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景解析

2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88778715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景解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 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景 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 俗。 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的想到。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zh u y u ):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 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写作背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王维少年时就与胞弟 王缙离开家乡蒲州到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客游。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久负盛名,使他成为王公、驸马、达官贵人的座上清客,这使他 有机会大量接触上层社会的生活,对世态炎凉和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有了深刻 认识,并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久而久之,思乡怀亲之感不断袭扰他。特别是在 他十七岁那年的“九九”重阳佳节之日, 达官贵人

      2、们都以家宴自娱,胞弟王缙 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 发,遂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译文】译文一:“我”独自一人在他乡游居漂泊,每每一到好节日,我对家乡 ,对 亲人,对老友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遥想兄弟们一定正在登高山吧 !一定 都插上了茱萸,唯一可惜的就是少了 “我” 一人。译文二:我独自一人作客他乡,每逢这美好节日便更加思念亲人。 在远方就 知道兄弟们登上高处,身上都佩带着茱萸草,却少了我一个人。这首诗注重感受和细节的典型性,“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既是诗人日 常感受的升华,又是长期客居异乡的游子节日感受的概括和总结,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登高插茱萸的细节,体现了节日兄弟聚首的欢悦,同时也具有浓厚 的时代和地方色彩。正因为这首诗注重感受、细节、时间、环境诸方面的典型选 择,因而就形象逼真地表达了诗人具有典型意义的感情。因此千百年来屡经传诵。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 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 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 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 会感到一切都陌 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 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一一最常见的是“佳节”一一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 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 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 的警句。# /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景解析》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景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