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高考历史人民版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一 含解析

1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85487458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一) 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1917-1945年(35分钟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最新模拟精练】1.(2017河南三市模拟)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据此可知,列宁认为()A.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二月革命”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解析】选A。由“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二月革命”,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2.(2017乐山模拟)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解析】选C。依据材料信息“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可判断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的俄国小农经济仍

      2、占优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C正确。3.(2017赣州模拟)列宁论粮食税指出,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这一论述表明,粮食税的实施()A.促使农业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B.有利于通过市场积累工业化资金C.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巩固了工农联盟,活跃了商品市场【解析】选D。“实现了”说法错误,A错误;粮食税推动农业发展,B与材料无关;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并不意味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C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正确。【拓展延伸】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4.(2016浙江文综)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

      3、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解析】选C。图片反映了变化前个体农户所占比重最大,集体农户与工人占很小比重;调整后个体农户减少,集体农户与工人所占比重增大。结合所学知识,斯大林时期进行工业化运动与农业集体化运动,符合图片中的变化,故选C。5.(2017韶关模拟)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胡佛政府“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可判断胡佛政府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B正确;A与题意无关;C与题意不符;胡佛政府没有挽救经济大危机,D错误。6.有资料表明,罗斯福就任总统的头一年,失业率是25%。到1937年时,失业率已稳步下降到15%左右。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A.以解决就业为主要目的B.推动了经济的有效恢复C.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D.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解析

      4、】选B。材料中失业率由25%下降到15%左右,是经济治理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项政策就能起到这一作用,A中的解决就业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全面涵盖材料的实质;C不能反映就业率下降带来的直接效果;D的表述也是其中之一,不能全面涵盖。故选B。【拓展延伸】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目的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克服经济危机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宏观调控效果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存在很多弊端,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国家干预”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带来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但也出现“滞胀”实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共性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7.(2017石家庄模拟)“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D.扩大了政

      5、府行政干预权力【解析】选C。罗斯福政府根据美国国情和时代的需要,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减轻了经济大危机的危害,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从而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要求,C正确。8.(2017武汉模拟)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的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文学家的描写对象,应该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反传统、反理性、夸张怪诞等特性,表明内心迷惘、虚无等情绪,A正确。9.(2017桂林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

      6、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

      7、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问,中国方面的特点,结合所学“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材料信息“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分析回答。苏联方面的特点,据材料“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忍受现在的贫困”分析作答。第(2)题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等;根据材料二得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等。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

      8、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答出3点即可)(7分)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答出两点即可)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8分)(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4分)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答: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也可给2分);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6分)【原创新题速递】10.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解析】选C。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但与材料中发展资本主义无关,A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9、,而当时人们认为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是资本主义特有的,C正确;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苏俄经济,不是为加快工业化建设,D错误。11.(2017荆州模拟)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解析】选C。苏联的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总数的比重很大,可见苏联并没有忽视技术革新,故A错误;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也会推动科技转化为应用,故B错误;苏联新科技转化率低、周期长,主要是因为来自苏联体制的严重制约,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使得转化缺少动力,故C正确;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只是表面原因,故D错误。12.据统计,1929年美国民众用分期付款购物总计70亿美元,从1921-1929年每个家庭的真实债务从388美元增加到739美元,消费债务的增长率提升了131%,此状况()A.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B.加剧了工业生产的萎缩C.刺激了企业的盲目生产D.说明了消费与生产脱节【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了美国超前消费的盛行,这会导致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而这生产不是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所以其扩大生产具有盲目性,C正确。消费债务的大幅提升,会使以后市场需求受到压缩,A错误;B、D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D错误。【拓展延伸】对经济大危机根本原因及实质的理解(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精品】高考历史人民版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一 含解析》由会员M****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历史人民版高频考点专攻练:十一 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