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五个单元教学设计

24页
  • 卖家[上传人]:味道
  • 文档编号:357479367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2.31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走进科学第第 1 1 课课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让我们从观察开始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2.科学探究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3.科学态度、STSE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始。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二)新课学习1.整体观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 1 份完整的西瓜(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等方法观察。(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2.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 1 份

      2、事先切开一半的西瓜(2)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3.品尝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觉味道)4.小结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对西瓜的不同方面都进行了观察,才能对西瓜有比较完整的认识。5.讨论延伸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6.保护感官(1)辨识哪些行为有损感官健康。(2)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整理材料、下课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走进科学第第 2 2 课课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2.科学探究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3.科学态度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

      3、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铁球、球状药丸盒等),白纸,笔。教师准备: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哪根棒更长?(教师两手分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让学生判断哪根棒更长?)2.怎么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两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端,观察另一端;也可以用直尺为标准分别量长度)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的意识。(二)新课学习1.用眼睛观察比较物品(1)提供颜色相同但形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 4 块积木思考:这 4 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 2 块,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2 块思考:这 4 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知道的?(3)提供更多的积木块,增加比较的灵活性2.借助多个感官观察比较物品(1)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包括轻重)的玩具球,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思考:这 2 个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2)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的玩具球和积木块,比较它们的不

      4、同和相同。思考:这 2 个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3.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4.找我们自己的不同和相同(1)学生两人一组,先借助感官找不同(例如高矮、胖瘦、说话声音等),再找相同(例如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的共同特征等)。(2)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例如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称量)(三)整理材料、下课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走进科学第 3 课 给物体分类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2.科学探究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3.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 5 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普通铅笔(削尖 1 支、未削的 2 支)。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三、教学时间三、教

      5、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开门见山,交待学习任务(二)新课学习1.认识分类(1)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2)学生尝试分类: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整理铅笔。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外放在一起。(3)教师示范分类:例如以是否带橡皮头为分类标准,整理、示范分类的过程,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同一次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依据标准分类。(4)学生再次分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例如按是否削尖、按冷暖色、按铅笔型号、按品牌等)将铅笔再次分类。(5)汇报交流,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2.分类练习(1)提供 4 个不同的杯子,(2)放手让学生按一分为二的标准给杯子分类。(3)交流、评价。(三)讲述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对动物分类的科技史,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四)课后拓展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走进科学第 4 课让我们发现更多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

      6、标1.科学知识根据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2.科学探究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3.科学态度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4.STSE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大家玩过积木吗?我们前面学会了观察、比较和分类方法后,今天进行搭建积木,相信我们将有更多的发现。(二)新课学习1.探索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1)每个小组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积木(2)明确问题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3)学生猜想(4)讨论,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一种形状的积木、另一种不同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一比哪种形状更容易搭起来。(5)学生进行搭建,求证推测是否正确。(6)将容易搭的积木挑选出来,思考:“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7)小结:四四

      7、方方、表面平平的积木更容易搭。2.试一试: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1)要求:不但想办法往高搭,还要能用上更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块。(2)小组分工合作,交待注意事项。(3)总结和鼓励(三)介绍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四)整理材料,下课。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第二二单元单元探访大自然教学设计探访大自然教学设计第第 1 1 课课初识大自然初识大自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2.科学探究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3.科学态度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光照片,向大家介绍这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教师准备: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

      8、步了解。(二)新课学习1.提取对大自然的已有认知并予以丰富(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2)学生认真听,把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3)交流。学生将头脑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画面,用图画和言语表述出来。(4)出示大自然的声音对应的事物(现象)图片,与之前的交流结果进行印证或纠正。(5)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6)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2.了解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实(1)阅读。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2)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想。(3)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三)下课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第二二单元单元探访大自然探访大自然第第 2 2 课课 考察大自然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从校园开始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

      9、,知道一些自然现象。2.科学探究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3.科学态度、STSE乐于参与考察活动 观察仔细认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小收纳盒子。教师准备:考察提示 PPT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这节课,我们将模仿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校园中考察身边的大自然。(二)新课学习1.明确考察对象提问:1.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2.我们在校园里考察身边的大自然,选取哪个区域进行呢?2.交待考察提示(1)选择植物多的地方(2)考察时,要记录观察到了什么和有什么发现。(3)带回 2-3 样大自然的物品。(4)爱护校园环境(5)注意安全3.排队,教师带领下,在校园中的已选取区域进行考察。4.完成考察任务之后,教师带领下排队返回教室。(三)整理,下课(1)各自整理自己带回的物品,并要求妥善保管好。(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为下节课作好准备。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第二二单元单元探

      10、访大自然探访大自然第第 3 3 课课 大自然中的发现大自然中的发现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2.科学探究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3.科学态度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4.STSE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二、教学准备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三、教学时间三、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提问:1.观察物体,需要哪些感官参与?用感官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2.达尔文是怎样考察大自然的?(二)新课学习1.观察自己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1)学习使用放大镜教师首先演示怎样使用放大镜手持镜柄,眼看镜片中的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象,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警示学生注意安全,例如“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烧伤眼睛”。(2)小组内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讨论怎么观察每个物体(借助感官和工具)。(3)指导制订观察计划(包括观察时组内成员怎样分工,如何做观察记录)。(4)学生观察。2.给

      《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五个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味道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五个单元教学设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