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示儿》教学设计

4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86682790
  • 上传时间:2022-07-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57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示儿教学设计示儿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化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安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示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示儿教学设计1 一、 教学内容:教科版第五册 35页。 二、 教材和学情分析: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三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实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须要在说明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观赏水平。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三、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驾驭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

      2、本诗剧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化四、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 五、教学过程:示儿教学设计 课前口语训练,满江红导入该课。师:1、自由朗读示儿把诗读顺口。 2、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再来练读。、老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出示示儿视频。 5、按老师划分节奏练读。、找生读,齐读,(适当评价) 7、师生合作读。师: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心情,你会选哪个字? 师: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师:你怎么理解“万事空”? 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我们应当抓住哪个字来读?你从中读出什么?师:介绍战乱是背景。指导读好“悲”和“不见”两字。 师:想象,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师:想象假如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师: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林升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师:

      3、带着不同语气指导读。(生气,难过,生气) 师:诗人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 多媒体出示三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师: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是?(盼)你是从哪个感受到的?(无忘)假如你就是陆游,你会怎样交待儿女呢? 师:他到死都盼望祖国能够统一,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导读示儿师:读着读着,你最终相识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呢?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诗人陆游说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师:总结。用清末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结束。 板书设计:示儿 (宋)陆游 悲 盼 不见九州同 北定中原日 爱国不变 死示儿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剧烈的爱国之情。2理解诗句 .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成功喜讯后心情特别欢快的缘由。 2.理解诗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许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理想,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酷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

      4、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相互订正,老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原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原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哀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哀痛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老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据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知你们的父亲j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5、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剧烈的爱国之情。)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留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相互检查)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 遗恨 不见九州同 示儿 遗愿王师北定 教学后记: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剧烈的爱国热忱。教学时,应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一、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诗文后,老师简介有关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陆游生活的时代时局动荡,金人南侵,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生,导致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引起诗人陆游无比悲愤。直至他临终时,已经85岁高龄了,但“北定中原”、“还我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仍有增无减。他的心事依旧是盼望着北伐的成功和祖国的统一,对光复中原,洗雪国

      6、耻表示了深切的期望和坚决的信念。在此基础上,确定朗读基调:要求学生用深厚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用坚决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呼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二、再读诗文,琢磨首句,体会诗人的“悲凉”心情指导学生再读诗文后,琢磨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让学生了解这一句表明作者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伤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一直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特别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朗读时,“死”字应读得急促,很快地带出“去”字,以显示诗人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元”、“空”二字要读得强劲有力,以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三、精读诗文,了解缺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 让学生再读诗文,思索“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什么?哪句诗写明白这一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进行精读、理解“但”是“只”的意思。此句诗意是作者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解除的极大哀思的

      7、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缺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朗读时,可轻读首字“但”,以突出“悲”字。“见”字后要停顿长一些,然后一字一顿地读出“九州同”三字,把诗人难以安静的悲怆心境表达出来。 四、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 对本诗的最终两句,应引导学生进行研读。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应使学生了解到作者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作者生前来不及看到北定中原,但对最终的成功怀着不行动摇的信念,坚信总有一天能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的统一。朗读此句时,在重音读了“王师”二字后,即以流畅而充溢信念的语调,以及较快的速度朗读完全句,句尾的“日”应略微上扬延长,以引出下句。 第四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应使学生了解这是作者对儿辈们的叮嘱:家祭的时候,你们肯定不要遗忘把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这件事,告知你们的父亲。朗读时,“无忘”要读得平仄分明,“忘”字要增加力度,适当延长,以表达诗人不忘中原光复的剧烈感情。“乃翁”要读得庄重沉稳。使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文所表达的作者坚决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苍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

      8、加深酷爱祖国的情感。示儿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家祭、乃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体会诗中表达的剧烈的爱国情感。4、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指导 老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 学生学法:自学探讨法、合作学习法。 三、教学重点 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 四、教学难点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五、解决方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情。 六、教学打算 多媒体七、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课文 你喜爱古诗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古诗接龙的嬉戏;背诵六年来所学的诗(课外的也可)(一人一首)。 (二)板书课题,感知写作背景 1、同学们看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知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幻灯出示作者简介 11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开封,其次年四月初俘虏了两位皇帝及皇亲国戚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政权灭亡。112年农历五月,宋高宗赵构称帝建都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南宋朝廷只守着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又对金实

      9、行屈辱倒戈的政策,在残忍的金兵限制下的中原与华北地区的人民受尽了熬煎。陆游出身书香门弟,幼年时正值金兵南犯中原,饱尝流离之苦。他的一生作诗甚多,现在九千三百多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示儿是他在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遗嘱。 (三)课件出示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四步法)、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品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 、细读 想想诗人描绘的画面。、研读 由画面的情景你想到些什么? (四)合作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达到正确、流利,并指出“祭”的书写笔顺和“乃”的读音。 2、品读 小组合作自悟诗意,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探讨。学生汇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同“原”是原来的意思。“元知”:原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指全国的统一。 诗意:我原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一而感到哀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师:指南宋军队。 定:是平定,这里指收复。北定:收复北方。 无:同“勿”,不要的意思。 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乃翁:你们的父亲。 诗意: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

      《《示儿》教学设计》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教学设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