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集一矿2.4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4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88002657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6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20页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位置与交通新集一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约17 km处,其东临新集二矿,西接连塘李勘查区,北与张集煤矿相连,行政区划隶属凤台县新集镇与张集乡管辖。本矿井交通十分方便。淮阜铁路从井田南部通过,潘(集)谢(桥)及凤(台)张(集)公路从井田南部穿过。流经井田东北隅的西淝河常年有水,可通百吨机帆船,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交通位置见图1-1。 图1-1交通位置图1.1.2地形与河流本井田位于淮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雨季易成内涝以外,地面标高一般在+22.00 +26.50 m,总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本井田外的主要河流为淮河,其河床宽250 300 m,汛期达800 m,常年水位在+17.00 +18.00 m,历史最低水位为+12.36 m,常见洪水位标高+22.00 +24.00 m,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为+25.99(1991年7月3日),最大流量为12700 m/s(1954年)。井田内东北隅的西淝河两岸有常年积水洼地,河东为花家湖,积水面积达22 km2,丰水期

      2、与西淝河连成一片。此外,井田内尚有纵横交错的人工沟渠。1.1.3气候与气象本矿井所在地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冬冷夏热。本地区年均气温15.1 ,两级气温分别为41.2 和-22.8 。一般春、夏季多东南风及东风,秋季多东南风及东北风,冬季多东北风及西北风,平均风速3.18 m/s,最大达20 m/s,年均降雨926.33 mm,最大达1723.50 mm,且雨期多集中在6、7、8三个月,雪期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最大降雪厚度16 cm,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为30 cm。1.1.4地震烈度根据历史资料,淮南、颖上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据颖上县志记载有感地震16次,其中,1931年在明龙山曾发生6.25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为7度。其它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1937年菏泽7级地震,均波及本区,但无较大破坏。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附录A的有关规定,本矿井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1.2井田地质特征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2.1地层本井

      3、田为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下元古期、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1.2.2构造本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中谢桥向斜的南翼,受淮南推覆构造阜凤逆冲断层的影响,基岩包括原地系统(阜凤逆冲断层或阜凤下夹片断层的下盘)、推覆体(阜凤逆冲断层的上盘)和下夹片三部分。原地系统由二叠系、石炭系及其下伏地层组成。二叠纪煤系的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近东西北西西、倾向北、倾角浅缓(5 10)深陡(25 30,局部50以上)的单斜,其中中深部有一定数量的断层和宽缓褶曲,且沿走向还有波状起伏。推覆体呈近东西向分布于井田的中部和南部,主要由南部的下元古界片麻岩和北部的寒武系灰岩组成,二者以与阜凤逆冲断层近于平行的F02分支断层为界。推覆体地层走向近东西,总体倾向北,倾角变化大,局部直立倒转,并伴有一系列小褶皱和逆冲断层。因外来系统的下元古界片麻岩局部被剥蚀,故在井田的中南部形成了出露原地系统二叠纪煤系的“构造窗”。下夹片多位于井田南部,东部中段也有分布,剖面上多呈透镜状或勺状,主要由部分奥陶、石炭和二叠系组成,其地层紊乱,产状多变,岩石破碎,滑面发育,并伴有小褶皱和断裂构造。主要断

      4、层特征见表1-1。此外,本井田在生产阶段尚揭露最大波幅达20 m的小褶曲若干个,落差小于20 m的断层161条,由此表明井田内小构造比较发育。总体来看,本井田原地系统构造中等,但推覆体和下夹片构造复杂。根据矿井地质规程中地质因素复杂程度标准评定,本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类表1-1 主要断层特征表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延展长度(m)阜凤逆冲断层逆NWSW0 301000贯穿本矿F10正EWS30 700 2306500注:本表资料源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新集一矿矿井地质报告(2006.5.)和生产揭露资料。1.3煤层特征1.3.1煤系与煤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系,其中二叠系的山西组与上、下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层段。煤层综合地质柱状图如图1-2所示。井田内二叠系含煤层段厚约756 m,含煤35层,煤层总厚38.18 m,含煤系数平均为5.05 %。共有可采煤层11层,平均总厚23.21 m;其中13-1、11-2、9、8和6-1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4.84 m;20、13-1下、7-2、7-1、1上和1为次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8.37 m。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见表

      5、1-2。本毕业设计只对平均厚度为7.03 m,基本全区可采的13-1煤层进行。表1-2主要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表煤层两级厚度(m)平均厚度(m)下距煤层平均(m)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结构类型可采性13-10.3111.187.032.11多为泥岩,少量粉、细砂岩多为泥岩,少量炭质泥岩、含炭泥岩较简单基本全区可采11-20.654.922.6461.56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少量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含铝泥岩较复杂基本全区可采90.243.151.4819.16多为泥岩,少量粉、细砂岩多为泥岩,少量砂质泥岩简单大部可采80.424.732.667.24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少量粉、细砂岩多为泥岩,少量砂质泥岩、含铝泥岩单一大部可采6-10.297.532.60103.67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少量中、细砂岩多为泥岩、砂质泥岩,部分粉、细砂岩较简单大部可采注:本表资料源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新集一矿矿井地质报告(2006.5.)。本井田多为大部可采基本全区可采的中厚厚煤层,煤层结构单一较复杂,煤层的稳定性以稳定较稳定为主。除次要可采煤层个别点可能有串层现象以外,其余均对比可靠。根据矿井地质规程中地质因素

      6、复杂程度标准评定,本矿井煤层稳定程度为类。图1-2 煤层综合地质柱状图1.3.2煤质本井田可采煤层煤质稳定,变化不大,主要属低中灰中高灰、低硫、特低磷低磷、高挥发分、中高发热量、富焦油、易选极难选的气煤和1/3焦煤,工业上可作动力用煤、炼油用煤和气化用煤,部分煤洗选后还是极好的炼焦配煤。各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见表1-3,本井田煤层的风氧化带深度为自基岩顶界面向下垂深30 m。表1-3 各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表煤层Mad(%)Ad(%)Vdaf(%)St.d(%)Pd(%)Qnet.ad(MJ/kg)Y(mm)煤类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13-10.532.251.2212.7735.0620.4833.6045.3841.040.100.920.350.0130.0870.04913.3928.3725.098.012.010QM13-20.572.651.3310.4933.1320.5732.9538.1935.130.261.160.550.0060.0070.00622.5429.7125.844.013.08.8QM

      7、90.352.261.2815.9438.3025.1733.2439.9836.380.224.080.490.0040.0180.00618.6726.0823.959.013.011.2QM1/3JM80.342.411.4312.5722.9816.533.4140.5936.890.141.800.60.0040.0170.00926.2328.8226.167.513.010.4QM1/3JM6-10.292.161.1812.3233.0419.3334.0643.8937.940.352.430.730.0050.0090.00724.9829.2927.368.020.012QM1/3JM10.292.241.288.5329.4215.4432.7341.4634.960.184.570.810.0010.0040.00327.2630.2429.1510.013.511.5QM1/3JM注:本表资料源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新集一矿矿井地质报告(2006.5.)。1.4水文地质1、地表水本井田地形比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2.00+26.50 m,总体为西高东低

      8、。东北隅的西淝河两岸地势低洼,地面标高+19.00 m左右,雨季大面积积水,另有纵横交错的西淝河小支流和人工沟渠。河、渠常年有水,水位一般低于地表24 m,雨季水位较高,但排泄较快,不致溢出两侧23 m高的河堤。因此,地表水不会对井下生产构成威胁。2、新生界松散含、隔水层(组)本井田新生界松散层两极厚度介于60.20311.29 m之间,平均161.28 m,总体变化趋势为中部较薄,南、北两侧较厚。根据沉积物的组合特征及含、隔水性能的不同,可将新生界自上而下大致分为一含、一隔、二含、二隔、三含、三隔、四含计4个含水组和3个隔水组。一含顶部为砂质粘土和粘土,下为松散状粉砂和粘土质砂与粘土互层组成的复合潜水含水层,下部具承压性;砂、土厚度极不稳定,一般砂层厚约10 m,富水性中等。一隔由浅黄或浅棕色砂质粘土与粘土组成,局部夹12层砂层透镜体,厚度变化较大。二含由浅黄、灰黄色中、细砂和少量粉、粗砂组成,砂层累厚平均约47 m,间夹多层粘土,其中一层厚层粘土将该组分为上、下两部分,总体富水性中等较强。二隔主要由杂色粘土组成,局部夹12层砂层透镜体;粘土结构致密,塑性较强,局部含钙;该组厚度变化较大,局部缺失处二含直覆于基岩之上。三含主要由灰黄、灰白色中、细砂或粉、粗砂与杂色厚层含砾粘土或钙质粘土相间组成,局部钙质富集成泥灰岩;该组中上部多为砂类,下部多为粘土类,砂类含量较低,富水性中等较弱,井田中部局部缺失。三隔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夹中、细砂或粘土质砂组成,其中粘土、砂质粘土致密,具膨胀性,隔水性能良好。因受古地形控制,厚度变化大,介于0134.64 m之间,除在中部和东北部有所缺失以外,其它地段分布稳定,粘土平均厚度40 m左右,系其上、下含水层间的良好隔水层。四含分布范围小,富水性极弱。正常情况下,新生界松散层水不致对矿井生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集一矿2.4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m****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新集一矿2.4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