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最新的)

12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84573748
  • 上传时间:2024-0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四川省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标准四川省民政厅 2010年6月18日发布为切实保障我省生活无着人员根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方法?及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法实施细那么?以下简称?实施细那么?的规定,结合我省救助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标准。一、救助管理内容一救助原那么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是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在实施?救助管理方法?和?实施细那么?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原那么。自愿受助是指求助人员向救助管理机构自愿求助,经询问并甄别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管理机构应给予救助;同时受助人员可以放弃救助,告知救助管理机构后自愿离站,救助管理机构不得限制。无偿救助是指救助管理机构不得向符合条件的受助人员及其家属和单位收取费用,也不得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以自挣生活费及返家所需费用。依法救助是指救助管理机构依据救助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程序,依法开展救助工作。二救助对象救助管理机构实施救助的对象为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正在街头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对因务工不着、迷失走散、离家出

      2、走、被拐骗拐卖、突发自然灾害等发生临时性生存危机的到救助管理机构申请救助的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可在对其身份和事由核实清楚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帮助。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求助意愿但无力到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的残疾人和老年人,由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的,列入紧急保护性救助范围,先实施救助,待查明情况,核实身份后,通知其监护人或亲属、单位接回;对其监护人或亲属、单位无力接回的,经协商后可由救助管理机构接送返乡;对符合条件的安置对象,由有关福利机构安置。三救助工程1、向受助人员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2、向受助人员提供最根本的住宿条件;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受助人员予以救治;4、帮助受助人员与其亲属或所在单位联系;5、向受助人员提供返回原籍或本人户口所在地的乘车船凭证。四救助标准救助管理机构应根据受助人员的性别、年龄、身心状况分区提供住宿。受助人员伙食费标准参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二、救助管理程序一进站程序1、对自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的人员,经初步甄别,确认符合救助条件的,为其建立?救助情况档案?。及时开展进站教育和平安检查、物品存放等相关程序性工作,然后根据分类

      3、救助原那么开展救助;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工作人员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并出具?不予救助通知书?,双方签字确认,并及时归档。2、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护送求助人员来站求助的,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应对求助人员进行初步询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按自愿求助的“进站程序的规定办理进站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予以告知。护送人员应填写?护送情况证明?,并签名确认;护送人员拒绝填写的,由接待工作人员代其填写并予以注明。3、对护送进站,因年龄、文化、残疾等原因无法填写?求助申请书?的求助人员,由护送人员代为填写,并将填写内容逐项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按手印确认。护送人员拒绝填写的,由接收工作人员代其填写并予以注明,当事人按手印确认。4、求助人员应无条件向救助管理机构提供本人以下详细情况:1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2遭遇不可预见的特殊困难和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3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和单位的一般情况;4随身物品的情况。求助人员提供虚假情况或拒不配合进行平安检查、物品暂存的,救助管理机构可拒绝救助或终止救助。求助人员携带移动

      4、、宠物、金银饰品及其它贵重物品的,救助管理机构不予救助。5、值班医生要对新进站的受助对象进行入站体检,内容包括询问既往史、近期病症、身体检查等,填制受助人员?入站体检表?存档备案。6、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护送来站的求助人员中属于危重病人或精神病人的,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告知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将其直接送往指定医疗机构医治。治疗期间,救助管理机构应及时核实其是否属于救助对象。对确认为救助对象的,按规定给予救助。7、因被盗、被抢、被骗而生活无着、流落街头者,到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的,除按前“4”款要求提供个人详细情况外,还应向救助管理机构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报案证明或情况说明。救助管理机构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给予救助。8、由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护送来站的、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被护送人员有无求助意愿,救助管理机构都应予以保护性救助。9、根据?关于转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川民发202232号、?关于转发民政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川民发2022356号和?转发民政部公安部住房城

      5、乡建设部关于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川民电2022189号文件要求,坚持“先解救,后救助的原那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被拐卖、拐骗、胁迫、诱骗、利用乞讨的残疾人、未成年人的调查、取证、解救和救助保护工作。对于公安机关解救、护送来站的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机构要做好接收工作,对于婴幼儿要及时送至福利机构临时代养。铁路公安机关解救的被拐卖未成年人,由乘车地救助管理机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收,婴幼儿由福利机构临时代养。对于受助未成年人,要利用指纹识别技术建立数字档案,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中未成年人的采血工作。二站内管理1、受助人员入站后,工作人员首先应为其安排食宿,介绍站内各种生活设施情况,告知应遵守的站内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将受到何种处理。2、工作人员及时查询、核实受助人员的根本情况,一旦发现有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终止救助,办理出站手续;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应根据受助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作出采取何种救助方式的决定,及时做出相关安排。3、在未查证核实受助人员根本情况之前,救助管理机构只提供食宿,不提供乘车船凭证。4、救助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受助人员的思

      6、想教育,按规定组织受助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公益劳动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5、工作人员在发现受助人员发生疾病时,救助管理站及时通知站内医护人员或采取其他方式予以医治,对其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时护送至指定医疗机构医治。病情稳定后,经医务人员确认可离站的受助人员,及时安排返乡,不能自返的按规定通知接回或护送返乡,或由有关福利机构安置。6、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管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且经说服教育仍不改正者,视为自动放弃救助,救助管理机构也可终止救助。在救助管理机构无理取闹、影响救助管理工作秩序,甚至攻击、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平安、损坏公物的,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三出站管理1、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的,应填写?自愿放弃救助登记表?和?出站申明?,救助管理站按规定退还存放物品后离站。受助人员未告知救助管理站擅自离站者,视为自动放弃救助,离站后一切后果自负。2、对未成年人、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不得自行离站,原那么上按规定通知接回,特殊情况非自行离站不可的,经救助管理机构值班领导同意,办理离站手续。3、接送、引领受助人员出站的单位或个人,应办理交接等出站手续。4、除流浪

      7、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智障人员等特殊对象外,对离站后1月内又返回救助管理机构者,一般不予再次救助。5、自返人员车票,省外的购置至对口跨省救助管理站或下一中转城市;省内的购置至能直达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或交通中转城市。6、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应通知其亲属、监护人或单位接回,拒不接回的,且其在站时间超过救助期限的,按救助管理协作机制通知相关站接回或护送至相关站。7、对接到救助管理机构通知,拒不接回受助人员的,县市、区民政局或者救助管理机构可将监护人、亲属或单位不履行监护人责任,特别是对儿童不履行抚养责任、对老年人不承当赡养义务的行为,告知所在单位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催促有关人员按照有关赡养、抚养义务的规定履行其义务。(四安置问题对无法查明根本情况的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由流入地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由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能够查明户口所在地的,由户口所在地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由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五受助人员死亡的处理受助人员在救助管理机构受助期间正常死亡的,由救助管理机构填写?死亡人员登记表?,拍照建档,医院、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

      8、医疗、丧葬等费用由其亲属、所在单位或者流出地政府负担;非正常死亡的,须经公安、司法部门鉴定后,依法处理。无法查明身份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在站内或定点医院医治中死亡的,由救助管理机构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30天内无人认领的,按照殡葬管理相关规定作出妥善处理。处理遗体所需丧葬费用由当地财政部门负担。三、救助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救助管理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市、州救助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应报省民政厅备案。(一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各级救助管理机构在遵循相关救助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还应建立以下制度:1、工作人员守那么;2、报告制度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及时报告、日常情况每月向主管局、每季度向省民政厅报告;3、平安事故管理制度;4、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医疗救治管理规定;6、卫生防疫管理规定;7、资料档案管理方法;8、救助管理机构、分站点协作管理规定;9、查询联系制度;10、廉政建设制度;11、财务管理制度。二受助人员管理制度受助人员在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还应遵循以下规定和制度:1、求助须知;2、平安检查管理规定;3、物品存放管理规定;4、受助人员行为标准站内必须遵守的规定和

      9、禁止的行为;5、一日生活制度;6、学习教育制度;7、卫生制度;8、出站登记和出站声明制度。四、区域救助协作机制一市、州内各县市、区之间的接送对其中需要接送的,由流入地救助管理机构通知流出地救助管理机构接送,送交其监护人、亲属或所在单位。未设救助管理机构的,由县市、区民政局履行救助管理机构的接送职责。二各市、州之间的接送由流入地的县市、区救助管理机构或民政局将受助人员护送至市、州救助管理机构市、州间毗邻的县、市、区可直接对口接送,再通知流出地市、州救助管理机构接回,或者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救助管理机构或民政局直接接回,送交其亲属、监护人或单位。三跨省接送1、本省流出到省外的,对其中需要对口接送的,省外救助管理机构应先将受助人员资料和人员现状以 的形式交我省对口跨省站审核。待复核联系后按属地接收的原那么,由省民政厅指定的跨省救助管理机构接收后,通知流出地市、州救助管理机构接回或护送,亦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救助管理机构或民政局直接接回。毗邻省市、区的县市、区的受助人员确需接送的,经双方协商可直接对口接送。2、外省籍受助人员符合接送条件的,由各县市、区救助管理机构将受助人员的资料查证清楚手续完善后护送至市、州救助管理机构,或邻近的担负跨省接送任务的救助管理机构,再由市、州救助管理机构护送至承当跨省接送任务的救助管理机构,跨省站将受助人员资料 至流出地的省市、区民政厅局或救助管理机构复核后,承当接送并办理移交手续。五、救助经费救助管理机构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救助管理经费由同级地方财政部门年初列入财政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年终据实结算。未设立救助管理站的城市,同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临时救济资金,用

      《四川省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最新的)》由会员新**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最新的)》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