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小麦病虫害——小麦赤霉病

收藏

编号:3416222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6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2-12-19
  
3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小麦 病虫害 赤霉病
资源描述:
小麦赤霉病 一、简介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真菌病害。 二、病状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 1、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内的病残体带菌引起的,病菌从芽鞘或根鞘侵入,其后根冠随之腐烂。幼苗在出土前就可受害,挖出后可见到种子上有粉红色的菌丝体,芽鞘和初生根变为褐色。 2、 基腐又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阶段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变褐色,后期变软、腐烂,拔病株时易从腐烂处折断,断口处呈褐色,带有粘性腐烂组织,其上沾有菌丝和泥土。 3、 穗腐是病菌在扬花期侵入引起的,初期在颖片基部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以后整个小穗变成黄褐色。田间湿度大时,在颖壳合缝处出现一层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空气干燥时,不产生红色霉层,水浸状病斑逐渐变为干枯状。直接受害的小穗常不能结粒或籽粒秕瘦,麦穗成熟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子囊壳。 三、发病条件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四、侵染循环 病菌在小麦和其它植物残体上越冬,尤以小麦颖壳、麦秆节部的病菌为主。在开花期侵染小麦穗部。病菌也能以菌丝状态在种子内越冬,第二年引起苗枯和茎基腐,当田间湿度大时,病穗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才侵染。 五、防治方法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具有爆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从长远看,选育抗病品种是根本措施。目前的重点是搞好栽培管理,压低菌源量,并结合病情测报及时喷药。   1) 栽培管理 小麦收割后应及时翻耕,促使病残体腐烂和防止子囊壳形成,减少侵染源,低湿麦田要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清除杂草,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防止麦垛发热腐烂,避免收获后损失。   2)根据预测预报及时施药 针对赤霉病的侵染主要在花期这一特点,药剂防治的重点应是阻止花期侵染。如果预报花期多雨高湿,则应在齐穗期用药。喷药次数根据当年流行程度而定,但关键是第一次用药。50%的多菌灵和50%的甲基托布津均有效。   3)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虽无高抗品种,但品种间仍存在一定的抗病性差异。一般地讲,抽穗开花整齐、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花麦12号在合江牡丹江地区表现抗赤霉病,龙麦13号适用于三江平原低洼易涝地预防赤霉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麦病虫害——小麦赤霉病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1622246.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