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在聚焦中实现学科任务群教学的落地“学科任务群”的提出,与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目标呈现相吻合,每个单元包含一个人文主题和一个语文要素(即语文阅读的方法及策略),单元内选入的每一篇文本之间,所包含的人文情感主题是相通的,所传授的语文学习方法策略是相同的,培养的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和陶冶的情感主题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新课程标准对一线语文教师提出最现实的教学要求,就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学习任务”,组织学生的课中“实践活动”,可以说“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和灵魂。大单元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将教材中的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打破原先单篇的教学,将其看成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主题学习小系统,结合课外的相关资料和自身原有的知识积累,通过阅读、探究、拓展与整理,实现学习目标的集中化和学习过程的逻辑化。“群文阅读教学”也是基于“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比较这两个概念,不难发现它
2、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学科任务群”建构,将单篇教学转变成群文阅读,增加每节课文本的数量,以相同人文主题、同一语文要素或者语文技能为主线,对多篇不同文本进行“文本聚焦”。只要“聚焦点”定位准确,备课、设计课堂、课堂提问、课堂活动、课堂目标就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完全贯通成为聚焦主题服务的材料和过程,精炼而又集中的达到在“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一、定位聚焦点,明确主线何谓聚焦?温敏儒先生有一篇语文课要“聚焦语用”的文章,文中强调:“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呀、精神熏陶呀,很自然地带进来。”从语文教学层面看,课堂聚焦在某个点上,课堂思路与课堂走向会清晰,整节课眉清目秀,泾渭分明。聚焦法就是在莽莽丛丛的语文树林里,选择最能体现教学敏感与教学思路的某个点,将其作为授课主线,进行分解、分层,在有力的聚焦之下,学生的课堂印象会专一而深刻。我曾经上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三单元小石潭记、第六单元庄子二则,四个课时需要将柳宗元和庄子的文本讲解清楚,包含教材中文言文语言文本、作者生平经历、作者思想精神等文化修养和精神熏陶系列内容。经过反复查阅
3、资料,深入文本聚焦,我完成了“探寻古人精神世界”的系列课堂,第一二课时提炼出小石潭记两个聚焦点,第一课时聚焦内容:柳宗元的精神世界千万孤独;第二课时聚焦写景小品文的写法:主客统一,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四课时探究庄子的精神世界,从北冥有鱼中看“九万里风鹏正举”,以鲲鹏为意象载入点,感受鹏在古人笔下的精神伟力;第四课时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上,学会“辩论之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篇文章四个聚焦点,都是根据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确定的,比如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就是“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本单元所选文章,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古人的这四核情怀。”从语用要素角度第三单元则要求“反复诵读,品味精美语言”;第六单元要求“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依据单元主题聚焦,聚焦点放在“精神世界”,通过多方位、全立体、多角度解读,让学生通过遨游古人的思想天地,达到对自我内心的修炼和情感的陶冶。二、建立任务群,选取素材
4、课堂教学任务目标明确,就该考虑选材问题了。柳宗元终其一生的孤独全部蕴含在江雪这首五言绝句中,每句诗的第一个字“千万孤独”就是他一生跌宕起伏真实心境的高度概括;冉溪中“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始仆之大有为者,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让学生通过翻译课外资料,了解青年柳宗元从政起点高、一帆风顺,为接下来深刻理解他遭贬谪后再没被朝廷召回的孤独境界奠定基础;贬谪后,柳宗元寄情山水写下永州八记作为补充的知识,引入渔翁一诗,感受永州山水对他千万孤独心境的治愈,多文本、多素材牵引,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刻体悟到古人面对坎坷经历时的精神蜕变,并由此升华到对自己精神情感的陶冶。小石潭记是情景交融、主客统一的经典文本,初中教材中的岳阳楼记中悲景悲情、喜景喜情的交融也堪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文本典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一段,通感手法的运用是情景描写的高超技法,还选取自己的学生写的情景交融的作文,通过古文与现代散文的阅读结合,由浅入深的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美妙意境,并学习用特定的景物,用融情于景的写法,表达感受心情和志趣抱负。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对初中学生来讲
5、是很难理解的,设计文本解读时,我索性避开直接与“老庄”思想的正面较量,另辟蹊径从大鹏形象入手,选择大鱼海棠的音乐视频,感受逍遥游的唯美和浪漫;李白的大鹏赋、上李邕和临路歌,表现作者所赋予大鹏的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象征意义;李清照的渔家傲、岳飞的满江红、毛主席的念奴娇鸟儿问答,层层分析层层递进,自然升华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人生状态。辩论技巧的主题选材更加自由宽广,不仅仅拘囿于文本中的文字,将时下最流行的吐槽大会和奇葩说的内容引进课堂,集合庄子经典惠子相梁庄子送葬的故事,全国大学生辩论赛成败论英雄片段,傅首尔精彩辩论片段以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典文学片段,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并兴致勃勃的学习辩论之术,学会辩论技巧。合理选取素材任务群,使课堂丰富凝练而又异彩纷呈,是比较考研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搜集整理素材的功夫的过程,一定要切切实实对“聚焦点”进行突破,有在主文本支撑下选择辅助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经典、实用,才能为语文的疗愈功效奠定基础。三、设计主问题,立足文本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是主线比较清晰、课堂简洁高效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
6、推进,显现出明晰的“分层推进”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创意的水平。余老师说:“尽可能的减少几乎没有训练作用的课堂碎问,是语文教师目前提升教学能力,向新课标要求走近的重点。”所以一堂内容庞杂的文本聚焦解读课,如果没有精炼典型的主问题设计,就无法突破难点、凸显课堂重点。审视自己的代表课,都设计主问题进行突破,千万孤独中抓住文本里的重点句子,标记重点字词,由字意、词意、句意的梯度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对柳宗元孤独心境的由浅入深的理解。情景交融一课设计写法探究问题,通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比喻想象、寄情于物、物着我色的写法梳理,促使学生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鲲鹏的形象意义则通过大量包含鹏的形象的诗词文进行拓展延伸阅读和对比分析阅读,通过主问题“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鹏”感受意象的延伸意义和象征意义。辩论之术通过“辩论的论题是什么?他们如何辩论?庄惠二人的思想有何不同?”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步步引导,水到渠成。一堂课主问题的设计应用,让我深深感受到“精讲细问”对语文课堂的重要作用,主问题设置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它是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促使学生进入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
7、;是形成一个持续较长的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并且具有能放缓课堂节奏,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的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反观我们个人的课堂,尤其是常态课,立足于为了能提高学生分数的课堂目标,于是零散的碎问、反复的追问等“无效的课堂提问”还有很多,这个过程我就会通过反复观看自己上课时的录像,尽量减少碎问、无效追问的次数,这些年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磨课,总体感觉课堂的精炼程度有所提升。聚焦可以增强教师独到而个性的对文本进行解读和领悟的能力,也可以让整个教学活动遵循着“演绎归纳演绎”的思维运动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对单篇文本聚焦、对“大单元”聚焦、对整本书阅读聚焦,这都是当下老师们探索研究的方向。例如徐杰老师的朝花夕拾整本书导读课,就以“鲁迅先生恨过的人”为文本聚焦点,展开对整本书中各个文本的串读;还有将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定风波组合在一起,聚焦李白、杜甫、苏轼的难,产生出各有各的“难”的群诗整合课;王君老师有很多经典的文本聚焦大课,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非暴力沟通,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基于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的群文阅读教学课;若恨,更要深深爱;若写,更要深
8、情写跟着土地的誓言学习铺排手法的单篇技法课;还有王老师的“人生四课”:这么爽的人生,我到底敢不敢要?这么不爽的人生,我到底敢不敢要?跟着韩昌黎学习高级吐槽月是空明之月,人是空明之人等等,都是文本聚焦的典范。有时我会很慨叹工作室内姐妹们的聚焦本领,她们总是在“曲径通幽处”寻找光亮,总能在茫茫文海中找到打通文本和生命的契合点,最近就很感慨张洁老师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抒情主人公“我们”,作为聚焦文本的主线:我们歌颂黄河(黄河颂),我们翻越了老山界(老山界),我们的战士奋不顾身抗美援朝,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为什么是我们?”“我们的力量”“从我走向我们”完美通过人称代词聚焦几篇文章,为文本解读提供新思路,打开新天地。王君老师说:“每个人的语文探索之路都是自我疗愈之路。”随着站语文讲台的时间积累,解读语文文本的经验积淀,慢慢感受到语文确实有“疗愈”的功效。教育变革总是带来各种各样新鲜的模式、流行的趋势,我一直坚持“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信仰,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教学主张和坚持,很幸运2014年和松涛做毕业论文,他告诉我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和我所坚持的语文理念和信仰不谋而合,让我
9、关注。我就从网上找到一本老师解读文本的书,并打印成册不时翻阅,那时才若有所悟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语文课是在每堂课中都有将语言文字和人的生活生命的打通,后来明白这种“打通”就是青春语文倡导的疗愈法。青春语文追求: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探索生命幸福之道;探索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这是语文追求的底层的学科思想);追求打通教法与活法;探索青春语文意义疗法(学科的高目标);号召语文老师拥有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让语文教学,巧妙地为学生拥有幸福的人生赋能。语文的意义就是通过文字解读,经由文字见天地、见自我、见众生,融合经典文本的力量,为人的成长、生活、困境突破、赋能。“为人生赋能”,青春语文做的特别到位,近几年,我深深感受到文本潜隐在字里行间的能量,从而让我在困惑失意时能够寻得苏轼,在我心底像一个男朋友一样静静相处、默然欢喜;让我慢慢懂得为人父母、为人儿女的承担和分离,在龙应台的目送里理解并珍惜;还有很多文本和生活碰撞后的感动、开心,它们每时每刻反反复复提升我的思想境界、开化我的读悟心智,促使人到中年的我们,学会用悲悯的眼光看人、看世界、看万物。我上过诗经二首的情思之美,解读关雎蒹葭中塑造的朦胧而又美好的女子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行,解读君子“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克制,为孩子打开朦胧爱情的合乎礼仪规范、尊重理解的爱情之路,同时提升我的情商;我上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本聚焦课致我们终将长大的孩子,夹杂着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复杂心情,走近我的父母,走近我的孩子,去理解曾经年少时对父母的倔强、叛逆和生气,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衡量判断事情,用孩子的心理、眼光判断自己的决断是否正确,达到双向奔赴双向成长的疗愈和抚慰。这就是语文课聚焦后带来的抚慰和疗愈,身为语文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们常常可以透过书本看世界,跟着书本去旅行,“世界那么大,文字带我们去看”;我们可以阅读经典和名人对话,书写文字吐露心声,给心灵找一方栖息之地;更重要的是多年从事语文教育和班主任工作,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在聚焦中实现学科任务群教学的落地》由会员丹****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在聚焦中实现学科任务群教学的落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