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广医大儿科学习题及答案09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收藏

编号:3425361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24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1-05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广医大 儿科学 习题 答案 09 营养 障碍 性疾病
资源描述: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单选题 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1.一岁女孩,夜间烦躁、易惊、多汗。前囟2×2cm,方颅,肋骨串珠。血钙2mmol/L,血磷1mmol/L,碱性磷酸酶40布氏单位。应选择下列哪一种治疗为最佳? A.维生素D400单位/日,口服; B.维生素D500单位/日,口服; C.维生素D800单位/日,口服; D.维生素D32000单位/日,口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E.维生素D330万单位/日,肌肉注射,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2.男孩6个月。生后人工喂养,未添加辅食。母孕期有频繁小腿痉挛史。近半月来夜惊多汗,半小时前突然双眼上窜,面肌抽动约1分钟,自止。急诊体检时患儿突然四肢抽动,面色发绀,对刺激无反应,约1分钟后自止,意识恢复。体温正常,心、肺、腹部、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该患儿的可能诊断是: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 B.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C.结核性脑膜炎; D.细菌性脑膜炎; E.营养不良导致的低血糖。 3.营养不良患儿有时突然发生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应首先考虑: A.低血糖症 B.低钠血症 C.败血症 D.低钙血症 E.心力衰竭 4.患儿男,8个月,平日多汗,易惊,两日来间断抽搐就诊。抽搐发作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手足紧握抽动,可自行缓解入睡,醒后精神可,最适宜的处理是: A.补钙→止惊→补vitD; B.止惊→补钙→补vitD; C.补vitD→补钙→止惊; D.止惊→补vitD→补钙; E.补钙→补vitD→止惊。 5.患儿男,两岁,因反复腹泻,伴消瘦,纳差入院。查体:WT:7kg,体温不升,神志萎靡,反应差,全身皮下脂肪层消失,皮肤松弛,肌张力低下,下列处理哪项不正确? A.消除病因,加强护理 B.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按每日按120--150Kcal/Kg(500-630KJ/kg)计算 C.给予各种消化酶 D.可输少量多次血 E.治疗并发症 6.10个月男婴,睡眠不安,多汗,枕秃,出牙2枚,能坐,站不稳.血清钙2.0mmol/L,血清磷1.0mmol/L,长骨摄片示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诊断最可能应为: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早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 D.软骨营养不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一、单选题:1D  2B  3A  4B  5B  6B 二、问答题 1、母乳中含有哪些增进免疫力的物质?各有何作用? 答:(1)含丰富的SIgA,在胃中稳定,不被消化,可在肠道发挥作用。能有效地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2)含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其中85%~90%为巨噬细胞,10%~15%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人乳中的催乳素也是一种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物质,可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成熟。 (3)含较多乳铁蛋白,是人乳中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有杀菌、抗病毒、抗炎症和调理细胞因子的作用。 (4)人乳中的溶菌酶能水解革兰阳性细菌胞壁中的乙酰基多糖,使之破坏并增强抗体的杀菌效能。人乳的补体及双歧因子含量也远远多于牛乳。双歧因子促进乳酸杆菌生长,使肠道PH达4~5,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生长。人乳中补体、乳过氧化酶等参与机体免疫。 (5)低聚糖是人乳所特有,可阻止细菌黏附于肠黏膜,促使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 2、牛奶成分有何特点? 答:(1)乳糖含量低:牛乳乳糖含量低于人乳,主要为甲型乳糖,有利于大肠杆菌生长。 (2)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牛乳蛋白质含量较人乳为高,且以酪蛋白为主,酪蛋白易在执业药师胃中形成较大的凝块;牛乳的氨基酸比例不当;牛乳脂肪颗粒大,而且缺乏脂肪酶,较难消化:牛乳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2%)低于人乳(8%)。牛乳含磷高,磷易与酪蛋白结合,影响钙的吸收。 (3)矿物质含量过高:牛乳含矿物质比人乳多3~3.5倍,增加婴儿肾脏的溶质负荷,对婴儿肾脏有潜在的损害。 (4)缺乏免疫因子:牛乳缺乏各种免疫因子是与人乳的最大区别,故牛乳喂养的婴儿患感染性病的机会较多。 3、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 答:(1)从少到多,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添加蛋黄,宜由1/4个开始,5~7天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增加到1/3~2/3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 (2)由稀到稠,如从乳类开始到稀粥,再增稠到软饭; (3)由细到粗,如增添绿叶蔬菜应从菜汤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 (4)由一种到多种,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几种: (5)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激期头部骨骼有哪些改变? 答:6个月以内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较软,颅骨薄,检查者用双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消失。至7-8个月大时,出现“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从上往下看),头围也较正常增大、前囟增宽、闭合延迟。 5、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有哪些?  答:(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2)日照不足; (3)生长速度快; (4)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5)疾病影响:慢性消化道疾病和肝、肾疾病以及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影响。 6、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钙继续降低,当总血钙低于1.75mmol/L~1.88mm01/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时即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 7、母乳中蛋白质、脂肪以及糖类有何特点? 答:(1)蛋白质:母乳中氨基酸比例适宜,为必须氨基酸模式,人乳所含蛋白质为乳清蛋白,酪蛋白为b-酪蛋白,酪蛋白与乳清蛋白比例为1:4,与牛乳(4:1)有明显差别,易被消化吸收,人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SIgA,,SIgA在胃中稳定,不被消化,可在肠道中发挥免疫作用,人乳中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初乳含量更丰富,是人乳中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人乳的乳铁蛋白对铁有强大的聱合作用,能夺走大肠杆菌、大多数需氧菌和白色念珠菌赖以生长的铁,从而抑制细菌生长,人乳的乳铁蛋自有杀菌、抗病毒、抗炎和调理细胞因子的作用,人乳中含有多种蛋白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脂肪:人乳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初乳中更多,有利于脑发育,人乳中的脂肪酶使脂肪粒医.学全在线更易于吸收。 (3)糖类:人乳中的乙型乳糖含量丰富,利于脑发育;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产生B族维生素;促进肠蠕动,乳糖在小肠远端与钙形成聱合物,降低钙吸收时的抑制作用,避免了钙在肠腔内沉淀,同时乳糖使肠腔内Ph值下降,有利于小肠钙的吸收。人乳中低聚糖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黏附抗体的结构相似,可以阻止细菌黏附于肠黏膜. 8、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和预防哪些? 答:治疗:目的是控制活动期,防治骨骼畸形。 口服为主,4000IU/d,或罗钙全0.5~2ug/d,1月后改预防量400IU/d,重症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肌注维生素D20万~30万IU一次,三月后改预防量 。 预防:确保儿童获得维生素D400IU/d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日光浴和补充适量维生素D。 9、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激期)X线片有何改变? 答: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表现。 10、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激期)骨骼有何病变?  答:1、头部早期可见囟门加大,或闭锁月龄延迟,出牙迟。小婴儿可有颅骨软化,轻压枕骨或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7~8个月时可出现方颅 2、胸部可出现肋骨“串珠”、肋缘外翻、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3、脊柱及四肢可引起脊柱后弯或侧弯,手腕、足踝部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的“手镯”、“脚镯”,双下肢可出现“O”型腿或“X”型腿。严重者,偶受外伤即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11、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表现有哪些?  答:日照或治疗后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血钙及血磷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善,临时钙化带重现,骨骺软骨盘<2mm。 12、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隐匿型:血清钙浓度多为1.75~1.18mmol/L,没有典型发作的症状,但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而引出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氏征均阳性。 典型发作:血清钙<1.75mmol/L时可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 1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 答:诊断:突发无热惊厥,且反复发作,发作后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同时有佝偻病存在,总血钙<1.75~1.88mmol/L,离子钙<1.0mmol/L。 鉴别诊断:低血糖症,低镁血症,婴儿痉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14、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如何治疗? 答:1、氧气吸入;2、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每次40~50mg/kg;或安定静脉注射,每次0.1~0.3mg/kg;钙剂治疗:口服钙有困难,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25%葡萄糖液10~2O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维生素D治疗:急诊情况控制后,可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 15、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理: (1)Vit.D缺乏→肠道吸收钙、磷↓→PTH↑; (2)PTH↑→破骨细胞作用↑→血钙正常或偏低; (3)PTH↑→肾小管重吸收磷↓; (4)钙磷乘积↓→骨钙化受阻→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ALP↑。 16、简述小儿营养不良的疗效标准 答:(1)治愈:体重增长至相应身高体重标准第三个百分位以上,各项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已治愈。 (2)好转:体重增长,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各种并发症好转。 (3)未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广医大儿科学习题及答案09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2536142.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