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下综合性学习复习 .doc
7页综合性学习复习主题一:献给母亲的歌实践活动:1. 请写出 2 个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并写出作者《游子吟》(诗歌)——孟郊 《献给母亲的诗》(诗歌) ——刘廷蔚 《母亲》(小说)——高尔基 《我的母亲》(散文)——胡适2. 请写出 2 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 罗兰(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3、请写出 2 则有关母爱的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课后练习:l 、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写出具体的活动方案提示: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且语言组织流畅,有可行性即可)2、每年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博爱的象征请你想想你所知道的关于母爱的诗歌、格言、俗语主题二:寻觅春天的踪迹实践活动:1、请写出 24 节气中春季的 6 个节气,并解释“ 惊蛰”的含义 ( 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即:春雨惊春清谷天)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
从惊蛰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2、 请围绕某个春天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2 个)(1)立春:A、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B、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2)雨水:A、雨水修渠道,抽水把麦浇3)惊蛰:A、惊蛰闻雷米似泥 B、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4)春分:A、春分有雨病人稀5)清明: A、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6)谷雨: A、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3、 请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2 句)(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咏柳》(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6)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8)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 个) (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课后练习: 为画题诗: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
画家喜欢描写春天,诗人喜欢歌唱春天你能不能也张开艺术的翅膀,面对这个美丽的季节,展现出你的才华呢?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按照示例,为下列图画配上相应诗句主题三:科海泛舟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请以你的纯真和热情,来关注科学技术吧1、 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什么时候?这对你后来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关于莲花,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藉断丝连,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等等,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3、 当今科学技术正在迅猛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技术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你的身边都有哪些科学技术的应用?电脑技术、照明技术、信息传输技术……4、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实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灾难:汽车尾气污染、电脑辐射、农药污染环境……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坚持科学技术产业化,因为只有产业化了才能使这些科学技术附加到企业这些实体上面,使政府和人民有了监督的对象,才能让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
主题四:到民间采风去实践活动: 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1、 制作宣传册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多彩贵州” 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栏目三: 栏目四: 2、 家乡素描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1) 优越的地理环境: (2) 悠久的历史文化 (3) 闻名遐迩的历史名人 3、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 XX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如:侗族萨玛节的习俗: 4、介绍名优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如华蓥山银针茶、蕨菜、华蓥山珍、华蓥山笋干、耐火砖、黄花梨、华翠酒……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
特产名称: 广告词: 5、 领略名胜古迹 你的家乡有什么风景名胜?有什么故事传说? 课后练习:6、 节日探源 Ø ※ 传统节日文化节日名称传统习俗 诗词对联春节 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元宵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踩高跷, 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清明 扫墓、踏青、插花戴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 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插菖蒲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陆游《端午节》)中秋 赏月、吃月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重阳 登高、赏菊赋诗、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荫》)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节日的起源春节: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 元宵: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清明: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 ",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
端午: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中秋:百姓们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重阳: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8、认识方言方言类属:我们使用的是 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有代表性的方言词 如:浪个 lǎnggè 那样 打整 dázèn ①收拾主题五:古诗苑漫步实践活动一、分门别类集古诗专题一:古诗中的离愁别绪(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专题二: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诗中诗(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4)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中夏(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诗中秋(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中冬(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专题三:古诗中的风花雪月诗中风(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诗中花(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雪(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3)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月(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专题四: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诗中山(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诗中水(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专题五:古诗中的古迹名胜(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3)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4)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洞庭湖(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黄鹤楼(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泰山(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庐山(9)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华山、黄河、潼关专题六:古诗中的节日风俗(见《到民间采风去》之“传统节日文化” )专题七:古诗中的意蕴哲理如:(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