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

6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85104427
  • 上传时间:2022-08-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9-2035年,公示稿)2019年11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发展基础2第一节规划背景2第二节规划范围3第三节发展条件5第四节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8第五节 规划编制依据10第二章 总体要求11第一节 指导思想11第二节 基本原则11第三节 战略定位12第四节 发展目标14第三章 空间布局与管控15第一节 空间开发总体格局15第二节 加强“三线”管控18第三节 优化“三生”空间功能19第四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21第一节 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21第二节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23第三节 打造高端制造业带25第四节 积极发展沿海现代服务业27第五节 大力发展滨海农渔业28第五章 旅游业发展与布局31第一节 打造六大滨海旅游度假区31第二节 促进滨海旅游业多元化发展32第三节 完善滨海旅游支撑体系34第六章 陆海资源保护与利用37第一节 加强陆海环境管控37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与修复38第三节 落实岸线分类利用与管控39第四节 强化海岛分类管理与修复43第七章 推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44第一节 加强区域联动与协同44第二节 提升城镇建设水平4

      2、5第三节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46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48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48第二节 加快港口设施建设49第三节 加快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51第九章 实施保障53第一节 强化统筹协调53第二节 创新机制体制53第三节 优化空间治理54第四节 完善监督考核55第十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估57第一节 环境影响现状评估57第二节 环境影响预测评估57第三节 规划环境影响防治措施59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0前 言惠州是广东省海洋大市,海域面积约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力发展临海经济,取得显著成就,沿海经济带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明确惠州市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共同构成全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心区和主引擎,引领沿海经济带整体发展。顺应全球经济向海发展趋势,编制实施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9-2035年),统筹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把海洋资源优势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沿海经济的先行发展带动近海内陆和整体经济发展,推动惠州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

      3、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规划是综合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明确沿海经济带未来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保障措施等,是指导惠州市沿海经济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第一节 规划背景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构筑蓝色发展梦想成为一种战略选择,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为顺应全球经济向海发展趋势,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沿海经济带的战略部署,并于2017年10月印发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统筹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沿海经济的先行发展带动近海内陆和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

      4、署,并于2018年12月印发实施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惠州市同属“一核”(珠三角核心区)和“一带”(沿海经济带)区域范围,是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也是新时代全省发展的主战场。惠州市是广东省海洋大市,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惠州市按照“面南向海”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沿海规划统筹协调性不强、部分地区空间布局不合理、海岸资源无序开发、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等问题。因此,编制实施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并统筹推进沿海经济带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等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省委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战略部署,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促进沿海与内陆良性互动,实现海陆统筹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整合沿海资源,加快发展临海产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

      5、极;有利于发挥沿海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沿海经济带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加快建设美丽海洋。第二节 规划范围惠州市沿海经济带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国土,总面积为6090.2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土地面积1570.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19.44平方公里。陆域规划范围主要分布在惠阳区、惠东县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共13个镇街和2个旅游管理区,具体包括惠阳区的淡水街道、秋长街道、三和街道和沙田镇4个镇街,惠东县的白花镇、稔山镇、吉隆镇、黄埠镇、铁涌镇、平海镇6个镇和巽寮、港口2个旅游管理区,大亚湾开发区的西区街道、澳头街道和霞涌街道3个镇街。图1-1 惠州市沿海经济带规划范围图第三节 发展条件惠州市沿海经济带区位条件优越,陆海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活力强劲,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地理区位优越。惠州市沿海经济带毗邻港深、接壤粤东、滨临南海,目前已初步构筑起以铁路、高速、港口为支撑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联接粤东粤北以及江西等内陆地区的重要枢纽门户,也是华南地区最为便捷的出海口

      6、之一。资源要素丰富。海洋资源位居全省前列,海岸线长 海岸线长度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281.4公里,2017年自然岸线保有率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河口岸线等原生岸线;自然岸线保有率数据来源于惠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为46.85%。海域面积约4520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岛屿162个,各类海湾28处,大部分港湾水深条件优越,适宜建设优良港口。地形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主,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可开发建设用地面积265.26平方公里,占沿海经济带总面积的16.75%。拥有双月湾、海龟自然保护区等多处世界级稀缺滨海旅游资源,以及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红树林、粤港澳地区最美原生态沙滩等。发展活力强劲。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居全国首位,成功引进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惠州石化三期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项目落户,启动规划建设惠东新材料产业园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加速形成。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广东太平岭核电、港口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落户建设,稔平半岛将打造成为

      7、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女鞋、家具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生态环境良好。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立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海洋自然保护区,完成考洲洋美丽海湾和东山海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两个省级海洋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区域内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海洋生物保持多样性。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沿海乡镇已建成5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60座,95%以上的近岸海水水质达到一、二类水质标准。同时,沿海经济带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突出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与广州、深圳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效率偏低,特别是稔平半岛现有公路没有形成快速通达的网络体系,部分公路等级仍然偏低,公共交通工具比较紧缺。港口发展还不充分,港口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渔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大众性休闲码头建设滞后。稔平半岛存在季节性、区域性缺水问题。可开发利用土地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大亚湾石化

      8、区可开发空间有限,亟需拓展发展新空间。国土空间管控、土地资源集约开发利用等方面统筹程度不高,连片可开发利用土地较少,存在较多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等现象且盘活难度较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一些新兴滨海旅游项目特别是旅游地产项目无序开发,挤占产业发展空间。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质增效。沿海产业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为主导,而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炼油、乙烯等上游环节,中下游产业发展不充分,原料利用率不高,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偏低。能源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环保、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涉海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层次不高,如港口物流发展不充分,滨海旅游缺少大型主题公园等游乐项目,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容量面临较大压力。石化行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行业,随着沿海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单位GDP能耗、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均面临考验,石化行业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较重。惠州海域大部分是广东省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排水出路受到严格限制,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海洋综合管理统筹能力不强

      9、。现行海洋管理缺乏完整统一的管理体制,综合统筹能力不强。现行审批制度不够明晰,建设项目用海后续管理不到位,影响海岸、海岛资源开发进度和质量。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体系还未健全,监测监视手段和设备还比较落后。大亚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风险管理机制、应急处置能力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第四节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于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识别出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国土空间,明确可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适宜空间分布。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是指生态保护等级高且生态系统完整性较高,或属于重要生态廊道的区域。占惠州市沿海经济带陆域土地面积的5.44%,占市域城市发展区 城市发展区是惠州市域“1+1”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即把全市划分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和南部城市发展区,进行差别化发展。的比例为2.1%,覆盖沿海经济带内重要的山地、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域,主要分布在沙田镇、霞涌街道、西区街道和平海镇。农业生产适宜区 农业生产适宜区是指农业承载能力较高,地块连片度较高,适宜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占沿海经济带陆域土地总面积的38.08%,占市域城市发展区的比例为14.81%,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白花镇、稔山镇、平海镇和铁涌镇。城镇建设适宜区 城镇建设适宜区是指城镇承载能力较高,斑块规模较大,能够满足一定规模城镇开发建设的区域。以上区域划分依据为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试评价报告占沿海经济带陆域土地总面积的41.46%,占市域城市发展区的比例为16.13%,在沿海的平原和丘陵

      《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由会员ni****g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