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收藏

编号:3444309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18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15
  
12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周长 面积 教学 设计 反思
资源描述:
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巩固新知:   答案:   6. 一个鱼缸的圆形底面周长是18.84d,它的半径是多少分米?   答案:   2. 一种汽车轮胎的外直径是1.02米,每分钟转50周,车轮每分钟前进多少米?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资料包   三、资料链接   《圆的周长》说课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知识和上节课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而且在对圆周长有关知识的推导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有计算直线图形周长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会有一定的困难。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学生能理解“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归纳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 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中学生的层次不同,并要求学生配备直尺、绳等学具,让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绳测法、滚动法测量周长,依所测数据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倍数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公式三个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所准备的教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圆周长演示器。多媒体。学生准备的学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大中小各一个)、绳子、剪刀。   四、课堂结构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这样设计课堂结构: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用什么计量单位?再启发学生说出圆周长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通过三个活动理解圆周长的含义、认识圆周率、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安排练习巩固知识并引导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我的设计意图是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并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知识加深理解,随后安排的基础题和实践题,及时地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   五、 教学过程:   (一)人人参与,探索新知。   1、回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说出周长指什么?用什么单位?让学生比画出课桌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先拿出教具——圆,启发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圆周长的含义。   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各有什么不同。   最后,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圆片比画一下,自己去体验、领会圆周长的含义。   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培养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了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3、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   首先让学生讨论:怎么测量圆的周长?都需要什么工具?   然后,指导他们合作测量,并鼓励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最后,各组汇报测量方法,教师演示绕和滚的过程。   设计意图:由问题引入,激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进入新课所要解决问题的发展区,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⑴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大中小三个圆片,说说谁的周长长,猜想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⑵要求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将数据填入课本表内。   ⑶完成后,学生观察、比较数据,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结论。   ⑷学生看书自学后,交流汇报圆周率的含义,教师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⑸引导学生读、写“π”并进一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和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出示祖冲之的生平事迹。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汇报交流,不仅可以突破难点,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为我国古代数学家杰出成就而骄傲,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活动三: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   ⑴引导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该怎样求周长?   ⑵推导出求圆周长公式,用演示。   C=πd C=2πr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口答题要求学生说出思路。   ⑴d=3厘米 c=?   ⑵r=3厘米 c=?   2.出示花瓶的相关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订正,并强调难点问题。   3、出示思考题。学生课下完成。   设计意图:精选练习,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解决难点问题,检验课堂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让学生用自行车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需要测算哪些数据。   2.学校门外有一棵大树,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   (四)回归评价   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我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及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或不理解的地方,给予指导。 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4430961.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