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劳务合作社发展情况介绍 20年开始,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现实情况,积极探索当前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动新常态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围绕不同行业的各种类形的专业劳务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村劳务合作组织,有组织地开展农牧民劳务承包、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使劳务收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实现现代农业的新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县发展劳务合作社的具体做法为: 一、基本情况 20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同比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9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7元,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48元,达到16718元。据统计,我县共有农村劳动力47339人,截至目前共转移8660人,完成州下达任务的74%,其中长期转移8660人,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08;季节性转移3144人次。县现已成立劳务合作社30家,按乡镇分:镇6家、镇6家、镇6家、镇5家,镇2家、乡5家;按行业分:以苗木花卉产业为主的劳务合作社6家、以
2、建筑业为主的劳务合作社4家、家政服务业劳务合作社3家、以物业为主的劳务合作社2家、以运输业为主的劳务合作社2家、以民族刺绣为主的劳务合作社2家、乡村旅游餐饮业劳务合作社1家、以务工为主的劳务合作社13家。入社农牧民达到1500多人,从事劳务的收入1800万元,人均1.2万元,仅此一项实现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新增245元。20年评定县级示范劳务合作社7家,并给予扶持奖励资金各3万元。20年计划新成立劳务合作社30家,现已新注册劳务合作社7家。截至4月底,全县37家劳务合作社,入社农民累计达到1700余人,劳务收入约600万元,人均3500余元。 二、主要措施(1) 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被列入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规范劳务合作社的运营,鼓励创建品牌劳务合作社,今年出台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补贴资金捆绑使用管理办法,专门对劳务合作社发展给予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下发了县创建农民劳务合作社验
3、收考核办法,明确了劳务合作社的基本条件和优势条件,制定了严格的验收考核标准。加强了对劳务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召集各乡镇及各劳务合作社负责人,举办了劳务合作社座谈会,对合作社发展建设、规范运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相互交流了发展经验。 (二)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帮扶指导。为促进我县农民劳务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加强了对各劳务合作社的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对劳务合作社的宣传。今年,在县上组织的多次招聘会活动期间,组织各个劳务合作社积极参加,并为其制作宣传版面,使用工企业和用工单位加深了对农民劳务合作社的了解。为使合作社快速发展,县上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赴伊犁地区观摩学习先进经验。二是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等成员单位,协助各劳务合作社与用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对接,使劳务合作社能够得到其对口单位的政策支持,并将更多的社员转移到企业就业。目前,全县已有10余家劳务合作社与用工企业签订了长期劳务用工合同,实现了劳务合作社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三是规范劳务合作社运行,保障农牧民利益。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个劳务合作社统一印发了规范的用工协议及合同样本,并督促其与用工企业
4、和劳务发包方签订正规的劳务用工协议或合同,为从事劳务的农牧民购买“五金”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力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一是要求已组建的劳务合作社,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框架,完善管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制度并将各类制度张贴上墙。二是监督劳务合作社建立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坚持专户管理、转款专用、独立核算。并做到定期公示。三是引导各劳务合作社做好对社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使社员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四是督促劳务合作社每年召开社员大会2次以上,并由完整的会议记录,重大事项认真执行民主决策,坚持按“一人一票进行表决”。 (四)围绕主导产业,打造劳务品牌。县围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劳务合作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民增收。具体为:1、 围绕苗木花卉产业,成立了以种苗花卉管理用工为主的劳务合作社,负责承担为苗木企业和苗木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各类苗木花卉所需的各种劳务,包括苗木花卉的整地、栽植、修剪、除草、打药、灌溉和起苗等用工。在苗木花卉日常管理中,每人每天劳务收入在130-150元不等。在春秋两季苗木花
5、卉销售期(约70天),每人每天劳务收入在300-1200元不等。每年出工天数约200-220天,从事苗木花卉工的农牧民年劳务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比如镇村劳务合作社与新疆珍稀苗木博览园签订了15年苗木种植劳务承包合同,吸纳本村35户村民入社,每人年劳务收入可达3.5万元,并带动本村和周围农民80多人参与,每人年收入也可达1万多元。2、 围绕葡萄产业,成立了以葡萄种植、日常管理、采摘等用工劳务为主的劳务合作社。比如镇村劳务合作社,入社社员60多户,负责管理1200多亩鲜食葡萄,每人每天劳务收入在120-130元不等,每年出工天数约190-210天,年劳务收入约25000元。3、 围绕家政服务业,成立了以月嫂、养老护理、医院护工、钟点工等用工劳务为主的家政劳务合作社,组织城乡适龄妇女入社,经过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后,输出到昌吉、乌鲁木齐等城市,开展家政服务,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开展家政服务,每月收入在5000-7000元不等,每人每年劳务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目前县已成立家政、家政等为主的家政劳务合作社3家,从业人员60多人。4、 围绕城乡建筑业,成立了以承包建筑工程劳务、承建乡村农民新建房屋和牧
6、民定居房屋及装修、乡村道路维护等劳务为主、劳务合作社,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农民,经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后,开展建筑业的劳务承包,每人每月收入在4000-5000元不等,年收入可达5-6万元左右。目前成立的建筑业劳务合作社有4家。其中镇劳务合作社入社社员39户,带动农民100余人。哈萨克民族乡从事建筑装修的两家劳务合作社,入社社员40多户,大多数为哈萨克族牧民,每人每年劳务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5、 围绕种植业,成立了以承包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用工为主的劳务合作社,组织在农村的40、50富余劳动力开展互助形式的劳务输出,通过劳务合作社组织农牧民开展劳务服务,增加其劳务收入,每人每天劳务收入在100-120元不等,每年出工天数约170-190天,年劳务收入约2万元。比如镇十九户村劳务合作社和村劳务合作社,组织60余名社员于3月底承接了本村20个温棚辣椒育苗和30个温棚番茄育苗的劳务,创收6万余元。同时,组织劳务合作社与用工企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定长期用工劳务合同,提高社员的出工率,进一步稳定和增加劳务收入。比如镇村劳务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签定了1300亩棉花劳务承包合同,劳务费230元/亩,
7、仅此一项收入可达30万元,入社的20名社员人均收入1.5万元。6、 围绕工业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组织劳务合作社为用工企业提供长期劳务服务。如:镇劳务合作社与农业公司、兴盛劳务合作社与新疆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长期劳务服务合同;镇劳务合作社与集团县蕃茄制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劳务服务合同;镇劳务合作社与新疆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长期劳务服务合同,以提供绿地管护、小区保洁等劳务服务。同时,县按照打造优质品牌劳务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已确立扶持创建四大劳务品牌合作社,具体措施为:一是由镇牵头,依托劳务合作社,打造葡萄产业品牌劳务合作社,由苗木园区和负责指导;二是由镇牵头,依托劳务合作社,打造苗木花卉产业品牌劳务合作社,由苗木园区和负责指导;三是由镇、镇分别牵头,依托家政、家政劳务合作社,打造家政(月嫂、养老护理)业品牌劳务合作社,由妇联、工会负责指导;四是由镇、镇牵头,依托乐源、建利劳务合作社,打造建筑产业品牌劳务合作社,由住建局负责指导。其它乡镇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尽快打造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品牌劳务合作社。三、发展劳务合作社的特点 一是政府引导和财政扶持。今年,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资金
8、,拿出600多万元用于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用于发展劳务合作社100多万元。同时,各乡镇今年也分别出台了对劳务合作社的扶持奖励政策,共计达到150多万元。二是规范运营方式,实现规模发展。印发了县创建农民劳务合作社验收考核办法,对合作社的验收考核制定了详细的验收考核标准。定期对劳务合作社进行督查指导,全力推动合作社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三是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品牌劳务合作社。将劳务合作社的发展与本地区域特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抓典型,树品牌,打造出符合区域特色和产业布局的精品劳务合作社。对已成立或新成立的劳务合作社要做好服务工作,促使其规范运营、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增加社员收入,提高合作社效益,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在着力打造“苗木花卉、葡萄产业、家政、建筑业”等特色品牌劳务合作社的同时,积极探索劳务合作社与创业示范园的有效链接。比如镇阿合奇村结合定居兴牧项目,投资建设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示范园,依托本村阿合卓勒劳务合作社,将示范园动作归其统一管理,吸引本村牧民入社100余人,主要从事特色畜产品销售、汽车运输劳务服务、建筑施工及装修、民族刺绣劳务服务、旅游餐饮服务等,实现牧民创业与
9、劳务合作社的协作发展。四是加快转型,积极引导劳务合作社向县域外派遣输出劳务。目前,部分劳务合作社向县内外用工企业提供长期劳务输出服务,积极倡导劳务合作社向疆内外开展劳务派遣和劳务输出,促使其从单一的“自己给自己”打工的形式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多元化的劳务派遣服务转型,全力开创农牧民增收、劳务合作社盈利的新局面。 四、存在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全县已注册的37家劳务合作社中,个别劳务合作社是由乡(镇)负责指导创办的,只注重登记注册,不忽视了规范运作,只注重发展数量,不注重运行质量,造成有其名无其实。2.劳务合作社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劳务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热心的优秀带头人较少,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合格的财会人员,在凭证的取得、记账、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上,难以做到规范。这些已成为制约劳务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3.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劳务合作社未结合产业特色形成劳务品牌效应,知名度低,导致其运营较困难。 四、工作建议1、目前县虽已出台了促进劳务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奖励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劳务合作社属于新型事物,基础比较差、底子薄,注册不到1年,大部分合作社属于义务服务,尚未盈利,并且入社社员只是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没有缴纳社保“五金”。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劳务合作社相关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促使劳务合作社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其示范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2、本县劳务合作社多以围绕本县用工企业和主导产业开展劳务服务为主,向县外开展劳务派遣服务业务的较少。而部分用工企业要求劳务合
《自治区县发展劳务合作社情况介绍》由会员x****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治区县发展劳务合作社情况介绍》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