库中按规定配备大于 10%的新能源车专用充电桩,考虑到商业停车不可与小区停车冲突,故在沿街按10%配备商业停车位。2、新型材料(1)积极使用各种新型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隔墙板材等新型墙体材料,使用市场上推行的高效保温材料。(2)积极推行厨房、卫生间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多档次定型设计,确保产品与产品、建筑与产品之间合理连接与配合。(3)优先选用新型墙体材料、防水保温隔热材料、轻质隔断、节能门窗、节水便器、新型高效散热器、经济型电梯和厨房、卫生间成套设备等符合国家产 业导向并适合我市的产品和设备。七、社区节能及生态技术1、生态技术“生态住区”的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将住区居住生活的各项内容(居住、交通、休闲、购物等)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纳入整体生态系统的营造中,建设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并最终实现和谐的人居环境,目前国内生态住区实践的主要领域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建筑技术层面包括建筑节能及材料使用的生态化:如改善能源使用效率,采用环保材料,运用非机械的气候适宜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使用可再生能源。(2)市政工程层面 包括中水系统,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生态道路交通系统,垃圾废物的无害化处理。(3)规划设计及规划政策层面 包括采用紧凑的布局模式,通过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法(土地的混合使用)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创造可居性强的小区,提供可负担的住宅,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设计说明》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