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志贺氏菌论文讲座

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89661901
  • 上传时间:2023-09-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志贺氏菌属及其检验摘要:志贺氏菌属(Shigella)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 菌。临床上能引起痢疾症状的病原生物很多,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等,还有阿米巴原虫、鞭毛虫、以及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痢疾,其中以 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人和灵长类是志贺氏菌的适宜宿主,营养 不良的幼儿、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为易感。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 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在拥挤和不卫生条件下能迅速传播,经常发现于人员大量集 中的地方如餐厅、食堂。关键词:志贺氏菌属、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诊断、致病性、免疫性志贺氏菌病常为食物爆发型或经水传播。食源性志贺氏菌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菌痢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 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和志贺氏菌病相关的食品包括色拉(土豆、金 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禽,水果,面包制品,汉堡 包,和有鳍鱼类。人类对痢疾杆菌有很高的易感性,在幼儿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菌痢,死 亡率甚高。1.生物学性状1.1形态与染色特性志贺氏菌属细菌的形态与一般肠道杆菌无明显区别,为革兰

      2、氏阴性杆菌,长 约2-3m,宽0.5-0.7m。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DNA的G+C 为49-53克分子 (Tm法)。1.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37C, 最适pH为6.4-7.8。37C培养18-24小时后菌落呈圆形、微凸、光滑湿润、无色、 半透明、边缘整齐,直径约2nm,宋内氏菌菌落一般较大,较不透明,并常出现 扁平的粗糙型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无菌膜形成。1.3生化特性本菌属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不发酵乳糖,仅宋内氏菌迟缓发酵乳糖。靛基质产生不定,甲基红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产生HS。2 根据生化反应可进行初步分类。志贺氏菌属的细菌对甘露醇分解能力不同,可分为二大组。A、不分解甘露醇组:主要为志贺氏菌。又根据能否产生靛基质,进一步分 靛基质阳性(1、3、4、5、6、9、10型)和靛基质阴性(2、7、8型)的志贺氏 痢疾菌。B、分解甘露醇组:包括福氏、鲍氏、宋内氏菌。再按乳糖分解情况,分为 迟缓分解乳糖的宋内氏和不分解乳糖的福氏和鲍氏菌。后者进一步再根据靛基质 产生与否,分靛基质阳性(

      3、福氏菌1、2、3、4、5型和鲍氏菌5、7、9、11、13、 15型)和靛基质阴性(福氏菌6型和鲍氏菌1、2、3、4、6、8、10、12、14)二 类(见表一)表一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的分类葡萄糖+)甘露醇-)甘露醇+)志贺氏菌志贺氏菌乳糖-)1乳糖+)1、 5、 4.(2. 7.E:型)5、6. 9、10 型)靛基质(-)靛基质+)靛基质-)福氏菌6型 福氏菌(1、2、宋内氏菌 鲍氏菌(h 2、3. 4、5型),3、4. 6、8鲍氏菌(5、7. 9、10. 12. 14 型) 11、13. 15 型)1.4血清学特性抗原构造与分型:志贺氏菌属细菌的抗原结构由菌体抗原(O)及表面抗原 (K)组成。主要抗原有三种。型特异性抗原:型多糖抗原为菌体抗原的一种,是光滑型菌株所含有的重要 抗原。当菌株变为粗糙型时,此抗原也常随之消失,各菌型所含的型抗原不同, 可用于区别菌种的型别。群特异性抗原:为光滑型菌株的次要抗原,也是菌体抗原的一种。特异性较 低,常在数种近似的菌内出现。在福氏菌株中,由于所含群抗原不同,可将某些 菌型分为多种亚型,如福氏菌2型,根据群抗原不同,可分成2a、2b两个亚型。表面抗原

      4、(K抗原):在新分离的某些菌株菌体表面含有此种抗原。不耐热, 加热100C1小时即被破坏。具有此种抗原的菌株,可阻止菌体抗原与相应免疫血 清发生凝集。根据抗原构造的不同,按最新国际分类法,将本属细菌分为四个群、39个血 清型(包括亚型)(见表二)表二志贺氏菌属抗原的分类菌名血清分类生化特性群型亚型甘露醇鸟氨酸脱 羧酶志贺氏菌A110+一福氏菌B16x、 y变 种1a、1b、2a、2b、3a、3b3c、 4a、 4b+鲍氏菌C115+一宋内氏菌D1+一A群:也称志贺氏菌群,有10个血清型。不发酵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 与其他各群细菌无血清学联系。B群:也称福氏菌群,已有13个血清型(包括亚型和变种)。最近又发现3个 亚型(1c、4c、5b)。发酵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抗原结构较复杂,各型间 有交叉凝集。每一福氏菌型具有二种抗原,即型特异性抗原和群抗原,前者只存 在于同型菌株中,后者有许多种,存在于福氏各菌型中。例如福氏1b型除含有1 型特异性抗原外,尚含有4、6群抗原。C群:也称鲍氏菌群,有15个血清型,分解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各型 内无交叉凝集。D群:也称宋内氏菌群,仅有一个血

      5、清型。分解甘露醇,有鸟氨酸脱羧酶, 迟缓发酵乳糖。有1、11相之分。1.5抵抗力志贺氏菌属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以宋内氏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 最弱。一般在潮湿土壤中能存活34天,37C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可存活96 天,在粪便内(室温)存活11天。日光直接照射30分钟,56-60C10分即被杀死, 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很敏感,1%石炭酸中15-30分钟即被杀死,对氯霉素、磺胺 类、链霉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1.6变异性S-R型变异:菌落可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同时常伴有生化反应、抗原构造 和致病性的变异。在机体内,尤其在慢性患者和恢复期患者,志贺氏菌可发生变 异而失去原来的生化和抗原特性,成为不典型菌株。但其中部分不典型菌株,可 通过10%胆汁肉汤等返祖为典型菌株。故在慢性患者或带菌者粪便检查时,对这 类菌株要特别注意,必须多次反复检查。因这对传染源的发现及控制有重要意义。耐药性变异:自从广泛使用抗菌素以来,志贺氏菌的耐药菌株 不断增加, 给防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国内部分地区报道(1972-1974),志贺氏菌对四环素 的耐药率达74%、氯霉素73.6-97%、链霉素84-98

      6、%、合霉素75-100%、磺胺类 97-100%,可见国内对常用几种抗菌素的耐药率相当高。毒力变异与其他变异:1963年南斯拉夫Mel氏首先创用依赖链霉素的志贺氏 菌株(依链Sd株,口服预防痢疾。Sd株是一株必须有链霉素存在下才能生长的菌 株,其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美国以天然变异无毒株与大肠杆菌杂交而获 得的MH株制成疫苗,其免疫效果和稳定性均较Sd株差。我国正大力利用变异方法 通过动物和药物处理等寻找安全有效可供口服的痢疾杆菌活菌苗,并已取得初步 成效。2致病性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根据宿主的健康状 况和年龄,只需少量病菌(至少为10个细胞)进入,就有可能致病。2.1致病因素志贺氏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菌体内毒素个别菌株能产生外毒素。侵袭力:志贺氏菌进入大肠后,由于菌毛的作用粘附于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 上,继而进入上皮细胞并在内繁殖,扩散至邻近细胞及上皮下层。由于毒素的作 用,上皮细胞死亡,粘膜下发炎,并有毛细吸管血栓形成以至坏死、脱落,形成 溃疡。志贺氏菌一般不侵犯其他组织,偶尔可引起败血症。目前认为不论是产生 外毒素的还是只有内毒素的志贺氏菌

      7、,必须侵入肠壁才能致病。因此,对粘膜组 织的侵袭力是决定致病力的主要因素。内毒素:志贺氏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通透性增 高,从而促进毒素的吸收。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 一系列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毒素破坏粘膜,形成 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痢疾脓血便。毒素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道功能紊 乱,肠蠕动共济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最明显,因而发生腹痛、里急后重 等症状。外毒素:志贺氏菌1型及部分2型(斯密兹痢疾杆菌)菌株能产生强烈的外毒 素。为蛋白质,不耐热,75-80C1小时即可破坏。其作用是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加, 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外毒素经甲醛或紫外线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能刺激 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一般认为具有外毒素的志贺氏菌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 2.2所致疾病: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可分为两类6型。A、急性细菌性痢疾:又分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急性中毒性菌痢三型。 急性典型菌痢症状典型,有腹痛腹泻、脓血粘便、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各型 菌都可引起,以志贺氏菌引起的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较轻。经治疗,预后良好。

      8、 如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不典型,易诊断错误延误治疗, 常导致带菌或慢性发展。急性中毒性菌痢小儿多见,各型菌都可发生。中毒性菌 痢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内毒素造成机体微循环障碍的结果。导致内脏 淤血、周围循环衰竭(休克),主要功能器官灌注不足,发生心力衰竭、脑水肿, 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微循环障碍,再加上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 因子等,而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B、慢性细菌性痢疾:又分慢性迁延型、慢性隐伏型、急性发作型三型。慢 性迁延型,通常由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等引起。病程超过2个月,时愈时发,大 便培养阳性率低。在有临床症状时为急性发作型,该型往往在半年内有急性菌痢 病史。慢性隐伏型菌痢,是在一年内有过菌痢病史,临床症状早已消失,但直肠 镜可发现病变或大便培养阳性。志贺氏菌带菌者有三种类型。A.健康带菌者,是指临床上无肠道症状而又能 排出痢疾杆菌者。这种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饮食业、炊事员、和保育员 中的带菌者,潜在的危险性更大。B.恢复期带菌者,是指临床症状已治愈的病人, 仍继续排菌达2周之久者。C.慢性带菌者,是指临床症状已治愈,但

      9、长期排菌者。 2.3免疫性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免疫期短,也不稳定。可能因本菌属菌型众多,相 互间无交叉免疫性之故。免疫性与血中抗体似乎无关,而与肠道粘膜细胞吞噬能 力加强和机体对痢疾杆菌内毒素耐受性提高有关。肠道分泌型抗体即粪抗体亦有 一定作用。粪抗体出现早、消失快,在脓血粘便中,粪抗体检出率高达90%。这为志贺氏疫苗经口免疫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3主要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0-20h,短者6h,病人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呕吐及频繁的腹泻,并伴有水样便,便中混有血液,发热,体温高者可达40度以上,病人出现痉挛。4流行病学人和灵长类是志贺氏菌的适宜宿主,营养不良的幼儿、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 为易感。据报道,每年约有14000例志贺氏菌病,但估计发病人数为30万。据FDA 统计,1997年美国加州等5个州食源性疾病共为8051例,其中志贺氏菌引起的为 1263 例。志贺氏菌病常为食物爆发型或经水传播。和志贺氏菌病相关的食品包括色拉 (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奶制品,禽,水果,面包 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志贺氏菌在拥挤和不卫生条件下能迅速传播,经常 发现于人员大量集中的地方如餐厅、食堂。食源性志贺氏菌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 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菌痢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存 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5检验5.1检验所需的器材检验志贺氏菌需要的培养基和试剂有CN曾菌液、HE琼脂、SS琼脂、麦康凯琼 脂、伊红美兰琼脂(EBM)、三糖铁琼脂(TSI)、葡萄糖半固体管、半固体管、葡 萄糖胺琼脂、尿素琼脂(PH7.2)、西蒙氏柠檬酸盐琼脂、氰化钾(KCN)培养基、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赖氨酸、鸟氨酸及对照培养基)、发酵管(棉籽糖、 甘露醇、甘油、七叶

      《志贺氏菌论文讲座》由会员大米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贺氏菌论文讲座》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