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5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46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90224341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6M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附件5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一三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规划背景1第一节 区域概况1一、规划范围1二、自然条件1三、社会经济3四、扶贫开发3第二节 生态功能定位4第三节 主要生态问题5一、生物多样性退化5二、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5三、经济社会落后导致自身承担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6四、自然灾害威胁大6五、生态脆弱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7第四节 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7一、生态工程建设7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9三、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9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10第一节 指导思想10第二节 基本原则10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10二、保护优先,科学治理11三、合理布局,分区施策11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11第三节 规划期与规划目标12一、规划期12二、规划目标12第三章总体布局14第一节 功能区划14一、区划原则14二、功能区划14第二节建设布局15一、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15二、武陵山水土流失控制区域18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21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21一、资源调查21二、禁止开发区域划建

      2、21三、加强禁止开发区域能力建设23第二节 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25一、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5二、降低地质灾害风险25三、全面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25四、加强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26第三节 生态扶贫建设27一、生态产业27二、农林实用技术培训29三、人口易地安置29第四节 配套建设30一、防灾减灾30二、基础设施设备31第五节 生态监管32一、生态监测管理系统32二、空间管制与引导33三、生态监测评估方法34第五章政策保障35第一节 政策需求35一、生态补偿政策35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扶持政策35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35第二节 保障措施36一、法律保障36二、资金保障36三、技术保障37四、考核体系38附表 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名录附图 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位置图I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 区域概况一、规划范围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的25个县(市、区),总面积65571平方公里,人口1137.3万人。表1-1 规划范围

      3、表省县(市)湖北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湖南慈利县、桑植县、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龙山县、永顺县、古丈县、保靖县、石门县、永定区、武陵源区、辰溪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二、自然条件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市接壤;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内森林覆盖率59.87%,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域、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域内水热条件较好,生境类型丰富;自第三纪以来,气候相对较稳定,受第四纪大陆冰川影响较小,物种资源丰富,属我国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区域分布有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等丰富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地带性植被。区域有植物343 科、1770 属、69

      4、50种,其中被子植物5236种,裸子植物81种,蕨类植物712种,苔藓植物404种,地衣植物25种,藻类植物492种。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鹅掌揪、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是中国油桐、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区域动物种类繁多,有动物16纲、89目、390科、2693种,其中脊椎动物789种;脊椎动物中,哺乳动物135 种,鸟类344 种,爬行动物57 种,两栖动物50种,鱼类203种。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区域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共有大小河流90多条,总流域面积30218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412.3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达752万千瓦,可开发量458.3万千瓦,本区域岩溶发育强烈,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类型为裂隙岩溶水储量85亿立方米,占全区域水资源总量的21.4%。三、社会经济经济发展。2001年到2011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

      5、收入分别增长3.57倍和3.73倍,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34倍和2.36倍,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35:30:35调整为22:37:41,城镇化率由16%增长到28%。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渝怀、枝柳等铁路,沪昆、渝湘等高速公路,张家界、黔江等机场,以及规划和建设中的渝利、黔张常高速和沪昆客运专线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初步构筑起武陵山区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和条件。社会事业。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2010年,715岁适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8%,成人文盲率下降到2.2%;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每万人有医护人员10.18人,拥有病床12.85张,所有乡镇都设立了卫生院,77.7%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73%。民族文化。区域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侗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四、扶贫开发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

      6、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区域扶贫攻坚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被列为国家首批扶贫攻坚示范点,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的25个县(市、区)全部属于片区扶贫攻坚范围。第二节 生态功能定位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分布区,拥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是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同时,区域是清江和澧水的发源地,对减少长江泥沙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武陵山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需要,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被定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采,保持并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的平衡,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加强防御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生态系统的侵害。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水土保持型。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

      7、过牧。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行封山禁牧,恢复退化植被。加强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建设项目的监管,加大矿山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巩固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成果。第三节 主要生态问题武陵山山地丘陵众多,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地形起伏巨大,反映了突出的过渡性特点。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区域生态安全和流域水土保持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存在自然灾害较多,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等问题。一、生物多样性退化据不完全统计,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区域范围即占90多种;区域内植物物种中约1015%处于濒危状态。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区域内绝大部分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导致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漠,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等。二、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武陵

      8、山部分区域山高坡陡,地势崎岖,土地贫瘠,耕地较少,目前,区域内仍有大于15度的坡耕地52.0万公顷,“陡坡耕种”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极易引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特别是随着坡耕地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区域内脆弱的生态系统难以发挥其基本的生态功能,加速了物质从山地向河流运输的强度,引起营养物质大量外流,土地日益贫瘠化,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生态恶化与贫瘠化呈现恶性循环,目前仍有48.19多万公顷土地存在侵蚀的风险,占区域总面积的7.35%。同时,区域还是我国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区域,自2008年以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区域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截止2011年底,武陵山区2011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3.4万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18.82%。三、经济社会落后导致自身承担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弱武陵山重点生态功能区社会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使科技、信息、资金等要素难以聚集,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一方面,国

      9、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使得这些地区难以大规模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门类,另一方面,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发展起来,农村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四、自然灾害威胁大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区域内冰冻雨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每年约有70%以上的市县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威胁,因灾经济损失巨大。特别是2008年初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降低。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五、生态脆弱与资源开发的矛盾突出武陵山位于典型的生态过渡带上,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足,不合理开发使一些区域植被覆盖率下降。特别是过去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和高强度开发,山地生态系统退化十分明显,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削弱了生态功能。目前,区域内资源利用中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无序开发、农林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生态保护与建设滞后、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导致湿地生态功能衰退、旅游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第四节 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一、生态工程建设(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生态工程建

      《5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由会员博****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