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淮南房地产市场报告

3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89845484
  • 上传时间:2023-1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1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一部分:淮南城市概况中文名称:淮南位置淮河中游、安徽中部偏北 外文名称:Huai Nan面积:2596.4平方公里所属地区:安徽省人口:240.9万人下辖地区:潘集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等方言:江淮官话政府驻地:田家庵区著名景点:八公山,茅仙洞,春申君陵园电话区号:0554火车站:淮南火车站邮政区码:232000车牌代号:皖D 淮南市洞山隧道 淮南夜景(华东最长、安徽首个城市隧道) 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为支柱,医药、建材、纺织、机械、电子、轻工、高新技术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工业产品万余种。淮南市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黄牛、奶牛、山羊及淡水养殖初具规模。淮南市被先后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淮南是座年轻城市,1952年建市,1984年淮南市和重庆、大连、青岛、无锡等城市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城市”,享有地方立法权;198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是安徽省第二座城市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安徽省仅有的两座人口过百万的

      2、“双百万城市”。截止2008年末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53座特大城市之一。 一、2009淮南经济最新统计(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09年实现GDP508.8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位次比2007年前进11位,比2008年前进1位。(二)运行质量显著提升。近两年来,淮南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完成75.02亿元,同比增长24.7%,增幅居全省第6位,在全省位次比2007年前进11位,比2008年前进5位。200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7%,分别比2007年、2008年提高0.6个、1.4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居第5位,比2008年前进2位。(三)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近年,淮南市工业强市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化率明显提高,2009年为55.8%,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4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8.9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总量迅速增长,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350户,比2008年净增102户,比2007年净增158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3、值由2007年的163.2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280.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09年比2008年增长20.7%,比2007年增长59.7%(四)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淮南市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09年城镇化率64.1%,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2.9个百分点。2009年是淮南市城市建设大发展之年,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年大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3.5%,拉动淮南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1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23.9%。山南新区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倍。市政道路建设全面展开,全年在建市政道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同比增长1.4倍。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实现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5.8倍。房地产市场升温带动了投资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54.7亿元,同比增长47.9%,增幅列全省第3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

      4、。(五)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淮南市三产投资大幅增加,2008年、2009年全市计划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分别为38.6亿元、9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2%、156.6%。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08年增长11.6%,位居全省第3位,比2008年前进13位。制造业投资实现大发展,2007年淮南市制造业投资仅8.6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32.17亿元,增长2.7倍,其所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07年底的4.5%提高到25.9%。两年来,制造业已发展成为淮南市工业经济的新生力量,2009年,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1%。其中,200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10.84亿元,比2007年增长85.5%,比2008年增长9.9%。(六)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淮南市固定资产投资在煤电重大项目相继完工,投资下滑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机遇,适时启动全市的大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步走出低谷、持续稳步增长、增幅屡创新高的良好态势。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86.03亿元,

      5、总量创历史新高,比2008年增长28.3%,比2007年增长40.4%。全市在建项目942个,同比增长44.9%,其中新开工项目735个,同比增长65.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7个。(七)居民消费层次显著提高。淮南市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比2007年增长45.9%。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观念更新,2007年末,淮南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0.49亿元,2009年末扩大为33.28亿元。居民消费档次提高,高档消费走入寻常百姓家庭,2009年淮南市汽车类消费同比增长32.6%。外出就餐成为时尚,2009年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52亿元,增长21.7%,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2.9个百分点。(八)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跨上13000元、14000元两大台阶,2009年达14046元,比2008年增长8%,比2007年增长17%。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93元,比2008年增长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比2007年增长

      6、32.3%。着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008年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突破10亿元,2009年达18.81亿元,比上年增长74%。2008年18项民生工程、2009年35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两年分别投入资金4.7亿元、7.7亿元,惠及全市220万人,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二、淮南经济结构、人口及其他淮南市辖5区1县、1个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47个乡镇、19个街道,1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06个村民委员会 (一)、煤矿工业为主导淮南为中国全国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三大基地” 经济以重工业为主,煤工业为支柱产业,截止2004年末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444亿吨。 华东电力基地,电力工业发达。除了向安徽省输送电力以外,还向华东的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输送电力。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供电基地。 (二)、工资水平淮南市的工资水平2006年超过马鞍山,当年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达27497元。成为全省第一,高於中部其他城市水平。 07年被马鞍山反超再次位居全省第二,08年再次反超马鞍山位居全省第一。 (三)、淮南交通淮南是产煤大市,铁路运输网络发达,阜淮铁路、淮南

      7、铁路贯穿淮南,矿区铁路更是纵横交错。规划中的商杭(商丘阜阳淮南合肥芜湖杭州)客运专线和合蚌客运专线(京福快速通道)交汇于此。 京福快速通道(合淮蚌客运专线)2009年5月份开工以来进展顺利,现在淮南境内2座特大桥九龙岗特大桥和高塘湖特大桥正在施工。它不仅具有高铁作用还兼淮南、蚌埠、合肥三城城际铁路的作用,因此在京福通道里先行高标准建设。 2014年淮南将有两条高速铁路穿城而过。淮南将迅速融入到国家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的框架中。 (四)、人口、教育据公安户籍统计,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4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万人,农业人口127.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576人,出生率为12.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4。在总人口中,18岁以下为46.6万人,18-35岁为70.8万人,35-60岁为91.1万人,60岁以上为32.3万人。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淮南目前的高等学府。在2009年,安徽理工大学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十一个专业升为一本招生。这样,淮南的高等教育正式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0年,安徽理工大学在安徽省一本招

      8、生专业增至16个。 三、城市建设及规划(一) 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市域城镇由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建制镇四级构成。中心城市为主城区;副中心城市包括袁庄(潘集区驻地)和凤台县城;重点镇包括毛集镇、上窑镇、曹庵镇、新集镇、朱马店镇和芦集镇;一般建制镇包括杨公镇、平圩镇、高皇镇、泥河镇、潘集镇、丁集镇、岳张集镇、顾桥镇、桂集镇。其中丁集和桂集为规划新增加的建制镇。(二).重点发展方向和区域淮南市主城区主要向南发展,在舜耕山以南形成新城区。其他次要发展方向为:东部城区拓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东部片区;西部城区重点改造更新的区域位于蔡新路两侧,新建区域主要为卧龙山工业区和蔡寿路以南的区域;南部新区托合淮路,向两翼展开。东部城区:近期充实完善以淮南化工厂为核心的西部片区。改造以龙湖路为主轴的中部片区。拓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东部片区。到2010年,东部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1平方公里。西部城区: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更新老住宅区,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治理八公山风景区周边环境。在此基础上适度向南扩展。西部城区重点改造更新的区域位于蔡新路两侧,新建区域主要为卧龙山工业区和蔡寿路以南

      9、的区域。沿矿路以东部分停产煤矿要逐步退出,用地置换为生态绿地。到2010年,西部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1平方公里。南部新区:新区的建设重点是先期建设基础设施,拉开新区框架,用地功能以居住和教育为主,发展无污染工业,预留行政中心搬迁的可能性。近期建设区域依托合淮路,向两翼展开。建设时序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次推进。近期南部新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三)、 行政区划特点以及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分析以中心城市为节点,以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一主两副三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 “一主”:指淮南主城区,包括东部城区、西部城区以及南部新区三部分。是市域未来重点培育的增长极核,吸引人口集聚的重点地区。主要承担区域性服务功能,辐射范围扩散到市域以外。 “两副”:指市域内2个副中心城市,即潘集区驻地、凤台县城。是区、县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主要辐射本区县及部分相邻县市。 “三区”:在全市形成三大城镇发展片区,即南部城市发展区、北部城镇发展区和西部城镇发展区。南部城市发展区:包括主城区三大组团,以及周边的曹庵镇、杨公镇、上窑镇、高皇镇、平圩镇等。主城区是淮南的公共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发展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区;主城区周边的建制镇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建立主城区到各建制镇的城郊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半小时通勤圈。北部城镇发展区:以潘集区袁庄为中心,依托淮潘公路,向东串联古沟乡,向西连接芦集镇、丁集镇,形成北部城镇发展片区。该区域是淮南煤电化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应积极促进潘集区人口向城镇发展区聚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袁庄是煤电化产业基地的配套服务中心城市,区内建制镇为周边矿区的配套服务区。加强以上城镇与泥河以北地区建制

      《淮南房地产市场报告》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南房地产市场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