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学案_1.doc
10页1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学案文 章来源 课件 5Y k J.Com 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学案课题12.1 全等三角形课 时课程标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修 改 点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第一节,这是全章的开篇,也是全等的基础,通2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他图形打好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能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拼图以及三角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活动,来感知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认识和熟悉生活中的全等图形,认识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线段、角、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已初步具有简单图形的分析和辨识能力,八年级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时期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观察思考— —得出结论3教学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正确地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熟练应用教 具PPT,三角板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修 改 点一、情景导入二、新课讲授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4三、例题讲解三、课堂练习三、小结活动 1:观察下列图案,指出这些图案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探究(1)两张纸重合后剪纸,得到的两个图形大小、形状相同。
它们能重合吗?(2)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两张尺寸相同的照片大小、形状相同它们能重合吗?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观察思考:(1)把△ABC 沿直线 BC 平移得到△DEF5(2)把△ABC 沿直线 BC 翻折 180 度,得到△DBC(2)把△ABC 绕点 A 旋转,得到△ADE各图中的三角形全等吗?结论: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元素: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1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 “全等”用符号“≌ ”表示:记作 △ABC≌△DEF注意: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几何语言:∵△ABC≌ △DFE∴ AB=DF, BC=FE, AC=DE∴ ∠ A=∠D, ∠B= ∠F ,∠C=∠E6例 1:找出下列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总结: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4)最大边与最大边(最小边与最小边)为 对应边; 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应角; (5)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 (6)根据书写规范,按照对应顶点找对应边或对应角。
例 2:如图, △ABD ≌ △EBC,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1、请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2、AB=3cm,BC=5cm,求 BE、BD 的长.3、如果 AB=3cm,DE=2cm,求 BC 的长.课本 P32 第 2 题, P33 第 1,2,3 题谈收获7学生举例类似于生活中这样的图形类比给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让学生自己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顶点练习本上书写全等符号几何语言的表述教师板书小组讨论观察总结学生口述教师板书8总结知识点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前后的图形特征加强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新知识的提升应用板书设计912.1 全等三角形 一、情景导入 五、例题讲解 二、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六、课堂练习 三、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元素 七、小结 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堂清内容: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 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元素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正式作业:课本 P33 第 4,5 题 家庭作业: 绩优 10文 章来源 课件 5Y k 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