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凝血功能检查(DOC 9页)

1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0549863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凝血功能检查(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参考值】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1113s或(121s)。测定值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参考值为1.0士0.05(0.821.15)s。国际标准化比(INR)1.0+0.1。【临床意义】1.PT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X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和异常抗凝血物质等。2.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3.PTR及INR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物的首选指标。国人以2.02.5为宜。(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同(APTT)测定【参考值】手工法:为3143s。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比较,延长超过10s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1.APTT延长:见于因子、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见于F、Xl缺乏以及它们的抗凝物质增多;此外,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2.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三)血浆纤维

      2、蛋白原测定【参考值】24g/L。【临床意义】1.增高 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以及血栓前状态、部分老年人等。2.减低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四)D-二聚体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小于200g/L。【临床意义】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自溶解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因此,纤维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

      3、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在钝性心肌外伤、心肌挫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心肌损伤、药物损伤、严重脓毒血症所致的左心衰时cTnT也可升高。(二)糖化血红蛋白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参考值】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没有阈值,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越接近正常值,糖尿病的并发症降低越明显。糖尿病患者经强化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也明显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意义: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

      4、情况的指标,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指导对血糖的调整。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意义。甲状腺功能(一)促甲状腺激素(TSH)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功能的激素。TSH全面促进甲状腺的功能,稍早出现的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稍晚出现的为促进T4、T3的合成,包括加强碘泵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酪氨酸碘化等各个环节。【参考值】正常范围210mU/L。【临床意义】1.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单纯性甲状腺肿、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素分泌肿瘤(肺、乳腺)、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入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2.减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低、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4)甲状腺素测定【参考值】T31.72.3nmol,T465156nmol/L。【临床意义】1.升高 见于弥漫性或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症、亚急性

      5、甲状腺炎、局限性垂体小腺瘤及急性肝炎、妊娠、新生儿或应用雌激素、碘化物治疗等。2.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腺垂体功能减低症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自身抗体(ANA、抗DNA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双链DNA抗体)大纲新增【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抗核抗体是一组针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等。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ANA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IgD及IgE中。ANA为一系列抗细胞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一般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根据核荧光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周边型(M型):核周边的荧光增强呈环状。M型的ANA主要由抗双链DNA抗体组成,故高滴度的M型ANA几乎仅见于SLE,因此有助于SLE的诊断。均质型(H型)。整个细胞核呈一片模糊而均匀的荧光。H型的ANA主要由抗脱氧核蛋白抗体组成。高滴度的H型ANA主要见于SLE,而低滴度H型ANA偶可见于药物性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斑

      6、点型(S型)核内荧光呈颗粒状。是由抗Sm抗体,抗SSB/La抗体、抗Scl-70抗体等多种抗体组成。因此S型ANA可见于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硬皮病(PSS),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PM或DM)等自身免疫病。约99%(86%100%)的活动期SLE患者ANA阳性,其滴度也常为1:80,但它的特异性差。ANA阳性本身不能确诊任何疾病,但ANA阳性且伴有特征性狼疮症状则支持狼疮诊断。ANA阴性几乎可除外SLE的诊断。抗DNA抗体主要为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其他疾病及正常人很少出现,是SLE的诊断标准之一。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不仅表示疾病的活动性,而且提示疾病累及肾脏的可能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可以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类风湿关节炎(RA),是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抗CCP抗体大于50AU/ml即可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诊断意义。病例及分析患者女性,46岁,口渴多饮1年,因

      7、尿频尿痛3天于门诊就诊。既往无疾病史记载。父亲及哥哥均患糖尿病。查体:T36.5,BP120/80mmHg,身高156cm,体重75KG,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平软,左上中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叩痛阴性,下肢无水肿。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可能性大 膀胱炎辅助检查: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和OGTT+糖化血红蛋白骨髓常规检查(一)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1.过氧化物酶(POX)染色【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呈阴性反应。P0X染色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最有价值。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参考值】成人NAP阳性率10%40%;积分值4080分。【临床意义】(1)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减低。(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0分。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一个重要指标。(3)急性粒细胞白

      8、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5)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等NAP活性中度增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NAP活性降低。(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NAP积分值可增高。3.-醋酸萘酚酯酶(-NAE)染色【临床意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反应,但单核细胞中的酶活性可被氟化钠(NaF)抑制,故在进行染色时,常同时做氟化钠抑制试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但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因此,本染色法主要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4.糖原染色(又称PAS反应)【临床意义】(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呈细颗粒状或均匀淡红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淋和幼淋细胞常呈阳性反应,弱阳性反应物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单核细胞大多为阳性反应,呈弥漫均匀红色或细颗粒状,有时在胞质边缘处颗粒较粗大。PAS反应对三种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3)其他:巨核细胞PAS染色呈阳性反应,Gaucher细胞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腺癌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几种常见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急淋急粒急单POX-+-+a-NAE-+a-NAE+NaF不被NaF抑制能被NaF抑制NAP增加减少正常或增加PAS+,粗颗粒状或块状-或+,弥漫性淡红色-或+,弥漫性淡红色或细颗粒状5.铁染色【参考值】细胞外铁+,大多为+。细胞内铁20%90%,平均值为65%。【临床意义】(1)缺铁性贫血时,早期骨髓中贮存铁就已耗尽,细胞外铁呈“-”。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减低,常15%,甚至为“0”。铁染色是目前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项可靠和临床实用的检验方法。(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铁粒幼细胞增多,可见到环状铁粒幼细胞,占幼红细胞的15%以上。(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

      《凝血功能检查(DOC 9页)》由会员pu****.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血功能检查(DOC 9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