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9293121苏杭 建德市农村住房改造情况调研报告.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2492869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德市农村住房改造情况调研报告姓名:苏杭 学号: 专业:生物工程建德地处浙江西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县),发展处于浙江省中等水平,农村人口较多,城乡差别较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住房改造作为全市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加快农村住房改造,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09年,我市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杭州市“省下达任务翻一番、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要求,统一认识,抢抓机遇,上下齐力,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投入、最大的力度实施了“建德市万户农房改造工程”至2012年全市计划改造农户12798户,比省、杭州市下达计划增加4098户,预计项目投入总金额将超过10亿元,成为建德市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2009年已完成2300户,2010年计划改造3753户,至七月份已实施2968户,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群众拥护、推进顺利一、主要做法坚持政府主导力、农民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紧密结合建德实际,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村住房改造工作积极有序推进1、创新改造模式。

      我市立足山区市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群众意愿,采取了三种改造模式:一是“二合一”模式即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与以承包地换城镇社保同步推进、一步到位依托大项目带动,采用“二合一”模式进行村庄改造建设和“农转居”体制转换,推进多层公寓小区安置按照这种模式计划实施1288户,其中今年296户二是“二选一”模式即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与以承包地换城镇社保任选其一、分步推进鼓励农户自愿永久放弃宅基地,到城镇、中心村选购商品房或农民公寓按照这种模式计划实施3373户,其中2010年1364户三是“民助公建”模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由农民自主改造、修缮、建设住房,政府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或给予资金补助按照这种模式计划实施8128户,其中2010年2903户2、注重规划引领坚持“县域统筹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并坚持把交通地理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块优先用于农村住房改造安置,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功能园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集中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城镇和中心村确定落实51个农房改造集中安置点,总面积达3269亩,可安置13600余户按照农村住房改造要求,进一步优化中心村布局,着力培育“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中心村,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3、强化政策激励坚持政策到位、群众自愿、农民得益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农民集聚加快农村住房改造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意见在农村住房改造中实行政策补助三分之一、农民自筹三分之一、帮助银行融资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激励政策一是奖励政策对自愿永久放弃农村宅基地到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农户,宅基地复垦面积大于0.5亩的每户奖励8万元、小于0.5亩的每户奖励6万元;到城镇、中心村选购农民公寓的农户,单套每户奖励6万元、双套每户奖励5万元对以原宅基地置换新宅基地到城镇、中心村规划区建造住房的每户奖励1-3万元,到行政村规划区联建住房的每户奖励1万元对无宅基地但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到城镇、中心村选购商品房、农民公寓的每户奖励1万元二是复垦政策对农户拆除旧房实施建设用地复垦的,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农村宅基地整理项目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亩3.5万元提高到8万元,整村整理项目补助标准由原来每亩6万元提高到12万元,建设用地复垦获得指标按60%比例奖励给乡镇(街道),并允许跨乡镇有偿调剂使用三是叠加政策对符合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杭州市下山移民的对象仍给予相应的政策补助。

      四是普惠政策每户补助3000元用于支付贷款利息;通过原宅基地置换并达到节约用地的农户,新宅基地无偿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由所在乡镇(街道)、村负责配套同时,各乡镇(街道)也制订了相应配套政策4、构建工作机制注重责任落实、推进规范运作、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农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一是领导到位建立了由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的农村住房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咨询、办证服务和稽查维稳三个组,建立了市领导及成员单位联系乡镇(街道)农村住房改造的工作机制二是责任到位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农村住房改造目标责任书,并列入市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三是规范到位鼓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借鉴外地经验,成立农房改造公司,实行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市指导、镇主体、村实施、户自愿”的工作机制,以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以村为项目实施管理单元,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四是督查到位建立了农村住房改造联席会议制、推进例会制、专项考核制、进度通报制和信息报送制“五项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工作例会、推进会、现场会、督查汇报会,实行“一月一通报”,及时协调解决农村住房改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初步成效通过一年左右的实施,我市的农村住房改造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取得的初步及预期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我市将农村住房改造与修编完善全市的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构建“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的网络化、组团式空间结构体系明确要通过农村住房改造,到2015年主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4个中心镇的人口均达到2万人以上,并把原有57个中心村通过规划减少到17个,从而实现人口集聚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度2、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目前全市规划的51个集聚点预计可集聚人口5万以上这些集聚点区位交通便利,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配套设施齐全山区农民通过入住集聚点后,可以有效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如乾潭镇东星苑集聚点的农户下山后,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在周边企业找到工作,每户年均增收达1万元3、拓展了发展县域空间我市通过完善建设用地复垦奖励政策,提高复垦补助标准,鼓励农民以宅基地换城镇公寓式住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我市计划改造农村住房户数和实施建设用地复垦面积分别是杭州市下达任务的156%和330%。

      农户踊跃向集聚点集中,并选择公寓房居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据初步测算,在保障农村住房改造用地指标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约土地2175亩,为今后发展腾出了空间4、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随着农户向中心镇、中心村的集聚,有效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活跃,加快了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在农村住房改造的同时,我市注重引导各村做好村级留用地的开发和房产的盘活,有效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我市还针对山区人口外迁、土地撂荒的实际,建立了全市性土地流转网络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的土地流转程序, 2009 年全市新增流转土地和山林面积达1.5 万亩,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5、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我市结合农村住房改造,扎实开展星级社区创建、下山移民安置、农民饮水安全工程、清洁乡村大行动、农村查违拆旧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农户集聚后还将有效减少山区的水土流失此外,我市还在农居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低碳节能技术,如洋安新城首批200户700多套农民安置房率先用上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享受新安江水所带来的冬暖夏凉,属全省首例、全国领先6、夯实了基层基础通过公建设施配套,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场所与职能得以完善与规范,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农村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民情联系和“创先争优”活动,让镇村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户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收集、认真解决三、下步打算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切实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同时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推进山区农村住房改造的方式方法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对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各级领导非常关注,农民群众非常关心,各乡镇(街道)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住房改造工作真正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真正形成“市指导、镇主体、村实施”的工作机制,以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以村为项目管理单元的农村住房改造的运作方式,确保农村住房改造有序推进二是进一步加强政企合作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努力解决乡镇(街道)在农村住房改造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与技术力量不足问题目前市委、市政府正与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洽谈进行梅城新城的开发建设,同时也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住房安置点的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将农村住房权证通过一定途径转换为具有完全产权的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建立农村住房改造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健全公示制度、审核制度、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农村住房改造工作真正成为一项民生工程四是进一步优化各项服务重视集聚点建筑质量、环境质量和公建配套,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通过就业培训、扶持创业等多种途径引导安置点农户创业就业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五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居住地改变的实际,创新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探索将“支部建在集聚点”上的做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