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决策的阶段探索

收藏

编号:3416036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4.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2-12-19
  
30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新高 背景 高中生 职业 决策 阶段 探索
资源描述:
摘要 新高考的改革使得选择的权利更多地下放到学生手中,然而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并没能跟上。本文以该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分析法探究高中生在职业决策阶段的发展情况,同时提出高中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匹配、职业决策这五个阶段。并针对这五阶段从学校、个人、家庭三个角度对如何帮助高中生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决策;高中生;新高考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made the right of choice more reserved in the hands of students, but the career planning awareness of most students has not been able to keep up. This article u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age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have self-awareness, career recognition, career experience, career matching, and career matching in the process of career selection. These five stage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For these five stages, suggestions are made on how to help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chool, individual, and family. Key words:career decisions;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high school studen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作为考试历史十分漫长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较为久远的考试文化。从我国在隋朝时期设立科举制度开始,我国的考试历史已长达1400余年。长时间以来,我国在不断的强化官方评价、选拔、认定人才的制度以及受官方所主导的考试传统,并最终转变为最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制度。同时这一制度也是我国最为基础的教育制度,不仅如此通过这一制度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与个人、家庭以及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考试招生制度中,最为基本的制度就是高考制度,新中国的高考制度从1952年来,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无论怎样改,政府在和考试中的报考主体学生进行全力博弈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优势。政府长期保有高考的主控权,同时缺乏有效的方式来精简并清理政府的高考的主控权。(扬天平,2015) 国务院在2014年出台了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的意见后,开始了进一步的高考改革(李宝庆,2020)。在这一《意见》中值得关注的一点为,注重对我党的教育方针予以全面的落实,对我国素质教育水平进行深化,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对片面应试教育的情况扭转;就具体情况来说,应当通过教考结合的方式,完成合格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融合,全面的考察并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高中学业成绩以及高考成绩,对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间的联系进行强化(扬天平,2015)。 2018年,福建省以国务院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基础正式开始实施第三次高考改革。从2021年开始,我国将通过“3+1+2”的方式来设置新的高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科与理科,同时开始使用等级赋分制度,高考成绩的总分为750分。同时在每年的6月份开始进行选考及统考科目的测验。从2021开始正式推行新的考试制度,进而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综合评分的考试招生方式,使我国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更为科学、公平,同时可以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督。 总之,新高考改革的关键,在于赋予了学生选择权,在高中实施“选择性教育”。“选择性教育”更加符合“育人为本”的教育基本规律,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发展的需求,更有利于成功成才目标的达成。这一举措充分体现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自主选择意识。高考考生应按照自己的学习水平设定学习方向,还应设计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筹划未来。 (二)问题提出 新高考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的社交能力、道德水平、情感以及理智还不成熟,在这一阶段中将促使高中生能够形成相应的人格,职业倾向不明朗。在这时如果把全部精力发在追求成绩的提高上,是不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高中生在高考后的专业选择多数是盲目的,如吴嘉陈(2019)等人的研究发现,有两成的学生对自己想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一点也不了解,不到一成的学生非常了解,剩下的约七成的学生是有一点了解。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多数高中生职业意识缺失,没有提前规划生涯,对职业选择模糊,因此专业选科也没能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挥导向作用。 新高考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正是如此,假如学生没有在早期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就无法明确发展目标,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会分散学生的精力,不但无法得到与预期相符的效果,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学习的热情。所以,高中生不应当继续为追求更高的成绩而一门心思的投入到学习中,应当更加主动的认识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建立起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的意识,进而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应当尽可能早的制订未来计划,奠定自身职业发展的基础(李美华,2015)。 学生的人生第一次职业选择的重要时期就是高中阶段,同时这一阶段对于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以及发展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评估调整、制定规划、认识职业以及认识自我。在对自我以及职业进行了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可以保证所制定的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能够成长为与未来职业要求相符的专业人才,应当对于自身职业兴趣相符的专业方向进行探索。国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加蒂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假如个人越满意自身的职业选择,就会获得更加出色的工作表现(丁沁南,2019)。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职业选择所起到的作用较为重要。应当通过自身的职业兴趣来选择对于自己来说较为理想的职业,同时这些较为理想的职业也会产生于个体所预期的结果或职业生涯的自我效能。(Lent, Brown, & Hackett, 1994)。而高中生的职业决策是如何进行呢?而学校或家庭应如何给他们提供帮助,助力其更好地做出选择? (三) 文献综述 1.其他 职业:就职业自身的特点来说,可以认为职业的意义可分为以下两重,即:职业的经济学意义以及职业的社会学意义。泰勒提出,可以将职业理解为一种系统的与特定的工作经验相关的人际关系。而尾高邦雄则将职业定义为一种人类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对个人的才能进行发掘,并维持自身的正常生活。同时职业也是对个体与整体或社会进行连接的关键。刘春生提出,职业活动所指的是存在一定的互惠特点的、在社会中具备特定的价值的、可以作为个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的同时需要长期从事的社会活动(王博,2017)。 职业探索:探索外在环境与自身信息的行为(Jordaan,1963)。可以在对职业概念与自我概念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使用通过职业探索得到的相关信息。(Noe,1993)。在一般情况下,应当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构成职业探索活动:职业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职业探索的程度、进行职业探索活动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以及进行职业探索的主要方向(翁清雄,2010)。 2.职业决策 职业决策可以进一步将这一概念分为狭义与广义的层面,狭义的职业决策所指的是存在与职业规划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的过程,而在广义层面中的职业决策所指的则是相对完整的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之中,随后心理学家将这一理论纳入到了心理学研究之中。英国学者凯恩提出个人在对自身的职业目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标准应当使自身的最小损失与最大收益,也就是尽可能使自己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同时尽可能降低自身的损失。乔普森在1974年所进行的研究中第一次采用了职业决策的概念,乔普森提出进行职业决策的过程较为复杂,在这一过程中,决策人员可以对于自我以及职业环境相关的信息进行组织,同时对不同的职业前景进行认真的考虑,并提出与职业行为相关的承诺(彭永新,龙立荣,2000)。职业决策活动不只是一种需要进行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时的选择职业的行为,以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特点为基础,判断不同选择的优势与劣势,进而使个人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价值。 进行职业决策的过程:在1988年Bell等学者进一步区分了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时所使用的三种决策模型,即:职业生涯决策时的指导性模型、规范性模型以及描述性模型。指导性的职业生涯决策模型中对做出最佳决策的过程进行了描述,主要立足于对职业决策进行优化的过程。规范性模型更为注重获得最大化的达成目的的几率的过程,在这一模型中假定人是一个“完全理性”的个体,也就是说决策人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并得出最为理性的结论。而描述性模型中对人们在真实生活中的职业选择进行了描述与解释,更为关注选择职业生涯的活动,同时注重个人的主动性与独特性,这一理论更为注重决策结果中的主观性、决策过程中的反复性以及这一问题自身的终生性。 而本篇中的职业决策特指高中生面对高二选科时对职业目标进行表面探索。高中生在进行职业定位活动的过程中无需确定具体的岗位,于高中生而言,学生只需要了解大致的职业方向,同时以职业定位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报考专业。因此,在本篇中,职业决策指的是高中生在完成人与职业探索,在选科的背景下对职业进行初步的锚定。 (四)研究方法 笔者选择文献研究法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主要研究方法。因为笔者主要对高中生的职业决策问题进行研究,所以主要收集了以下资料:高考制度改革之后(2014年后)对高中生职业规划现状探讨;近几年职业决策相关理论的主题文献(如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风格);以高考改革为中心而设计出的进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活动,其中的与职业决策相关的课堂实践案例、拓展理论及反思;新媒体对各地新高考改革的运转模式的报道等。 二、 职业决策的发展阶段 (一)具体阶段 从20世纪开始,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家们十分关注职业规划这一问题。特别是帕森斯先生更是创立了具体的职业指导活动。帕森斯先生认为: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对自身与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环境以及条件间关系的准确认识;了解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果所要求的环境以及条件;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陈社玉,2003)。基于此而提出职业决策的5阶段。 1.自我认知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可知,个体在选择工作或学习的环境的过程中会更加倾向于与自身的兴趣一致的环境。因此,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是个体职业生涯的良好开端。 自我认识这一概念所指的是与个体对自身状态的结构与内容相关的认识,由自我评价与自我观察两个部分组成(郑全全,2008)。而组成高中生的自我认知的主要内容为:价值观、能力、性格以及兴趣。 在相关教师的帮助下,高中生能够对结合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性的使用,同时可以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得出较为全面的评价与认识,同时对相应的职业、专业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决策的阶段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1603685.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