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美学原理网上形考作业(四次)

1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82794594
  • 上传时间:2023-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美学原理课程网上形考作业 第一次形考作业(学习完 1-2 章之后完成)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 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 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 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 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 观统一性等; 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 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 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 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 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 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 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 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3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 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 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

      2、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 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 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 具 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 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 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4游戏说“游戏说”是由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 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 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 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 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 才可 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 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具有超功利性等 特性。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 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 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 生的真正奥秘。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 类型。答:不对。人类

      3、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类型除了原始歌舞、原 始神话之外,还有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等类型。 2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答:对。鲍姆嘉通在 1735 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 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 1750 年出版了美学第一卷,阐 述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同年,在他任教的大学开设了美学课程, 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巫术说”是一种科学的审美发生学说。答:不对。巫术说认为,神话、歌舞等在内的原始人类文化现象 都是巫术仪式或巫术习俗的组成部分, 因而原始艺术最早是作为一种 巫术手段,为保证原始人狩猎成功而举行的巫术仪式。我们认为,审 美与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不十分正确, 因为原始艺术虽然具有很强 的巫术动机或目的, 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尤其是 物质生产活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早期认识水平低下的情 况下,人们无法把握自身, 更无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 巫术,使得巫术与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都有了密切的联 系。三、简答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 1学习美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

      4、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 身的发展史。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2探讨审美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考古学方法。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 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 途径。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 艺术进行研究。 对儿童艺术心理学的探究。 即通过对儿童艺术心理 的研究,推测人类审美发生和艺术的起源。四、论述题:试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举例说明) (35 分) 答: 1审美发生其实也标志着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确立。作为审美 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然存在的, 而 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使得人和自 然界区分开来, 从而有了主体和客体之分。 伴随着人类生产劳动实践 的历史进程,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自然界)之间,才逐渐形成 了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等在内的各种现实关系,审 美关系也是主客体价值关系中的一种。 2作为审美主体的人

      5、类,在 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审美意识; 作为审美客体的审美对 象,也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 而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 由与人为敌或与人无关的自然转变成的“人化的自然” 。所谓“人的 对象化”,则是指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使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体现出来。 因此 说,审美客体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3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 是人类漫长实践活动的产物, 它们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方 面,实践创造了人的对象世界,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为审美客 体;另一方面, 实践又创造了对象的主体,主体的五官感觉也相应地 被“人化”而产生审美感受。与此同时,也是实践使得主客体之间发 生了关系, 并进而形成了审美关系。 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在审美 关系中, 体现在客体便是审美价值的产生, 体现在主体便是审美心理 结构和审美感受的形成。 4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又不仅是 客体的自然属性; 审美价值不是主观的产物, 但它又并不是与主体无 关。审美价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是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的统一。 因此,我们说, 主体的审美感

      6、受和客观世界的美,都是人类漫长实践 活动的产物。第二次形考作业(学习完 3-4 章之后完成)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自然美答: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 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 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 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 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 要条件。2社会美 答: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 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3造型艺术 答: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 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思 想情感的一种空间艺术, 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主要包 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4实用艺术 答:实用艺术是指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艺 术种类。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答:不对。理由: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 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 质

      7、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只有在人类开 始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 自 然美才产生了。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答:对。理由:这句话就是强调客观现实是艺术创造的基础,自 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强调在艺术创造中,要以大自 然为师,勤于观察客观对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艺术要靠艺术家用 “心”去创造, 而不是摹写自然,基本正确地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主观 与客观的关系。3清明上河图是以宋代都城汴梁市民生活为主题的长卷绘画作品, 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繁华的景象和自然风 光,是历代风俗画创作的典范。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唐 太宗乘步辇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也是一件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虽然这两件作品所表现的对象 大为不同,但是因为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使作品的艺术美超越了现实 美,因而都是艺术珍品。答:对。理由:现实美是艺术美产生的基础,但艺术家的创造性 劳动是产生艺术美的关键。 这两幅画都因为凝结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和审美理想,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集中提炼、加工,从而创造了高于

      8、 现实美的艺术美。三、问答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 1欣赏自然美对美育有什么作用?答: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 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 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 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2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艺术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现为形象性、 主体性、审美性。1形 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的艺术形象。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 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 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 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 “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 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四、论述题:结合实例论述什么是人的美,人的美有什么特点( 35 分)答: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人的外在美主要 包括

      9、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一)人的外在美:外在美是通过直观的外在形象体现的,能够给人 直观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形貌美。形貌美是指人 的身材相貌的美,属于静态美。形貌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它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 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和观念不断发展的 结果。大体上讲,人体的形貌是否美,可以从面貌、肌肤、人体各部 分的比例与配合、内在活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和判断。 2服饰美。服 饰美是指人通过着装、发式、面部化妆修饰等产生的美感效果。形貌 是人的自然资质, 服饰则是人的文化生成。 服饰美主要体现为服饰造 型与人的形体及性格的和谐统一,服饰造型与所处的环境的和谐统一、服饰本身的色彩谐调、 服饰配色与环境色调谐调四个方面。 3风 度美。风度美是指人的风采和气度的美,主要通过人的言谈、举止来 体现。风度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的外在反映。 言谈举止作为人的精神的表现,是体现人物美的重要方面。 (二)人的内在美: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 的美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1精神美。精神 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 包括人的崇高的理想、 高尚的道德品 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2性格美。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对现实的稳 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 性格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的 感性特征。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 刚强、机智、幽默等,与此相对的不良性格特征是为人冷漠、暴躁、 怯懦、虚伪、软弱等。( 三) 人物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内在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 或者说,人的美侧重于美的内容。内在美是人物美的核心。 第三次形考(学习完 5-6 章之后完成)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优美答: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狭义的美,指的 就是优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 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

      《美学原理网上形考作业(四次)》由会员工****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网上形考作业(四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