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怎样把握诗歌的感情

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8559359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怎样把握诗歌的感情 从诗歌鉴赏试题的考查重点看,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是题干中的三个高频词语。其中准确理解感情是做好诗歌鉴赏题目的前提和关键,去年18套题有14套考到了感情的把握。那么怎样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呢?首先对诗歌的最突出的特点要有所了解。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白居易也曾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可见 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性 ,即我们经常说的“诗言志”。感情是抽象的,这种抽象的感情诗人借助形象表达出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如表达愁情,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说“惟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我们可以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中的景物形象,又称意象,它是染上作者感情色彩的景物,许多意象有传统的内涵,了解了这些内涵,犹如有了一把鉴赏诗歌的钥匙。有些意象

      2、的内涵大家很熟悉了,如02年高考考到的“折柳”的寓意,都知道有惜别怀远之意;一说月,我们知道与思乡怀人有关。但有些意象大家不一定把握的很准确,如“草”这个意象,学生一般认为赞颂生命力强,但更多的时候是强化一种离愁别绪,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我把常见的意象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其他),我们可以结合例句准确把握这些意象的传统内涵。(五空答案依次为:依依惜别 思乡怀人;反衬荒凉 感慨兴衰;离恨;凄凉悲伤;高洁品格) 需要注意注意的是,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如“梅花”,在陆游笔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在毛泽东笔下“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却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如“马”,臧克家的“老马”忍辱负重,曹操的“老骥”却“志在千里”。 一系列相关意象组合而成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通俗的说,是一组景物组合在一起营造的氛围给人的一种的感觉。 如一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觉得雄浑壮阔,体会到一种豪放之

      3、情。一读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觉得萧瑟凄凉,体会到一种缠绵悱恻之情。 通过景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我们可以记住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掌握,把握步骤:把握意象 进入意境 体会感情。 我们以谢亭送别转应曲为例,看作者用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案:青山红叶碧水这些意象,构成明丽的意境,反衬别绪。风雨飘摇构成暗淡的意境,正衬离情。) 转应曲 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答案:用边草、雪、明月、胡笳这些意象,营造了荒草连天、白雪皑皑、月光满地、胡笳声声的空旷、荒凉、清冷的意境,表达了思乡之情。) 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感情。诗歌一般都或隐或显的有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古典诗歌有些常见形象、思想感情。列表如下: 人物形象分两类:诗中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我们先学习怎样分析诗中主人公,具体方法是:了解其身份,看其所作所为,总结作者对他的感情。以赠孟浩然山中寡妇为例共同分析赠

      4、孟浩然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明确:隐士 青年时摒弃高官荣华,年老时隐居山林,对月饮酒,喜爱花草。一个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表达作者的仰慕之情)山中寡妇 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明确:底层百姓 住、穿、吃 表达同情,揭露战乱、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借一个形象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形象的典型意义。) 更多的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自己,如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具体方法是:想象联想,设身处地,体会感情。 以破阵子约客为例分析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联想到辛弃疾文武全才,有伐金复国的抱负却不被重用,闲居近20年。想象某天他借浇愁,挑灯看剑,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可这一切都是“梦”啊

      5、,自己已经两鬓白发了。体会作者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之情)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学生通过分析景物、动作,设身处地体会到应是焦躁烦闷之情。) 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往往结合在一起,理解诗歌感情时不要死板。 把握事物形象,体会感情。这类诗歌借助某一种客观事物,寄托作者的某种感情、志趣。它不同于借景抒情,它只写一种事物,不营造意境,某种感情、志趣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所谓的托物言志,如醉落魄咏鹰(寒山几堵)小斋即事 (怜琴为弦直)等,答题时一般要知人论世,找作者情感与所托之物的共同点,实现人与物的对接,从而把握作者的感情。以三首诗为例学习。病牛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牛贡献巨大,但少人怜惜,且病弱,可它无怨无悔,“但得众生皆得饱”,更凸显出其甘于奉献的神。)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柳条借风摇摆,柳絮遮蔽日月,秋天霜后叶落,柳树僵直;很自然让我们想起得势猖狂的人,迷惑君主的佞臣,作者预言他们没有好下场。)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开采石灰石烧炼石灰烧成石灰粉装饰世界,这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严峻考验等闲视之;“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作者希望保持清正磊落节操的志向) 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希望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我们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满怀信心的去攻克诗歌鉴赏题。

      《怎样把握诗歌的感情》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把握诗歌的感情》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